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林峰
2012年到2017年間,中國電影行業迎來了歷史性的爆發。從電影票房數據來看,從2012年的票房收入170.7億元增長到2017年524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26%,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電影市場,且遠遠超過美國6%的增長率。2018年上半年,全國電影總票房320.3億元,比2017年同期增長17.8%,經過多年市場化運作,我國已經形成了較為完整的電影產業鏈,在國民經濟新的發展形勢下實現了穩健增長。
電影產業包括了電影的生產、發行和放映以及電影音像產品、電影衍生品、電影院和放映場所的建設等相關產業經濟形態。電影院線處于電影產業鏈的中下游,是以一個電影發行和影院放映的組合形式為依托,以資本聯結或簽約加盟的形式為紐帶而建立的影院聯盟。2001年12月8日,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文化部聯合頒發了《關于改革電影發行放映機制的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我國的院線制得到起步,經過17年的逐年增長,2017年全國影院數達8715家,銀幕數量爆發式增長,其中2012-2016年六年時間增加了37658塊,年均復合增長率為31.09%,2017年底為止,中國銀幕數量為53560塊,已超北美成為全球電影銀幕最多的國家。
規模化經營使得龍頭集團快速占有市場,從目前全國前十名電影院公司經營規模看到,這些企業在大范圍區域內連鎖經營,管理者重視營銷,通過統一管理、統一內部裝修、統一宣傳,加強質量提升,打造影院品牌,通過這些非廣告方式吸引觀眾,提高入座率和營業收入。近7年來,電影院行業呈規模化發展,擁有最多影院分別是萬達電影、中影集團、大地影業、橫店院線、金逸影院,隨著城市化和商超廣場的建設與興起,影院大規模擴張,形成院線聯盟,各品牌影院在票房收入起到號召力作用。
近幾年,網游電競行業萌生并日漸成熟,中國擁有非常龐大的電競用戶基數,中國電競市場的巨大潛力,電競比賽和足球、籃球賽事一樣,備受追捧,這幾類賽事讓電影投資者看到更大的商機,他們愿意改造影廳室內環境和設備,可讓觀眾到影院內觀看電影、球賽,或進行電競游戲,影院方可以聯同網游公司舉辦電競比賽。電影院經營變得更綜合性、多樣化,促使了更多涉及電影產業、電子競技、文體服務產業的投資者把資本投向到連鎖模式電影院的建造與改造,整個電影院行業吸納了相關這些行業的技術人才和資金。

2017年中國前七大院線經營數據對比

2011-2017年國內銀幕數量及增幅
1994年以前,電影院是禮堂式的建筑播放頻率每天1-2場,主要以場租收入或政府補貼經營,94年后,國家大力發展電影產業,影院數量和規模都邁上了一個嶄新的臺階,在產業中占重要位置,以放映電影作為主要經營業務,主要收入是票房收入,電影院和上游制作方按照大約40:40:20的比例對票房收入進行分成。影片的觀影票房收入反映了觀眾對影片的喜歡程度和市場需求程度,促使電影院參與了電影產業的市場化競爭,影院經理根據影片市場熱度并結合一定時期內影院自身的觀影承載能力進行排片,獲取更大的收入,力保資金回收。
電影院選址一般都要考慮到周邊環境、交通狀況、人群特點、消費構成、商業綜合體,每個影院按照規模分為特大型11個廳以上,大型8至10個廳,中型5至7個廳。按照播映技術分為3D影廳、MAX巨幕影廳及MAX+動感3D影廳。建造一個影院,主要設備是放映機、銀幕、音響系統、播映服務器、座椅、空調,按放映技術和排片功能的不同,放映機、銀幕、播映服務器,可選擇購買國內或國外的設備。為了達到更好的觀影和音響效果,影廳一般是400至500平米,100至180座位,按照這樣的配置,每個影廳的建設包含了銀幕、放映機、音響、座椅、空調,按照不同播映技術,每個影廳設備固定成本約50至70萬,加上建造裝修,按照規模分,每個影院整體建造成本是500至2400萬不等,每個影廳平均建造成本90至120萬,固定資產按7年折舊,裝修成本按5年攤銷,每個影廳每年約攤銷18至20萬。
電影院運營過程中,除了影片分賬成本,主要費用是租金、水電費、清潔費、人工成本,費用規模與電影院規模和收入總量基本成正比例關系,占了票房收入的35%-40%,收入剩余的20%用于分攤建造成本,每個影廳年票房收入100萬以上,是一個電影院正常盈利的基本要求。
電影院的成本規模大,收入盈利率低,投資回收周期長,過去十年前,電影院行業剛剛起步時,國家鼓勵影視發展,行業競爭少,且樓價和建筑材料成本較低,上銀行貸款利率較低,建造一個電影院所需資本較少,每個影廳約40至50萬,資金籌集主要通過銀行信貸完成,對電影院的投入僅僅考慮了未來的投資回收期、利潤回報率,忽略了技術革新和產業格局的變化,忽略了顧客的消費習慣。在2010-2016年間,隨著影視產業復合增長,國內制作的電影質量不斷提高,觀眾更希望到電影院觀賞與游戲,享受高質量的視覺和聽覺效果,龍頭影業公司資本流入市場,建立了新型的連鎖影院壟斷市場,影院業務競爭日趨激烈,加房地產租金上漲、信貸政策收緊等市場環境影響,老一批的電影院在經營上毫無優勢,經營收入萎縮導致資金流不足以還貸,或者建造成本加大無法籌集足夠資金更新設備導致難以生存,傳統模式籌資建造電影院的市場風險和財務風險日益加大。
上面討論了電影院行業的發展新格局及傳統籌資面對的困境,籌資戰略和發展戰略的息息相關,在探討如何解決電影院行業的投融資問題前,先看個例子:阿里巴巴研發出支付寶,并不是單單利用這個交易工具收取手續費而盈利,而是把這個工具應用到各行業,通過改變民眾交易習慣,吸收更多投資者后再投資到相關行業包括了互聯網、金融保險、電子商務、影視傳媒、交通旅游,覆蓋性進行資源整合,布局新的產業格局,打造新的盈利模式,以達到企業增值。
回到投資電影院這個問題上,投資方不僅僅在經營一個影院,而是在經營一條產業鏈,行業變革、模式創新,更多的投資者都愿意把資金、資源整合投入到這個產業上,并努力打破行業壁壘,甚至形成聯盟,提高自身在市場角逐的力量,快速融入不同板塊資金和業務整合新的產業格局。資金投入不再是單一來源,投資方可來自于國內和國外,所在行業可以是電影傳媒行業,也可以是互聯網、廣告媒體等行業,更可以是風險投資公司;籌資方式包括多種金融工具,如股權融資、融資租賃、私募基金、內部融資,創收方式除了票房收入還有廣告服務收入、場地租賃和衍生品銷售等;影院的擴展變得規模化,主要是集團企業自建,企業間共同投資建造,上下游行業并購,同行并購。
影院公司結合經營規模和戰略規劃籌資戰略,如萬達、中影公司這兩個影視產業一體化的影業集團,旗下有影視制作和發布的公司板塊,綜合了影片整體制作、投放及周邊衍生產品開發,投資電影院是產業鏈的末端,影院布局和建設是考慮品牌的市場占有率和企業內部各事業部間的協調效應。集團主要利用自有資金設計和建筑連鎖品牌電影院,一方面以較低的分賬成本播放本集團制作的影片,另一方面能通過品牌效應吸引觀眾觀看其他非本集團拍攝制作的電影,營業收入帶來的資金優先用于再建造新影城,從而減少再籌資的資金成本。為了提升企業影響力和加速擴展,這些龍頭影院公司通過不同的融投資方式引人戰略投資者,如:(一)2018年2月5日,萬達影業通過股權融資,以每股51.96元向阿里巴巴、文投控股出售萬達電影12.77%的股份共計78億元,兩者分別成為萬達電影第二、第三大股東,萬達影業引進具有戰略價值的股東,并非單純的回籠資金,看重的是與文投控股和阿里巴巴的互補效應,阿里巴巴將利用大數據及網絡平臺,支持萬達電影的電影發行、影片投資、在線票務平臺、電影廣告、衍生品推廣銷售等多個領域,文投控股將與萬達電影在影院廣告、電影投資、院線加盟等業務方面開展合作,提高映前廣告收入;(二)2018年4月,金逸影院與國際影視公司IMAX簽署共同投資協議,在5年內建立30家IMAX影院,其宗旨是將最好的放映技術和觀影體驗帶給觀眾,引進投資者使得企業獲取充裕的資金,而通過下游行業戰略合作,影院以低成本引進IMAX公司制作的電影在其影院播放,也能提高的整體運營利潤和現金凈流量。
對于以播放電影作為主營業務的中小型電影院企業,業務范圍僅限于局部城市,資金籌集來源和方式沒有大集團企業的多樣,電影上檔的周期性使現金凈流量不穩定,嚴重影響正常運營,解決資金困難可以通過融資租賃、廣告服務籌資。其中,融資租賃是目前較靈活又被廣泛使用的融資方式,金融機構合作,作為資金提供者,影院公司在資產折舊期限內對資產融資租賃,收入資金流入能應付當期資金流出額,優點是減輕影院公司建造初期資金籌集壓力,缺點是資金成本和收入的不確定性,使得經營具有財務風險,投資者更要主動突破業務范圍,與廣告公司長期的映前廣告合作,利用空余的影廳和檔期,還能面向企業單位,為其提供會議、培訓場地,為影院帶來穩定的收益,也讓更多人體驗影院的音響效果和室內環境,借此推廣并提高影院的知名度。
最后,談談影院的同行并購,這個資源整合方式雖然是能使得合作雙方減少再投資的資金流出,減少競爭帶來的損失,但每一個電影院公司的管理文化不一樣,在影廳設計上不存在同樣的風格和設備配置,并購不利于雙的創新投入,使得民營企業朝著技術創新升級道路轉型,為技術強國戰略奠定扎實的微觀基礎。
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需要政府發揮主導作用,從金融供給端出發,改革體制上阻礙民營企業融資成本的因素,創造有利于民營企業的融資環境,為民營企業降低融資成本提供空間。政府一方面要推進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另一方面要對金融體制進行改革。因此,切實降低民營企業的融資成本,不僅對民營企業來說是一種利好,而且也有利于政府推進金融體制的改革。
民營企業是拉動國民經濟增長的生力軍,民營企業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地位凸顯。然而,我國民營企業在獲得其發展所需要的金融資源方面與其地位嚴重不匹配,我國民營企業存在著融資難、融資貴的困境。
由于民營企業本身的原因和制度性的因素,大多數民營企業很難從外部獲得資金,加之使用內源融資的成本較低,因此內源融資成為民營企業一種重要的融資方式。但是民營企業規模小,技術水平低,盈利能力不強,而且大多數民營企業處于創業階段,自身的內源資金往往方統一影廳裝修標準,同一品牌在同一城市有不同影院,在感觀體驗方面可能會收到觀眾的負面反響,重新裝修改造的建造成本不比新建造的要少,所以在實際應用中較少采用同行并購。
綜述,電影院行業是一個伴隨消費習慣改變而改變的行業,只有在籌資建造過程中找到創新的模式,突破資金和行業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