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遠仲 南充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系
作為通信網絡基礎設施,通信電源在通信行業占有比例雖然不大,但卻仍舊是關鍵性的系統設備與維護設備。當然,電源技術又屬于電子技術范疇內部,是集合了自動控制、現代電子、電力轉化多學科一體的交叉性技術。如今廣泛的應用在文化、教育國防、交通、能源及工業等領域。高職通信電源的開設,是為了為社會輸送更多通信電源專業型人才,滿足通信網絡技術建設要求。為此我們必須不斷創新教改,實現教改的進步和優化。
在通信專業中,通信電源是一門必修的專業課程。其主要特點是系統性、應用型及實踐性較強。從某些角度來看通信電源與電子技術存在著一定的關聯,而電子技術課同樣也是通信專業必修基礎課。高職院校通信專業結合自身實際,根據當地區域建設需求,圍繞行業特點,設定通信專業課程。通信專業根據通信電源需求,架構電子技術課程學習。電子技術教學中,涉及到電路開發、電子元器件設計、仿真實驗操作、數字信號的模擬預處理、電路信號設計、模擬電子等課程。現階段,國內高職通信專業教學方式主要為任務驅動、聯系驅動、演示教學及講授教學。課堂講授是其中最為常見的授課手段。作為一門口徑較窄的專業,如何協調好電子技術與通信電源的關系,已經成為新時期通信專業教育的一大難題。
如若在授課中一味注重理論知識的講授,忽視課程知識聯系與知識結構連貫,必然會造成學生無法深刻理解知識的涵義與意義。基礎課教師至講解自身基礎課內容,而專業教師則只講解本專業內容,必然會成為學生學習成績進步的一大阻礙。為此,處理好通信專業課程與電子技術實驗關系,結合通信電源和電子技術實訓非常關鍵。然而事實上,大部分專業課教師目前呈現出的教學情況則是,將本文課程的專業知識作為教學主題,忽視了與電子技術的關聯性教學。雖說通信電源課程中,有著大量內容與電子技術存在莫大關聯,但是如果教師不去仔細講解,那么學生必然無法建立正確認知,去努力鉆研這門學科的深度內涵。忽視課程體系之間的聯系,無疑是在無形中,忽視了學生綜合素養的培養。
此外,通信電源這一專業中,動力環境的監控、接地防雷、UPS、蓄電池、變換與整流設備、空調技術、交流配電、直流配電、油機發電系統、高低壓配單近十門課程是其必修,且具有獨特特色的課程。這些課程中,大部分都和電子技術密切相關。如果教師一味的只是去講解設備操作與技術應用,忽視與案例講解,必然會造成教學效果降低。學生無法達到專業技能掌握要求。這甚至會影響學生日后的自學能力和就業水平。
通信電源課程的規劃標準和其他通信專業的規劃方向大體相同,均是按照其是否符合通信企業發展需求委確立的。在通信電源中,開通了通信電源的設備開發與維護。因此電子技術與通信電源跨課程教學的首要關鍵,便是應嘗試想電源設備的維護發展。這是因為,大部分告知學生在畢業后的就業方向,都是直接上崗。因此在經歷過實踐操作后,能夠有效提高通信專業授課范圍,提高學生的就業能力。
跨課設計不僅要關注學生的基本技能掌握程度,同時也要注重理論知識灌輸,及時更新教學資源。確保課程之間的關系能夠使學生更加全面的掌握技能變化動態,提高知識掌握水平。如UPS的整流教學中,教師就應當及時介紹監控系統的最新動態,結合電子技術最新的發展進行講授。教學資源庫,最好能夠在短期內就定期更新。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學生的理論實際練習能力與學生動手能力,通信電源也當如此。可以說,通信電源的每一次進步和發展,都離不開電子技術的大改革、大創新。如電子技術電源電路高頻開關的整流,便是采取工頻變換技術,是一項電子技術創新的突破。
針對于通信電源課時較少的問題,我們不妨將通信電源主要內容氛圍主體的幾個部分。如模擬電子放大電路、負反饋為基礎,講述通信電源變換電路。這種設置方法既能夠保障學生可以理解課程核心,同時也能夠兼顧通信電源課程課時過少的問題,優化教學質量。
電子技術與通信電源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依賴與互補的關系。也正是這種依賴和互補關系,使得通信領域能夠完成跨課程教學。不過告知學生也有一個特點,便是學習并不積極。因此在授課中,教師必須要結合相關課程,圍繞學生特性進行合作設計。
如整合電子技術的功率因素概念教學和通信電源直流不間斷電源有效功率因數校正電路。這樣才能夠確保學生更好的理解功率因數概念,加強學生對功率因數的理解。
高職通信類電源課程,結合電子技術跨課設計既是一種創新,同時也是一種嘗試。雖說現階段國內電源課程與電子技術融合還存在許多的不足,但是我們不應停止腳步,而是要奮勇創新。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深化改革的過程中,不斷提高高職教育質量,推動教學改革。
[1]張效民.高職通信電源中電子技術跨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湖南郵電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02):108-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