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麗
摘要:素質教育背景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擁有較強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語文學科素養(yǎng)包括了語言構建和運用能力、文化傳承與理解、語文思維的發(fā)展、審美鑒賞和創(chuàng)造,筆者是一名小學語文教研員,從多個課例研究中不斷地總結提煉,本文針對核心素養(yǎng)背景下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研究展開分析,望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字:核心素養(yǎng);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方法
在當前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還存在很多問題,部分教師還是習慣于采用“灌輸式”的模式來對待學生,導致閱讀課堂氛圍較為枯燥,學生無法入情入境,閱讀浮于文字表面,閱讀教學效率比較低,針對以上問題,小學語文教師需要跟上時代發(fā)展的腳步,貫徹落實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讓學生在學到語文知識的同時,提升自我綜合素養(yǎng),為日后的語文學習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
一、在閱讀中注重背誦內化,提升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背誦內化,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言構建與運用能力,把所學知識運用到實踐中去。小學生在背誦語文素材的過程中,能夠逐漸提升自己的語感,在《語文課程標準》中有強調小學生需要背誦的詩文,其中包括了當代、現(xiàn)代、古代、外國的經典詩文,并且背誦的篇數(shù)不能夠少于160篇。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有技巧地去背誦,而不是按照“死記硬背”的形式去背誦,比如,在教學《聞官軍收河南河北》的時候,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與語境,通過聯(lián)系時代背景,抓住關鍵詞語,結合學生自身實際,反復誦讀悟境悟情,體會詩人的心情與想法,并充分展開想象的翅膀,運用聯(lián)想、發(fā)散、遷移等方法表達所感所悟,在理解性記憶的同時,既內化了學生對詩句及詩歌主題的理解,又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運用能力,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
二、在閱讀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注重文化傳承與理解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但是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fā)展,很多外來文化涌入到中國,很多小學生成為了“哈韓族”“哈日族”,針對以上問題,小學語文教師要充分把語文學科的育人功能展現(xiàn)出來,在閱讀教學中滲透傳統(tǒng)文化,注重文化的傳承與理解,讓學生在提升閱讀能力的同時,能夠培養(yǎng)自身正確的人生價值觀,以積極的態(tài)度去面對學習與生活。比如,在語文日常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誦讀經典,積累更多的閱讀素材,在閱讀杜甫的《望岳》的時候,教師要著重讓學生體會“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從中感悟到敢于進取、積極向上的人生態(tài)度;在閱讀李白的《行路難.其一》的時候,要讓學生著重體會“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中執(zhí)著無畏,堅強自信的信心。同時教師也可以讓學生去閱讀《史記故事》《上下五千年》等,讓學生在閱讀中激發(fā)愛國之情,感受到當今幸福生活的來之不易,從而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學習中去。
三、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提升語文思維發(fā)展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實施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以此來提升學生的語文思維發(fā)展能力,學生在閱讀中積累更多的素材,為寫作奠定穩(wěn)固的基礎,同時也能夠在寫作過程中鞏固、復習之前所閱讀到的知識點,以此來提高語文閱讀教學質量,讓學生具備較強的人文素養(yǎng)。同時,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抓住讀寫結合點、文章留白處,給予學生足夠的自由發(fā)揮、想象空間,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提出自己的想法。要鼓勵學生敢于去質疑,同時把自己的想法、觀點寫下來,達到“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學習效果。閱讀屬于積累、質疑,而寫作屬于對質疑結果的總結與驗證,把兩者結合起來,能夠幫助學生構建完整的語文知識體系,在腦海中擁有清晰的寫作思路,掌握相應的寫作技巧與方法,以此來提高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擁有較強的發(fā)散性思維能力,這對小學生未來的生活也是非常有益的。
四、重視課外閱讀教學,提升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不要僅僅把教學內容局限于教材知識內,而是要不斷地拓寬學生的閱讀知識面,重視課外閱讀教學,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與創(chuàng)造能力,學生只有在大量閱讀中,才能夠擁有較強的人文素養(yǎng)。小學語文教師要有目的地開展課外語文閱讀教學,先由課內延伸到課外中去,然后引導學生自主閱讀,在開展課外閱讀教學之前,教師先要了解學生真實的興趣愛好,選擇學生比較感興趣的課外閱讀素材,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比如,在學習《將相和》的時候,教師可以為學生拓展幾個和《將相和》相關的小故事,在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之后再引入《史記》,讓學生來用課余時間來了解《史記》。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為學生推薦一些優(yōu)秀的課外讀物,比如,《小學生必讀百家姓》《人生格言》《歇后妙語》等,以此來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仿寫、改造課外閱讀素材,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
總之,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除了要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這樣學生才能夠對所學知識有較為透徹的理解和認知,師生之間共同構建高效、和諧的語文課堂。
參考文獻:
[1]孫建勝. 核心素養(yǎng)下小學語文讀寫結合教學研究[J]. 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8(09):103.
[2]徐光華. 緊緊抓住教學關鍵 著力培育核心素養(yǎng)——關于小學語文教學中培育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初步探索與思考[J]. 中小學教師培訓,2017(05):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