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源
【摘要】目的:對比分析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間就診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67例,32例行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納入非手術組,35例切開復位內固定納入手術組,對比兩組療效。結果:兩組臨床療效差異顯著(P<0.05)。且手術組總有效率高于非手術組,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3個月行X線攝片,手術組掌側角、尺側角及橈骨長度均較非手術組優,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時間較非手術組短,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此外,手術組皮膚壞死發生率2.86%。結論: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更佳有利于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但術前應積極處理腫脹,以免術后愈合不良。
【關鍵詞】橈骨遠端骨折;復位石膏外固定;切開復位內固定;療效
【中圖分類號】R683.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073-01
橈骨遠端骨折是臨床常見骨折類型,約四分之一患者骨折涉及關節面[1]。既往主要采用保守治療,考慮橈骨的結構與其功能的關系,保守治療并無法保證其解剖結構復位,因此越來越多的學者傾向于切開復位內固定治療。但學者[2]認為橈骨遠端骨折并不一定導致關節功能的下降,整復關節也不一定能保證其功能良好。基于目前已有研究現狀,本研究特對比分析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5年4月至2017年4月間就診的橈骨遠端骨折患者67例,納入標準:存在明確外傷史;患者伴腕部疼痛、腫脹;骨折移位,活動受限;有明顯壓痛、叩擊痛及骨擦音;X線檢查明確骨折類型及移位;不伴其他系統疾病;臨床資料完善。排除標準:不符合診斷;不能完成隨訪或隨訪丟失者;自愿退出研究者。32例行閉合復位石膏外固定納入非手術組[男17例,女15例,25~75歲,平均(46.25±13.69)歲,其中交通事故傷9例,摔傷16例,暴力傷7例,其中Colles型19例,Smith型3例,Barton 型9例,其他1例];35例切開復位內固定納入手術組[男19例,女16例,23~74歲,平均(45.76±12.98)歲,其中交通事故傷10例,摔傷17例,暴力傷8例,其中Colles型20例,Smith型5例,Barton 型8例,其他2例]。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手術組:外傷后進行消腫止痛等處理。臂叢神經麻醉后參照骨折情況行手術:14例行掌側入路,行Henry切口,顯露深層旋前方肌,沿其橈側切斷部分肌纖維,暴露骨折端、關節面。21例被側入路行背側縱切口,牽拉拇長伸肌至橈側,以暴露骨折部位,采用牽引法加以復位,恢復關節面,復位滿意后選擇長度合適的斜T形鎖定鋼板予以內固定。術中保護橈神經背側皮支、尺神經背側皮支以及正中神經和橈動脈。非手術組:對抗牽引2分鐘,放松前壁肌肉,根據骨折類型進行按壓復位,Colles型采用腕屈曲位背側石膏外固定;Smith型予以腕背伸位掌側石膏外固定。外固定后予以X線復查復位是否達標。2周后去外固定石膏,予以功能位石膏拖固定,2周后X線復查復位情況考慮去除石膏。
1.3 觀察指標
療效評定標準:骨折完全愈合,且橈骨縮短1-2mm,腕關節功能正常視為顯效;橈骨縮短2-5mm,且腕關節功能有所好轉視為有效;橈骨縮短>5mm,且腕關節功能未見好轉視為無效。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觀察X線片情況及骨折愈合時間。
1.4 統計學分析
用SPSS18.0軟件包處理數據;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用(n,%)表示,采用x2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P<0.05,組間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2.2 兩組治療后X線片及腕關節功能恢復時間比較
治療后3個月行X線攝片,手術組掌側角、尺側角及橈骨長度均較非手術組優,且組間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手術組腕關節功能恢復時間較非手術組短,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兩組并發癥情況
手術組皮膚壞死1例,發生率2.86%,高于非手術組0,組間差異無統計學意義(x2=0.928,P=0.335)。
3 討論
研究[3]表明,切開復位內固定可有效促使骨折恢復正常解剖形態,手術治療可在直視下進行復位,更加利于關節面良好對位,從而降低骨折移位風險。但對于存在軟組織嚴重受損者,切開復位存在皮膚壞死風險,且對于肢體明顯水中者,術后手術切口難以閉合。閉合手法復位治療對骨膜的破壞力較小,繼而減輕軟組織損傷風險,且可避免神經及血管損傷,相較而言并發生風險相對較小,操作也易于實施。但不足之處在于固定不牢靠,骨折復位較差,繼而影響術后腕關節功能。故對于橈骨遠端骨折患者應結合其病情適當選擇手術治療,對于存在嚴重腫脹者應待消腫后再行手術[1]。
綜上,橈骨遠端骨折手術治療更佳有利于術后腕關節功能恢復,但術前應積極處理腫脹,以免術后愈合不良。
參考文獻:
[1] 王簕, 楊云峰.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的治療手術治療與非手術治療的比較[J]. 中華創傷骨科雜志, 2012, 14(10):893-899.
[2] 徐文停, 倪誠, 喻任,等. 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療效比較[J]. 中國骨與關節損傷雜志, 2014, 29(1):50-51.
[3] 俞軍衛, 吳成如, 廖國權,等. 老年橈骨遠端骨折手術與非手術治療的臨床對照評價[J]. 安徽醫學, 2016, 37(1):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