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玲怡
【摘要】目的:觀察氣壓治療在預防長期臥床病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方法: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對臥床時間超過1周的41例病人隨機分為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1例,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動靜脈氣壓治療儀對病人雙下肢進行氣壓治療。結果:觀察組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雙下肢氣壓治療能有效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
【關鍵詞】氣壓治療;下肢深靜脈血栓;護理
【中圖分類號】R181.3+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098-01
深靜脈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指血液在深靜脈內不正常凝結阻塞管腔,導致靜脈血液回流障礙。全身主干靜脈均可發病,以左下肢多見。若未及時治療,將造成慢性深靜脈功能不全,影響生活和工作,甚至致殘。在急性階段由于血栓脫落所引發的肺梗死是臨床猝死的常見原因之一[1]。有研究認為,長期臥床導致靜脈血流淤滯、血容量不足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靜脈內膜損傷會增加深靜脈血栓發生[2]。有研究報道,進行下肢按摩有助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3]。本研究探討氣壓治療預防長期臥床病人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為臨床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提供依據。現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入住我科的臥床時間超過1周的41例病人為研究對象,其中男20例,女21例;年齡42歲~88歲,平均65歲;按隨機數字表法將41例病人分為對照組20例和觀察組21例。兩組病人性別、年齡等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護理方法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包括:觀察下肢皮膚的溫度、顏色、是否腫脹和足背動脈搏動情況;選擇合適的靜脈穿刺,盡量避免下肢靜脈穿刺;給予下肢抬高。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應用動靜脈氣壓治療儀進行下肢氣壓治療,具體方法:把充氣墊綁于雙下肢的大腿和小腿,松緊度能放進兩根手指,設置脈沖壓力為130mmHg(1mmHg=0.133kPa),脈沖持續時間為3s,脈沖間隔時間20s,每日2次,每次30min。
1.2.2 觀察指標每天定時、定人、定部位測量雙下肢周徑,判定病人下肢是否腫脹。對腫脹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確診下肢深靜脈血栓。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記錄病人治療前和治療后1周的股、腘靜脈血流速度。比較對照組和觀察組住院期間下肢深靜脈血栓、下肢腫脹發生率及股靜脈和腘靜脈處的血流速度。
1.2.3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進行數據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比較采用x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表1兩組病人住院期間下肢深靜脈血栓及下肢腫脹發生率比較治療后,觀察組發生率均低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表2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股靜脈血流速度比較,治療后股靜脈血流速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表3兩組病人治療前后腘靜脈血流速度比較,治療后腘靜脈血流速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P<0.05)。
3 討論
當前臨床上對預防深靜脈血栓的主要方法包括藥物預防和機械預防,對于藥物預防有出血的副反應,相對不安全。故采取雙下肢的氣壓治療是一種可取的方法,安全簡便、費用低廉、臨床中易操作。本組研究結果顯示,進行雙下肢氣壓治療后觀察組雙下肢深靜脈血栓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治療后股靜脈及腘靜脈血流速度顯著高于對照組。利用機械原理在不增加出血傾向的前提下顯著提高下肢靜脈血流速度和流量,增加血管壁剪切力,減少血液滯留,促進靜脈的排空,而下一個減壓階段使血流充分回流。由于周期性加減壓的機械作用產生搏動性血流通過遠端肢體的深靜脈系統,從而促進下肢血流循環,預防凝血因子的聚集及在血管內膜的黏附,防止血栓形成[4]。有研究顯示,間斷充氣加壓治療可明顯增加血流速度,促進血液向心回流,利于靜脈竇淤積血液的清除,同時可刺激纖維溶解,使前列環素生成增加[5]。進行雙下肢氣壓治療可明顯改善病人局部血液循環,促進靜脈回流,改善血管壁彈性,間接增強了血管及局部肌肉的營養[6]。在進行氣壓治療的過程中應注意:對已經發生或者可疑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病人禁止使用,應給予肢體制動。因為機械刺激會導致已經形成的栓子脫落,隨血流至肺靜脈形成肺栓塞,導致病人死亡。對下肢骨折的病人也禁止使用,否則會增加骨折殘端對血管神經的損傷。綜上所述,長期臥床病人進行雙下肢氣壓治療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安全、有效,其比常規的護理方式節省人力。
參考文獻:
[1] 劉雪晶, 李曉允, 任環宇.間歇充氣加壓聯合低分子肝素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臨床研究[J]. 護理研究,2011(03):57-58.
[2] 李少芳, 張文靜, 劉麗紅.周期性充氣壓力治療儀預防腦卒中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護理研究[J]. 護理研究,2011(21):38-39.
[3] 李映會, 鄧強, 吳萬福.氣壓治療儀預防腦出血偏癱患者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研究[J]. 檢驗醫學與臨床,2011(16):95-96.
[4] 唐素春, 姜燕, 王正梅.空氣波壓力治療儀預防剖宮產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療效觀察[J]. 護理研究,2012(33):52-53.
[5] 陸民. ICU患者深靜脈血栓形成的預防與處理[J].臨床外科雜志,2012,20(1):20-21.
[6] 詹燕 庫洪安.外科手術病人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風險評估表的研制[J]. 護理研究:中旬版,2015(29):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