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穎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妊娠期婦女中開展飲食、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的預防效果。方法:選取在本院接受檢查的孕婦,選取時間段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人員數為180例。通過隨機數字法分組,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僅接受常規孕期檢查,觀察組則是接受孕期膳食營養干預。分析兩組孕婦的妊娠期血糖情況以及糖尿病發病率。結果:干預前兩組孕婦的FBG、2hPBG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FBG、2hPBG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觀察組中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結論:臨床上針對孕婦采取孕期膳食營養干預能夠有效的改善血糖狀況,預防妊娠期糖尿病發生。
【關鍵詞】妊娠期糖尿??;膳食營養干預;血糖;效果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175-01
處于妊娠期的孕婦所患的特有疾病有多種,其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則是妊娠期糖尿病。其發病率在我國臨床上約占10%左右,但是由于大部分患此病的孕婦患病程度較輕,因此它不會對孕婦造成太大的不良影響。盡管如此,如果患此病的患者沒有得到及時的診斷和治療,大多數病情會逐漸惡化,所帶來的預后結果將會非常不理想。根據有關的調查研究顯示,實施有效的、積極的孕期飲食與營養干預措施,可以有效的改善孕婦的發病情況[1]?,F通過分析患此病的妊娠期糖尿病孕婦的臨床資料,探討實施飲食營養干預措施的效果,報道如下。
1 研究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在本院接受檢查的孕婦,選取時間段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6月,人員數為180例。通過隨機數字法分組,平均分成對照組和觀察組各90例。對照組內孕婦的年齡分部在20至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4.83±3.32)歲左右,孕前BMI(23.16±4.61)kg/m2;而觀察組內孕婦年齡分布在21至3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25.28±4.64)歲左右,孕前BMI(22.76±4.16)kg/m2,兩組孕婦一般資料差異較小,不具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對照組孕婦采取常規干預措施,進行定期產檢,但是不給予飲食和營養干預措施。對觀察組孕婦采取飲食和營養干預措施。具體的干預措施包括以下幾項:①要求參與護理的人員經受過營養學培訓,使他們從熟悉的、傳統的護理理念中走出。提供并且幫助孕婦攝取營養的第一個重要的途徑則為飲食,護理人員有向孕婦強調飲食營養對她們的意義的責任,并且開展相關的有關營養知識的講座,宣傳孕期相關膳食營養知識,使孕婦及其家屬更加深刻的理解合理飲食對于母親和孩子的健康的重要意義[2]。②根據孕婦的不同身體狀況,護理人員對孕婦采取合理的、正確的干預措施。如果孕婦已經達到妊娠中期,護理人員要將孕婦所應知道的科學的、合理的飲食知識和平均每天的飲食量制成一個小冊子,并發放給孕婦。采取這種方式對于定期復查是非常適合的,通過此方式來對每位孕婦每天所攝入的營養飲食情況進行記錄。③護理人員應當制定具體的食譜來為孕婦飲食進行計劃,例如:通過要求孕婦每天攝入250~500ml的鮮牛奶、酸奶、羊奶、豆漿四者中的一種以及500g左右的米、面以及雜糧等谷物來滿足孕婦對于蛋白質、鈣質以及維生素的需求[3]。另外,還要求孕婦在礦物質、維生素和蛋白質上的飲食需求得到保障,例如通過每天攝入150~200g的瘦肉與禽類或者魚類,每天1~2個雞蛋。除此之外,孕婦每天吃200~500g的新鮮蔬菜或者水果,或者例如紫菜、蝦皮或者海帶等來滿足其體內所需葉酸、膳食纖維以及碘等方面的需求。④護理人員需要對孕婦整體的飲食做出一定的指導,需要減少其所攝入的脂肪和食鹽,補充其含有較高維生素、鈣質以及鐵質,眾多微量元素等食物。在此基礎上,對于妊娠期已經到20周的孕婦,飲食要求以清淡為主,并且每天根據需要補鈣2g,以堅持少食多餐為宜。
1.3 觀察指標
分析兩組孕婦干預前后的血糖情況以及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
1.4 統計方法
SPSS21.0統計分析,計量資料數值用x±s表示,均行正態分布檢驗,采用雙側檢驗,比較用t檢驗。組內治療前后采用配對t檢驗,兩組組間比較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率用卡方檢驗。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分析兩組孕婦干預前后逇FBG、2hPBG情況
研究顯示干預前兩組孕婦的FBG、2hPBG水平無顯著差異(P>0.05),干預后觀察組的FBG、2hPBG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2.2 分析兩組孕婦妊娠期糖尿病的情況
研究顯示觀察組中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3例(3.33%),對照組中孕婦的妊娠期糖尿病10例(11.11%),兩組孕婦發病率差異存在統計學意義(X2=4.824,P<0.05)
3 討論
孕婦妊娠期的一種特有疾病就是妊娠期糖尿病,同時它也是導致孕產婦和嬰兒死亡率大大提高的一個重要原因。有研究顯示,每年在全世界大約有5萬人因為患有子癇而導致死亡,其中美國因為妊娠期糖尿病死亡的人數占孕產婦總死亡人數的20%左右,因此它也被稱作是“孕產婦死亡的第二大殺手”[4]。但是到目前為止,醫學界還沒有對導致此疾病的發病機理有更加深刻的認識。但是,有很多臨床上的實踐已經證明了,營養不良是導致妊娠期糖尿病發生的一個可能原因,對孕婦進行有效的飲食及營養干預,對于降低此疾病的發病率是有效的,也是理想的。國外也有很多文獻資料顯示,此病的發生和發展可以歸因于孕婦營養的缺乏,在該實驗中,通過對于營養食譜上的營養元素進行補充,達到降低其發病率的效果。
綜上所述,為了有效的改善孕婦的自身營養情況和降低妊娠期糖尿病發病率,以及使母嬰身體和心理都得到很好的發展,需要給予孕婦科學的、有效的飲食及營養干預措施,值得廣泛應用于臨床上。
參考文獻:
[1] 牛楊, 李繼, 盛金葉,等.膳食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妊娠結局的作用[J].中華全科醫學, 2017, 15(2):295-297.
[2] 楊振宇.膳食營養干預預防妊娠期糖尿病[J].中華預防醫學雜志, 2018(1).
[3] 計靜, 韓蓁, 米陽,等.妊娠期糖尿病規范化治療和個體營養干預的臨床應用[J].中國婦幼保健, 2016, 31(6):1172-1174.
[4] 張澤琛, 滕越, 王杰,等.營養干預對妊娠期糖尿病患者體重與妊娠結局的影響[J].衛生研究, 2016, 45(2):337-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