周蓮芳
摘要:在傳統高中數學課堂上, 存在有些學生對于上課的內容跟不上或是對于某類題型不會解, 并且教師在講授知識的過程中,不能滿足每個學生的需要。微課的出現,使得學生可以隨時暫停、回看、快進,用碎片化的時間進行學習,從而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對學生的學習非常有幫助。這很好的解決了上面說到的問題。本文主要對高中數學微課制作的方法及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進行了探討。
關鍵字:微課;高中數學;教學;應用
一.引言
微課是以教學視頻為主要載體,反映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針對某個知識點或教學環節而開展教與學活動的各種教學資源的有機組合。一節微課的時間一般在5~10分鐘,內容短小,能夠集中說明一個問題,這個問題可以是一個知識點、易錯點、拓展點或是一種題型,另外微課主要是mp4、wmv這種常見格式,這使得微課能夠應用靈活,并且使用方便。
二.微課制作步驟
鑒于微課有這么多優點。為了能讓教師在教學中能更好的利用微課,我們首先探討一下微課的具體制作流程。
1.選課題:這是微課設計的第一步,也是至關重要的一步。教師在選取微課題目時,可以考慮選取課堂上,考試中或是作業中反映的學生未掌握的教學內容,或是未掌握的一道綜合題。或是根據教師個人豐富的教學經驗,選取教學中的重難點。
2.教學設計:微課也是課,并且是一個內容相對獨立與完整的課,所以一個精心的教學設計是非常有必要的。因此課題的引入,重要知識點的講解,重點例題的分析以及課堂小結都應當是教學設計中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下面我將逐一詳細介紹各個組成部分。引入環節需要提供精彩有趣或是新穎的內容,這樣能夠啟迪學生的思維,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在講授重要知識點時,要精講內容并突出重點,這樣可以留時間給學生獨立思考。對于重點例題的講解,教師要指導學生挖掘題目隱含條件,找到題目的突破口。并且在解題過程中,要重視開拓學生的思維、重視方法的滲透以及知識的歸納總結。
3.錄制微視頻:微課視頻的錄制方法有很多,主要包括以下幾種:
(1)ppt+屏幕錄制軟件,主要是Camtasia studio;
(2) 手機或攝像機和白板或黑板 ;
(3)手寫板和屏幕錄制軟件 ;
(4) 錄播室錄制 ;
(5)手機和白紙;
下面我們對使用比較頻繁的方法一的制作流程進行如下詳細介紹:
(1)打開ppt,并最小化;
(2)打開Camtasia studio V602,在左上方選擇“錄制屏幕”;
(3)在選擇區域的地方選擇”Full screen“,即全屏錄制;
(4)按rec鍵,出現倒計時頁面,倒計時3秒后,開始正式錄制;
(5)錄完后,按F10鍵,錄屏軟件進入預覽界面,選擇右下角編輯。編輯完成以后命名保存。錄制結束。
4.視頻優化:錄制好的微視頻或多或少會有一些不足之處,這就需要我們后期進行優化。可以通過屏幕錄制軟件或其它方式進行聲音的處理,如果聲音太小或太大甚至有噪音,可以適當調整。還需要把說錯的地方或是啰嗦的地方剪掉;還可以在視頻的重難點之處添加字幕或標注,這樣更適合學生使用。
5.配套其他學習材料:微課的學習,除了微視頻,還有其他學習材料,包括:教學設計、配套練習、內容的評價等等。這些資料可以是視頻也可以是文本。
三.微課在高中數學中的應用
了解了如何錄制微課后,下面我將探討如何把微課應用到高中數學課堂中。它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用于課前預習。高中數學不同于初中數學,學習難度明顯加大,對學生數學思維與理解能力要求越來越高。學生的注意力不可能維持40分鐘的時間,所以教師可以把制作好的微課或是上網找的適合學生學習的微課共享到班級學生QQ群,這將有利于學前預習。例如我上網下載了高中數學優秀微課?頻率分布直方圖的繪制與應用?讓學生們預習的時候觀看,學生們通過這個微課,能清楚畫頻率分布直方圖的步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用于課堂學習。因為學生的學習任務繁重,有時候要求學生學習的微課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做到。為了讓學生更好的學習,我們可以把微課運用在課堂上。在課堂上播放微課,教師可以隨時暫停,留給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對于很重要的內容,還可以在黑板上板書并進行推導。我在課堂上運用微課的時候發現對于這種新的教學方式,學生還是比較喜歡的。例如我在上?等比數列前n項和?時,在微課中提出問題:歷史上數學家們是如何求等比數列的和,公式是如何推導的。歐幾里得在《幾何原本》第九卷對此問題給出如下解答:
設有等比數列 公比為q≠1,則由
,可得
,再根據等比性質有
, 因此
3.用于課后復習:學生利用微課視頻進行復習,可以根據教師講評再一次學習知識,還能隨時暫停、回看。再加上微課可以用手機觀看,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復習。相信通過這種方式可以為學生的復習提供便利。如果能針對學生的學習情況制作一系列的復習微課,學生就可以選擇自己的薄弱環節進行復習,這也是我后期準備嘗試做的事情。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應用微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并且能夠彌補日常教學中所缺失的個性化教學和個性化學習。雖然微課可以豐富課堂教學的內容與形式,但它只是傳統課堂的一種輔助手段,不能取代正常教學。對于傳統課堂,教師與學生可以面對面交流,對學生提出的問題能當場解惑。而微課沒有這么好的交互性,只有在課堂教學的互補下,才能讓它發揮最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偉煌.淺析高中數學微課教學[J].考試周刊,2016,27:67
[2]郭文.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吉林教育,2015,13:102
[3]肖洋.微課在高中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高考,2018,4:25
基金課題:
本文系廣東省“十三五”教育技術專項課題??“基于可視化學習的高中數學微課制作與應用研究“(立項編號:gdjyzy2017308?05)的研究成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