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紅 呂芙蓉 付瑜
【摘要】目的:剖析舌肌肌電圖對運動神經元病的價值。方法:選區32例患有運動神經元的病人進行分析和對比,其中選取脊肌萎縮癥的病人9例,肌萎縮側索硬化的病人23例,將這32人都進行舌肌肌電圖的檢查和診斷,然后對檢查和診斷出來的結果進行一定的分析和對比。結果:對于脊肌萎縮組舌肌纖顫電位來說陽性率占有56%,而胸鎖乳突無纖顫電位,肌萎縮側索硬化的檢查對比并沒有發現較大的差距,特們的對比有明顯的差距,具有統計學的意義。結論:對于運動神經元來說,舌肌是檢查和診斷運動神經元的主要辦法,診斷的結果十分有價值,不僅如此,在別的方面價值和意義也顯得十分突出。
【關鍵詞】運動神經元病;舌肌肌電圖;應用價值分析
【中圖分類號】R36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100-01
前言:隨著我國醫學方面的發展和進步,肌電處理就成為了目前為止最主要的檢查疾病的方法,這其中以檢查神經元病為主要方面,但是肌電圖在其他方面的應用就受到了一定的局限,如果一直采用這種EMG的方法可能診斷會出現偏差或者失誤,因為在一定程度上,這種方法會受到肌肉活動的影響,所以為了更加準確的對這種病進行診斷,本文對32例運動神經元患者進行了分析和對比,其報告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MND患者32人,其中女人15例,男人17例,年齡為23-73歲之間,平均年齡51.4歲。病程3-82個月,平均5個月,其中肌萎縮側索硬化23例,脊肌萎縮癥(SMA)9例。臨床表現為肌力 m級及以下15例, m級以上8例。舌肌萎縮或舌肌纖顫8例(ALS4例,SMA34例),咽麻痹8例 (AIJS4例,SMA3例)。全部病例均行MR診斷,17例無陽性發現,5例證實頸椎退行性改變,但無相應節段脊髓受壓征。ALS及SMA診斷根據典型病史、癥狀、體征及EMG檢查,并參照世界神經病學會聯盟所定的MND診斷標準確診。
1.2 肌電圖診斷
利用肌電誘發電位儀,將室內的溫度調整好至23-32℃,讓受試者處于仰躺的狀態,將肌腹中插入同心針電極,準備好以后開始進行記錄,按照常用的方法對患者進行EMG診斷,仔細檢查好肌肉的各個部分,包括舌肌,對于自發電位做好測定,除此之外還好測定好運動單位電位的時限、波幅及多相波。檢查舌肌時一定要選擇碘伏消毒,同時按照常規對正中神經、尺神經、脛神經、膿神經的運動傳導速度和感覺傳導速度進行一定的檢查測定MCV時,要注意正中神經和尺神經刺激點為肘、腕、脛神經刺激胭窩和躁點,胖神經刺激骨頭和躁點,在各自支配的大小、拇趾短屈肌、趾短伸肌的過程中記錄肌肉動作電位。SCV采用順向技術記錄,記錄電極置于腕部、脛、胖神經刺激電極置趾,記錄電極置于躁部。判斷標準是同一塊肌肉發現2處以上自發電位為異常 時 限增長2%以上或波幅增高20%以上為神經源性損害的主要表現。
1.3 數據學統計
兩樣本均數比較用t檢驗,比較用檢驗和四格表資料精確概率法。t< 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常規的肢體運動神經元
32例MND的表現均為神經源損害,以拇短展肌例, 其時限、波幅、多相波、自發電位其結果如下, 兩組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t> 0.05)。其中MND患者的拇短展肌的常規EMG結果為,ALS組的時限為27+/-20.59,波幅為194.55+/-101.56,多相波為24.18+/-24.43,自發電位為77%,單純相為62%,而SMA組的時限為35.99+/-30.34,波幅為174.67+/-165.78,多相波為32.32+/-29.91,自發電位78%,單純相為67%。比較這幾種例子發現舌肌纖顫電位陽性高于胸鎖突肌,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即t0.05)。ALS組:舌肌電圖示纖顫電位8/13例,募集相呈混合相8例,干擾相5例,胸鎖乳突肌EMG示纖顫電位5/13 例, 募集相呈單純相1例,混合相6例,干擾相6例,舌肌與胸鎖乳肌纖顫電位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t> 0.05)。SMA組:舌肌EMG纖顫電位5例,募集相呈混合相6例,干擾相3例;胸鎖乳突肌EMG未顯示有纖顫電位,募集相呈混合相4例。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肌電圖診斷的準確性
肌電圖是運動神經元病情診斷的有效依據,可以對運動神經元病進行有效的檢測,身體上任何一個部位的神經元的病損都可以用肌電圖來進行有效分析。胸鎖乳突肌的測定在ALS的鑒別診斷中一直備受重視,胸鎖乳突肌的神經源性損害,可反映延髓的病變,但也有報道有延髓癥狀的患者胸鎖乳突肌肌電圖異常率低于無延髓受累者,認為胸鎖乳突肌的神經支配并不單純來自腦干,更應重視高頸髓的病變。本組32例ALS患者中,延髓性麻痹只占8例,但胸鎖乳突肌的異常27例。因此,不能簡單的把胸鎖乳突肌歸屬為延髓的病變,究竟將胸鎖乳突肌的異常歸為延髓下運動神經元損傷,還是頸隨下運動神經元損傷,還是有一定的爭論的,而其歸屬的不同顯然會影響ALS診斷的敏感性,從而影響早期診斷。因此,用胸段棘旁肌自發電位的檢測來證實胸段受累,從而提高肌電圖對ALS診斷的敏感性。同時,胸段退行性病變較頸、腰段明顯少見,這是因為胸椎與肋骨相連接,相對較穩定,活動度小,患者胸段棘旁肌可見正銳波和纖顫電位,說明具有較高的敏感性。檢測舌肌雖然可以提高ALS診斷率,但會累及舌下神經核。本組32例患者舌肌異常,低于胸段棘旁肌和胸鎖乳突肌異率,而且容易出血、檢查痛苦,患者不易接受。胸段棘旁肌肌電圖與胸鎖乳突肌肌電圖在診斷ALS疾病中的敏感性是相同的,且胸段棘旁肌的特異性較胸鎖乳突肌高。胸段棘旁肌受脊神經后支支配,肌電圖檢測可見自發電位(正銳波、纖顫電位),代表胸段受累。胸鎖乳突肌受延髓神經及脊髓高頸段C2和C3支配,肌電圖檢測,以運動單位時限增寬波幅增高為明顯,自發電位出現率低。ALS是一種嚴重致死性的疾病,在診斷時要慎重,除行常規的3肢體肌檢測外,對胸段棘旁肌和胸鎖乳突肌亦應作為常規檢測,同時檢測周圍神經運動和感覺傳導速度來幫助ALS的診斷和鑒別診斷,以提高ALS早期診斷的陽性率和準確性。
3 討論
在診斷的過程中MND缺乏特定的指標,早期的常規肌電圖對它來說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難區別頸椎病和其他疾病,所以在進行診斷的時候要及時排除ALS的診斷,這樣才能起到一定的作用。早期的舌肌纖顫很難被診斷,如果遇到難以解決或者難以檢查出來的情況,這就可以有效的彌補舌肌EMG的不足,同時還能有效的避免頸椎病,經過SMA組的比較發展兩者的差異十分具有統計學意義,因此, 舌肌EMG 與胸鎖乳突肌EMG的結合診斷價值更高。
參考文獻:
[1] 劉明生,崔麗英.湯曉芙,等.肌萎縮側索硬化癥90例胸鎖乳突肌肌電圖的特點[J].中華神經科雜志,2,35:36.1~36.4.
[2] 湯曉芙.臨床肌電圖學仁M口.北京:北京醫科大學中國協和醫科大學聯合出版社,1995.8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