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大盧
以前很多人認為數學是一門枯燥無味、呆板的學科, 但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我們的數學課堂教學開始變得更有趣、更靈活,學生也能在愉快的狀態下積極地學習數學,感受數學。一個好老師就像一個優秀的的導演,而學生正是你的演員,效果如何,就看你這個導演的能力了。教師要善于誘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要充分利用數學課堂,把它創設成充滿活力、魅力無窮的空間,從而激發學生的思維,讓他們積極地感受數學美,去追求數學美。如何上好數學課,讓學真正的愛上數學呢?
法寶一:從學生的閱歷入手,創設情境調動課堂氣氛
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是有密切相連的,教師要盡量用學生熟悉、感興趣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經驗入手引出學習內容,這樣學生樂于接受。也可以讓學生例舉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小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疑問心、和活潑好動的特點。數學教師要從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發揮小學生非智力因素在學習中的作用,在課堂中創設出學與“玩”結合為一體的教學方法,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例如在教學《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求法》時,我通過講《烏鴉喝水后傳》引入:烏鴉正要喝水時,水神來了,水神告訴烏鴉想喝水必須要算出投入石頭的體積,這可急壞了烏鴉,同學們想不想幫幫它?這樣引入新課,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興趣濃厚,注意力集中,主動去探究“不規則物體體積”的求法。
法寶二:讓學生感受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
現在的孩子都期盼自由和民主,自由民主的教學氛圍,象松軟的土壤有利于種子的發芽一樣,有利于學生潛在能力的顯現,所以教學中設法為學生營造一種自由、民主、和諧、輕松的學習環境,是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創新能力的前提。首先,教師要尊重和信任每一學生,要善于保護每個學生的獨創精神,標新立異的想象,哪怕是微不足道的見解,都要予以肯定。其次,教師要熱情鼓勵學生多思善問,發表自己的見解,要允許學生說錯做錯,這時教師不諷刺不挖苦,而是更多的給予關愛和贊揚。只有給予學生愛,才能更好的激發他們的智力、啟迪他們的思維,使學生養成良好的獨創精神。
法寶三:動手實踐讓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注意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精神。小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能力弱,教師應引導學生充分利用和創造各種圖形或物體,調動各種感觀參與實踐。讓學生動手實踐,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講“計算包扎禮品盒用了多少彩帶”時,讓學生自己動手來包扎準備好的小禮品盒,然后說說用了多長、怎樣計算。學生由感性認識上升到了理性認識。加強操作活動,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不僅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順應他們好奇、好動的特點,而且能豐富他們的感性認識,幫助他們學習數學知識,從而培養他們的創造精神。
法寶四、注重孩子的最近發展區,該放手時就放手
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應為學生預留足夠的探究空間和時間,努力實踐:“凡是學生能自己探索出來的,決不替代;凡是學生能獨立思考的,決不暗示”。讓每一個學生都真切體驗探究的全過程,讓他們體會到數學有理。如果我們一味的代替學生做他們力所能及的事情,時間長了就會使他們形成一種依賴性,動手能力會越來越差,自信心也會逐漸消失。因此我們必須讓學生動起來,相信他們,鼓勵他們,使他們深刻認識到自己是學習的主人。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作用,調動其學習積極性、創造性。我曾做過這樣的嘗試,在學習長方體的時候,我提前一天將這個任務交給他們,讓每個學生用硬紙板做一個長方體模型,要學生觀察什么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方體有什么特征,怎樣做才美觀大方,第二天學生帶著自己制作的長方體到課堂時,長方體的特征根本就不用教師講解,每個學生已有體會,與同學交流時,個個胸有成竹,爭先恐后發言,這樣的課堂能不充實、能不活躍嗎?此法也可以用于學習其它“多面體”。再比如推導三角形的面積公式時,就可以讓學生自帶兩個完全一樣的三角形,動手操作,用旋轉平移的方法把兩個一樣三角形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或長方形,平行四邊形面積等于底乘于高,所以三角形面積等于底乘于高的一半。三角形面積公式是由學生在操作,觀察、思考概括而來,學生嘗試到成功的快樂,不但能掌握知識,更能培養學生的信心和興趣,同時鍛煉了動手能力。還可以讓學生為你的講解內容創設情境,如在教循環小數概念時,可以讓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廟里有個老和尚在說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些都是他們非常熟悉的東西,這樣先通過實例初步感知“不斷重復”,再舉出自然現象中 “水→汽→云→水”的循環引出“循環”的概念,我相信這樣要比我們純粹的使用數字說明效果要好得多。
法寶五:讓學生建立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通常,在小學各學科中,大部分孩子往往懼怕學習數學,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首先引導他們對學好數學充滿自信,相信“我能行”。我們必須承認:孩子之間是有差異的,事實上不是所有的孩子都能學好數學。有的學生再信心十足,最終也成不了數學尖子。教師一定要客觀地對待這種差異,對學生不能用同一把尺子評價,更不能橫向比較,必須看到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起點,每個學生只要在自己原由的基礎上有進步,就應該給予肯定,就應該承認他是能行的。有的學生經過一番努力,才得了70分,我卻像對有些學生得了100分一樣為他感到高興,給予表揚。教師只要用發展的眼光看學生,才能看到學生們在學習數學中的點滴進步,才能真正鼓勵孩子們都能說:“我能行”!
法寶六、和學生搞好關系,“愛屋及烏”
試著走到學生中去,很多學生往往都是因為愛老師才愛上這門課的,而愛學生,才能和學生融為一體,做學生的朋友,這不僅是對一個教師最起碼的要求,也是學生所渴望的。而往往很多老師缺少的就是這個。要讓學生在心理上接受你,我們就要走到學生中去,能經常和學生交談(可以找學生談心,也可以利用課余時間閑聊),從中了解學生在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并及時解決;或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并盡可能的給予幫助,我相信在學生愛上我們的那一刻,他們也會愛上這門課。
我們作為數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應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入手,通過創設有意義的、富有挑戰性的、激勵性的問題情景,最大限度地去激發學生們學習的內在動力。在動手實踐中,學生能體驗到“學數學”的作用和樂趣。讓學生真正的愛上數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