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有舉
【摘要】目的:對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的功能訓練治療方法進行總結、探討,觀察治療效果。方法:62例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按數碼隨意抽樣原則,單數的患者為治療觀察組,雙數的患者為對照組,每組患者31例,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治療。結果:治療研究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0.31%顯著高于治療對照組77.41%,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予以功能訓練治療,可以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關鍵詞】功能訓練;創傷性面神經損傷;療效
【中圖分類號】R5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066-02
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會嚴重損害患者的面肌功能,甚至可能引起患者的面肌萎縮,造成患者面部畸形,影響患者的正常生活,導致患者承受巨大的身心壓力,降低患者生活質量。為此,我們必須要加強對該病的治療研究與實踐,不斷提高該病的治療效果[1]。本文通過對31例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患者在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予以其功能訓練治療,取得良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對2017年1至12月收治的創傷性面神經損傷62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排除合并其他嚴重疾病者。按數碼隨機抽樣,單數的患者為治療觀察組,雙數的患者為對照組,每組患者31例,分組后對照組男18例,女13例,平均年齡(35.59±4.63)歲,13例患者House-Brackmann分級為Ⅱ級,11例為Ⅲ級,7例為Ⅳ級。治療觀察組男17例,女14例,平均年齡(35.73±4.81)歲,14例患者House-Brackmann分級為Ⅱ級,10例為Ⅲ級,7例為Ⅳ級。兩組患者各項資料無差異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取常規治療方案進行治療,觀察組患者在常規治療方案的基礎上,進一步予以功能訓練治療,功能訓練治療的主要內容與方法如下。
1.2.1 基本方法 根據患者的損傷部位,分別指導他們做鼓腮、努嘴、提口角、示齒、聳鼻、閉眼、抬眉等一系列的面部動作。如鼓腮可以用手協助患者,盡量將上下唇閉緊,然后指導患者做鼓腮動作,努嘴主要是指導患者用力做吹口哨的動作,提口角可用手幫助患者向上施力,達到嘴角向上的動作狀態,示齒主要指導患者盡量分離上下唇,將上下牙齦暴露出來,必要時同樣可以予以患者幫助,聳鼻需指導患者用力皺鼻,等等。通過這些動作,使患者的面部神經、面部功能得到有效的鍛煉[2]。
1.2.2 注意事項 訓練治療每天應當分次進行,一般情況下每天2次到4次,每個動作3min到5min,剛開始的時候要注意控制好訓練的強度,給患者一個適應期,避免對其造成過大的壓力。每個動作要盡量做到最大限度,并保持一段時間,主要訓練患側,健側可不進行訓練,在患者適應后,可以對患者施以輕微的拮抗力,以進一步增強患者的肌肉力量和神經控制能力。
1.2.3 基本步驟 盡早開始對患者的訓練治療,最遲應在患者發生損傷后15d便開始,訓練治療過程當中,需考慮到患者的個人情況,如病情、文化程度、心理狀況,從而制定針對性的訓練治療方案。患者掌握鍛煉方法后,可由家人督促且協助患者進行自我鍛煉,定期隨訪,及時糾正不正確的鍛煉方法。
1.3 治療效果評價標準 分組治療3個月后,分別對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進行評價,評價標準如下:面肌功能完全恢復正常,面部兩側完全對稱,為治愈;面肌功能大部分恢復,細致觀察可發現輕微的功能減弱,靜止時面部兩側對稱,運動時稍不對稱,為顯效;面肌功能部分恢復,面部兩側不對稱,上額運動微弱,眼用力可完全閉合,口明顯不對稱,為有效;未達以上標準,為無效。治療的總有效率為治愈率加顯效率加有效率。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Microsoft excel 2007進行觀察指標數據記錄統計,統計學軟件為spss 17.0。以X2檢驗計數資料。P0.05表示數據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效果
觀察組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90.31%顯著高于對照組77.41%,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參表1。
并發癥 31例創傷性面神經損傷功能訓練無一例發生并發癥。
3 討論
創傷性面神經損傷是面神經損傷的常見種類,主要由顱腦創傷引發,這會對患者的面肌功能造成損害,可能引起患者的面肌發生萎縮,進而導致面部的畸形,無疑這會對患者帶來相當嚴重的身心壓力,降低患者生活質量[3]。對患者進行面部神經功能訓練治療,可以促進患者面部神經功能更好的恢復,提高患者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的生活質量。
從本文的臨床研究情況來看,對創傷性面部神經損傷患者進行功能訓練治療,操作簡便,安全可靠,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療總有效率,促進創傷性面部神經損傷的早日恢復。這對減輕患者身心壓力,改善患者生活質量來說意義重大,具有臨床推廣價值。
參考文獻:
[1] 孫艷梅,劉煥亮,李亮,等.顱腦創傷合并面神經損傷患者的臨床護理體會[J].山西醫藥雜志,2017,46(05):610-611.
[2] 楊軍,蘇一家,莫永保.顱腦創傷合并面神經損傷的治療體會[J].當代醫學,2017,23(01):15-17.
[3] 趙崇偉.創傷性遲發型面神經損傷預防性治療研究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5,9(07):147-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