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春燕
摘要:教師在日常教學中遇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學生常常認為學科枯燥,學習沒有意思,學習知識沒有用,針對學生的這些問題,教師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通過觀察學生的具體學習情況,筆者匯總了學生最喜愛的幾種教學方式,在此挑出其中幾種與大家分享,以期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關鍵詞:初中英語;多樣化教學;融合
初中英語同語文一樣,既是一門廣泛使用的語言,又是學生完成初中階段學習的基礎學科,初中生學習英語,有助于開闊自己的視野,與世界不同的人對話,了解更多的人文文化,健全自己的世界觀。而如何在教學中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增進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掌握與理解,就成了教師教學中主要關注的問題。接下來,本文就圍繞初中英語,結合學生的實際需求,展開多樣化教學探索。
一、情境教學――吸引學生學習注意力
教師在教學中采用情境教學,可以為學生提供的美的享受,讓學生忘記學習的疲憊,在教師創設的情境匯總恣意暢游,不知不覺間掌握教學內容,提高學習的積極性。但是,有的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不重視與課本內容結合,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進行情境創設,很容易與課本主旨發生偏離,影響教學效果,學生也在教師的帶領下走了彎路,加重了學習負擔。因此,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一定要結合教學內容與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學生創設有效的教學情境,將學生的目光吸引到課堂上來。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這部分內容時,我利用多媒體為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日常用品的制成材料的視頻,以此來增加學生對生活用品的了解,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生觀看視頻后,對一些地方知名產品或傳統藝術品的制作過程以及制作材料有了一定的了解,增強了民族自豪感及愛國主義精神,趁著學生討論生活材料的熱鬧勁,我將學生引入到文本內容的學習中,幫助學生了解更多的知識,學習相關的英語表達。這樣,我通過情境教學,使學生獲得了視覺上的享受,豐富了學生的知識,有效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
二、問題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思考心
教師在教學中應用問題教學法,可以對教學內容進行更加細致的梳理,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不斷思考,積極尋求問題答案,掌握所學內容。但是,有的教師在采用問題教學時,存在敷衍了事的態度,對布置給學生的問題看也不看,不管合理不合理,都讓學生去思考,其結果不僅耽誤了教學,還浪費了學生的時間,影響了學生的進步。因此,教師在應用情境教學時,要注意問題本身的時效性,盡量為學生提供紙的思考的問題,讓問題教學發揮最大的作用,激發學生不斷思考。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I like music that I can dance to》這部分內容時,我用英語向學生提問:What kind of music do you like? What kind of singers do you love?學生在對我的問題進行回答的過程中,逐漸清晰了如何用英語回答問題,理順了句子的邏輯,修正了語法錯誤,掌握了該部分學習內容的相關英語知識。這樣,我通過問題教學,使得學生處于不斷思考的狀態,發散了學生的思維,促進了學生的進步。
三、體驗教學――提高學生學習應用性
體驗教學區別于其他教學的是,更加強調學生的自主性,重視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期望借助增加學生的課堂參與度,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學生盡快融入英語課堂。教師在英語教學中應用體驗教學,是對學生的一次查驗,考查學生的自主探究性,幫助學生在參與教學體驗的過程中,更好地對知識進行糅合,加深對知識的理解。但是,有的教師在應用體驗教學時,對體驗教學理解有誤,將所有的事情都扔給學生,也沒有及時對學生進行指導,致使學生在自主探究的過程中,缺乏方向,不僅沒能增強自主性,反而加深了對知識的疑惑。因此,教師在應用體驗教學時,要以提高學生的學科應用性為目的開展教學,讓學生在參與中汲取營養。
例如,在學習人教版初中英語九年級《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rners?》這部分內容時,我引導學生談一談自己對好學生的理解與認識。學生一聽說討論心目中的好學生,都顯得很積極,有的學生在回答中還舉了班上同學的例子來印證自己,并且在用英語回答問題的過程中,對英語語言的表達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及時對自己的不足進行了查漏補缺。這樣,我通過體驗教學,為學生增加了參與課堂的機會,讓學生在英語表達中提高了對英語的應用性。
總之,初中英語與多樣化教學相融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學生從千篇一律的教學中解放出來,重新吸引學生的目光,為學生打造五彩的教學課堂,使學生像鷹一樣,遨游在廣闊的英語天空下,恣意又歡快。
參考文獻:
[1]方玲.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多樣化教學策略[J].校園英語,2018(24):114.
[2]戴春曉.對初中英語多樣化教學方法的探究[J].新課程(中學),2016(02):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