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秋紅
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高校教育經費的投入越來越多,如何提高高校教育經費的使用效率,避免不合理的支出,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是高校預算管理中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構建高校預算管理完善、系統的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對于完善高校預算管理、合理配置教育經費具有重要意義。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是將平衡計分卡理論引入大學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建設,并在多維度和多指標的衡量下標準化大學的預算管理。
高校戰略目標是高校戰略發展的宏觀目標,是對高校未來發展的總體設想,是從宏觀角度對高校未來發展的合理設定,是高校整體發展的根本方向。高校戰略目標具有宏觀性、長期性、全面性的特點,涉及人才培養、科學研究、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社會服務等多個方面。
高校預算管理是高校教育經費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是高校財務工作的基本前提。為了有效的提高資金使用效益,避免不合理的財務收支,改進高校現有預算管理體系、合理配置教育資源、構建科學、系統、合理的預算管理績評價指標成為高校預算管理的關鍵方法。
制定高校戰略目標的依據是高校長遠發展的使命和愿景,是將高校長遠的發展目標分解為具體的可行動方案。高校預算管理的目標是將高校的長期戰略發展目標細分為具體的行動計劃。因此,高校戰略目標構建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的決定依據,在高校預算管理工作中起主導作用。
當前高校預算編制主要以基期和歷史數據為依據,沒有從高校戰略目標角度對預算管理進行系統和科學的分析和評價。沒有將預算管理與高校的戰略目標結合起來,僅僅根據當年的學校發展計劃來編制預算,缺乏對長遠發展目標的考慮,使得預算編制缺乏前瞻性、長期性,不利于高校戰略發展目標的實施。
《中華人民共和國預算法》第四條明確規定預算由預算收入和支出組成,各單位都將所有收入和支出納入企業預算管理范圍內,以便實施全面預算管理。因此高校在實行預算管理過程中要樹立全面預算管理的理念,充分考慮各種現實和潛在的財務收支情況。當前高校預算管理沒有將高校所有收入和支出納入預算管理范疇,與實行全面預算管理尚有不小的差距,在編制高校年度預算時僅考慮了本年度的預算收入及支出情況和上年財政專項結轉資金的結余,對于以前年度結轉資金、應收應付款等潛在的預算收支情況未納入全面預算管理的范圍。
當前各高校在編制預算的時候普遍采用的是"增量預算法”,是以當期實際為基準,通過對基期數據的調整來編制下一年度的預算。增量預算法的好處是簡捷、便于了解和使用,對財務人員的預算操作能力要求不高。但是增量預算法的缺點也很多,在編制高校預算過程中,過多的考慮基期的數據,而不是面向未來,面向高校長遠戰略發展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掩蓋了基期數據的不合理性,未能發揮合理配置資源的作用。這種預算編制方法容易導致預算松弛,預算編制準確性較差,使得高校資源配置效益下降,造成預算編制的不科學。
當前各高校在編制預算過程中,往往由財務部門和各業務進行溝通和協商,但是全面預算是一個系統性工作,設計學校教學、科研、后勤保障各業務部門。由于財務部門對各業務部門的工作缺乏了解,各業務部門之間又沒有實現很好的溝通協調,所以會導致各業務部門之間各自為政,預算收支業務會有交叉重疊,造成高校資源配置的浪費。
通常情況下,企業年度預算經過領導審核批準以后,各部門必須嚴格執行,不能隨意調整。如有特殊情況需要調整也要等到下半年,判斷與實際情況差距很大,完不成既定目標,經相關主管領導審批后,才可以進行年度預算調整。當前的高校預算管理體系彈性很大、執行力較弱,主要原因在于高校年度預算的批復下達在時間上具有滯后性,年初至年度預算的批復下達這段時間的預算執行具有一定的主觀性,等到年度預算批復下達以后,實際和預算不符的地方只能進行相應的預算調整。
平衡計分卡(BSC)是一個由以下四個維度組成的科學績效管理系統: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和學習與成長,平衡計分卡是為了實現公司的戰略目標而設計的。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的科學合理設計,能有效提高企業預算管理的水平,從而促進企業的戰略目標的實現。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可以有效地解決傳統高校預算管理中存在的問題。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以高校的戰略目標為導向。通過設計平衡計分卡的四個維度,對高校的戰略目標進行了細分,并將高校發展的使命和愿景轉換成具體和可行的績效評價指標。基于基于平衡計分卡的大學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有助于實現大學整體戰略目標,在促進高校教育經費分配方面也起到積極作用。在當前的社會發展中,高校的經營活動越來越復雜,需要全面的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來反映所有的業務活動。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所有收支業務納入高校預算管理的范疇,通過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考核指標的科學合理設計,實現高校資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資金的高效利用,避免了資源的浪費和低效利用。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將高校的總體戰略目標劃分為各業務部門的具體行動目標,避免了各業務部門之間不必要的競爭。在整個預算編制過程中,各業務部門和相關人員相互溝通協調,通過各部門之間的溝通,可以加強部門間的合作與溝通,有利于實現全面的預算管理。因此,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估指標體系是一套科學合理的預算管理體系,對促進高校預算的實施具有積極的作用。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的績效評估系統結合了高校的戰略目標和具體的行動目標,并達到了兩者的平衡。它涵蓋了高校預算管理的各個方面,找出高校預算管理的關鍵指標和關鍵因素,并實現長期戰略目標和短期目標的平衡。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將高校的戰略目標與具體行動目標聯系起來,使高校的短期活動與長期預算相結合,避免了為了實現短期目標而導致的財務部門、業務部門和人員偏離了高校的長期戰略目標。
當前的高校預算管理只關注財務指標,在很多情況下不能全面,系統地反映大學預算的實施情況,而單一的財務指標將會導致高校短期和長期目標的偏離。基于平衡積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和成長四個指標維度,將高校戰略目標轉化為經營指標和科學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目標。從而解決傳統高校預算管理中只重視財務指標而忽略了非財務指標的問題,通過財務指標關注高校財務收支情況,通過非財務指標關注高校促進社會效益的發展情況。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建立了一種科學有效的高校預算管理體系,從財務、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客戶四個方面建立了高校預算管理的科學有效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把高校發展戰略作為基本方向,合理分配教育資源,有效提高教育資金使用效率;加強管理、科研、物流和其他業務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實現高校綜合預算管理,實現高中校長、短期目標、財務和非財務指標的有機平衡。

表1 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
構建基于平衡計分卡的高校預算管理績效評價指標體系旨在實現高校的戰略發展,將高校的長期戰略目標細分為具體的行動目標。對投入和產出的重視使預算管理更加合理,從而實現了高校資源的合理配置,對實現高校戰略目標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