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慧
【摘要】目的:產婦產后需要身心迅速恢復,知曉產后心理護理在產后門診的重要性。方法:選取201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168例為實驗研究的對象,按照產婦的入院順序分為接受常規護理服務的對照組和在對照組基礎上接受心理護理干預的觀察組,每組有患者84例,對比分析兩組患者產后心理障礙的情況。結果: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強迫癥狀評分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對分娩產婦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心理護理干預的運用可以緩解產婦產后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強迫癥狀等心理障礙,是一種效果顯著的護理方法。
【關鍵詞】心理護理;產后門診;心理障礙;人際關系敏感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178-01
產后心理障礙為產婦分娩后較為常見的一種心理問題,產婦在臨床上會有抑郁焦慮、偏執和強迫癥狀、人際關系敏感等癥狀的出現,對產婦的恢復、身體健康以及新生兒的生長發育和家庭的和諧安寧均有著一定的影響,因此,應該對可以緩解產婦產后心理障礙的護理方法進行探討和分析。本文選取201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168例為實驗研究的對象,對心理護理在產后門診的重要性和作用進行了分析,實驗結果報告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7月在我院分娩的產婦168例為實驗研究的對象,產婦的年齡在22~4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31歲,經產婦62例,初產婦106例,產婦孕周在38~42周之間,平均孕周為39.7周,剖宮產產婦有82例,陰道分娩產婦有86例,按照產婦的入院順序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有產婦84例。兩組產婦在一般情況上沒有明顯差異,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對照組產婦給予常規護理服務,護理的內容包括會陰和臍部護理,營造良好的住院環境以及母嬰同室,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常規心理疏導,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給予心理護理干預,具體的護理方法和內容如下:
1.2.1 健康教育干預 護理人員應該在產婦在分娩前對其進行保健知識的教育,讓其掌握分娩的相關知識,講解分娩過程中的放松技巧和配合生產的相關方法,同時也要對產婦進行心理的調適,讓其更好的承擔起母親這一角色,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積極的迎接新生命的到來,在此基礎上也應該對其家人和丈夫進行一定的指導和幫助,指導他們正確的與產婦進行溝通和交流,給予產婦充分的心理和精神支持,讓其以最佳的狀態分娩。
1.2.2 溝通交流干預 護理人員在產婦分娩前和分娩后均應該與其進行充分的溝通和交流,多給予關心,滿足患者的歸屬感,了解產婦的實際心理狀態,讓產婦大膽的說出自己心里的不解和困惑,并給予針對性的解答,消除患者的顧慮,同時在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應該多談及與新生兒相關的話題,在潛移默化中讓產婦適應母親這一新角色。
1.2.3 護理門診日常 電話隨訪惡露流血情況,一般不超20天,血量小于正常月經,惡露不應有嚴重異味,如有異常及時就診。飲食視一二便情況而定。
1.2.4 新生兒的母乳喂養 新生兒出生1-2天的胃容量為10-20ml,3-4天為20-40ml,5-7天為40-60ml。而母乳的分泌量和新生兒的胃容量是完全一致的,嬰兒出生2周、6周、3個月后,有時會出現奶不足的現象是正常的,這個時候的嬰兒成長較快,需求量大,餓了就讓嬰兒吸,兩三天后乳汁和胃容量就能達到平衡。若添加水和配方奶,容易導致嬰兒不愿吸吮母親乳房,既不利于下奶,也容易導致嬰兒乳頭錯覺、母親奶脹等問題。
1.2.5 母乳喂養的好處 首先,母乳,尤其是初乳,最合適新生嬰兒生長發育。它含有新生嬰兒所需的所以營養成分,含有促進大腦迅速發育的優質蛋白,必需的脂肪酸和乳酸。其中,在腦組織發育中的璜酸含量也較高。其次,母乳中含有大量抵抗病毒和細菌感染的免疫物質,可以增強嬰兒的抵抗能力,在哺乳過程中,母子間肌膚親密接觸,相互凝視,可以增進母子間的感情。最后,嬰兒對乳房的吸能刺激母親乳房,促進催產素的分泌,有利于母親子宮的收縮和產后康復。母乳喂養時間,母親不易懷孕。具有關報告說,喂母乳的母親比不喂母乳的母親患乳腺癌的機會要少。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產婦產后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強迫癥狀評分情況均進行全面的評價和記錄,以供實驗分析和統計。
評分采用癥狀自評量進行,患者沒有量表中的癥狀為0.0~0.5分,感覺有點癥狀卻不時常發生為0.5~1.5分,有癥狀且嚴重程度在輕中度之間為1.5~2.5分,有明顯癥狀且嚴重程度在中重度之間為2.5~3.5分,癥狀出現的頻率和強度均十分嚴重為3.5~4.0分,當患者某一癥狀的分值超過2分時表明患者在該方面有心理健康方面的問題
1.4 統計學分析
本次實驗中出現的數據均采用統計學軟件實現整理、錄入和分析。計量資料比較用均數(x±s)表示,組間構成比較用X2分析,P<0.05表明實驗結果數據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觀察組與對照組各有產婦84例,產婦產后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強迫癥狀評分情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提供門診是方便患者上門到醫院就診咨詢或了解產后遇見的一些問題,或是咨詢產后母乳喂養情況,傷口恢復情況,正確個性化針對性專業指導,減少或杜絕產后乳房淤積,影響母親正常喂養,如有產婦乳汁少或乳腺光,指導正確處理及提供我婦女康復科的優質服務,專業擠奶師給予解決,產后體質虛弱可以予體質調理。產后疼痛,如腰痛、骨盆調整美體塑形、剖宮產傷口的傷疤消除、皮膚松弛、妊娠紋的修復。如有腹肌分離,可用PHENIX系列神經肌肉刺激治療儀進行治療。而骨盆歪斜錯位可用手法調整。
心理護理干預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護理方法,其主要是針對患者的不良心理狀態給予的護理服務,運用這一護理方法對產婦實施護理服務,不僅僅可以提升產婦自身的素質和對分娩、新生兒等相關知識的掌握,提高其應激能力,同時,也可以端正產婦和其家庭對分娩的態度,緩解產婦的外部壓力,有效的減少了產婦產后心理障礙的出現,具有較為理想的護理效果。在本次試驗研究中,觀察組產婦產后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強迫癥狀評分情況均明顯優于對照組,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對分娩產婦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心理護理干預的運用可以緩解產婦產后抑郁焦慮、人際關系敏感、偏執和強迫癥狀等心理障礙,體現了心理護理在產后門診的重要性。
參考文獻:
[1] 雷富榮, 杜麗斯, 翟曉慧,等.標準化電話隨訪模式的延伸護理對母嬰分離后產婦的影響[J].特別健康, 2017(19).
[3] 馬淑琴.社區產后隨訪與護理指導體會[J].中華現代護理學雜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