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彬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8)10-232-01
摘要 國有企業在我國國民經濟總量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是中國共產黨的執政基礎。國企紀檢監察部門肩負著國企反腐敗建設與黨風廉政建設的職責,是確保國企健康穩定發展的重要保障。隨著十九大的順利召開,對國企紀檢監察工作提出了新要求與新目標。本文就國企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困境進行分析,并探討解決對策,以期更好地推動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
關鍵詞 國企 紀檢監察 對策
長期以來,紀檢監察工作都是國企黨建工作中的關鍵一環,旨在監督國企黨委是否正確履行“主體責任”,督促企業法人依法依規進行生產經營,從而確保國企健康穩定發展。當前,國企紀檢監察工作仍面臨著很多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企業自身的發展。為此,國企必須充分認識導致這一問題的嚴重性,針對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問題采取有效的措施,建立健全紀檢監察體系,從而提高紀檢監察成效,推動國企黨風廉政建設。
一、國企紀檢監察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思想認識不到位
受市場經濟的影響,一些國企領導人員只重視生產效益,并認為紀檢監察工作力度太強容易打擊內部人員生產經營管理的熱情,影響企業效益,因此,對紀檢監察工作并不上心。由于紀檢監察工作受不到重視,工作大多是應付上級檢查,監督檢查流于形式,難以發揮出紀檢監察的效能。
(二)缺乏完善的監督機制
若權力未關進“制度的籠子”,則絕對的權力容易引起絕對的腐敗。因此,國企在開展紀檢監察工作的過程中應不斷健全紀檢與法制方面的制度,形成健全的監督機制。目前,很多企業法人的治理結構尚不夠清晰,“—把手”不僅管錢,也管人,黨委書記權力過大,缺少相應的約束機制,導致監督工作受制于人,難以形成多方位的監管體系。
(三)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素質不高
部分企業紀檢監察干部是從其他崗位轉過來的,對線索處置、調查取證等專業業務不熟悉,加之缺少系統的培訓,使得紀檢監察的整體水平不高。隨著腐敗行為的日益智能化與隱蔽化發展,對紀檢監察工作提出了專業化、技術化的高要求,使得這種短板更加明顯。此外,部分紀檢監察干部缺少責任心,怕得罪人,抹不開面子,導致執紀不到位。
二、新時期加強國企紀檢監察管理的對策
(一)加強思想教育,強化思想認識
國企領導人員必須充分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在反腐倡廉建設中的重要作用,時刻保持廉潔從政意識。企業“一把手”要帶頭學習和領會黨中央、國資委關于黨風廉政建設的相關文件精神,并帶領領導班子共同制定學習計劃,確定學習時間,做好學習筆記,確保學習有效果。同時,在企業內部要重視對黨員干部的廉潔從業教育,將廉潔文化融入到企業文化建設中,通過多種形式的廉潔教育,引導全體干部職工增強廉潔意識,主動配合好紀檢監察工作。
(二)進一步健全內部監督機制,強化監督效能
首先,國企應結合自身實際建立健全紀檢監察監督機制,就國企內部易滋生腐敗的地方進行制定,確保紀檢監察制度行之有效。區分好黨風廉政建設的“兩個責任”,明確相關工作的職責與重點,劃好責任權限。對交叉工作環節進行明確的劃分,確定監察對象與內容,實現對各個環節的有效監控。其次,完善干部考核、紀律、經費使用等方面的制度,確保紀檢監察干部有規可循,依法、依規開展監督工作。同時,加強選人用人的監督管理,處理好廉政監察與效能監察二者的關系,依法、依規、依紀開展工作,避免濫用職權問題出現。嚴格落實相關規章制度,加強民主集中制、“三重一大”制度的貫徹執行,同時,借助新媒體技術,利用互聯網、電話、短信等方式來開展監督檢查工作,通過群眾監督來擴大監督覆蓋面,增強監督成效。此外,通過明察暗訪、突擊檢查、不定期檢查等形式對重點部門進行監督,著重了解管人、管財、管物等情況,保證監督作用落地。
(三)加強組織建設,提高紀檢監察水平
所謂打鐵還需自身硬。紀檢監察部門必須加強自身廉政建設,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能力,才能真正發揮出紀檢監察作用。首先,紀檢監察部門要找準定位,服務企業發展大局。將紀檢監察工作融入到企業改革與發展中,消除影響改革、發展的苗頭。其次,加強對紀檢監察人員的教育培訓。一方面要加強思想政治教育與廉政教育,增強他們的思想覺悟。另一方面要著重從紀檢監察業務方面進行教育,提高他們的從業素養。加強經驗交流,除了企業內部紀檢監察干部之間的交流外,還可與其他紀檢監察部門進行交流,學習借鑒兄弟部門的好經驗與好做法,不斷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并能自覺抵制不良工作風氣,嚴格按規定開展工作。
三、結語
總之,紀檢監察工作在國企發展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是防范企業內部各種貪污違法行為的有效保障。為此,在新形勢下紀檢監察部門必須認清國企發展改革的需要以及紀檢監察工作的薄弱環節,進一步完善監督機制,提高紀檢監察干部的業務素養,充分發揮群眾的監督作用,才能有效提高國企紀檢監察工作的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