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芳芳
【摘要】目的:評價舒適護理對過敏性紫癜患兒的應用效果。方法: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過敏性紫癜患兒80例,隨機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舒適護理。評估兩組患兒心理、生理舒適度及家屬對護理滿意程度。結果:觀察組患兒住院期間在心理精神、生理、社會文化及環境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P<0.05),且家屬護理滿意度較對照組高(P<0.05)。結論:舒適護理應用于過敏性紫癜患兒治療中可提高的患兒心理、生理舒適度,并提升家屬對護理滿意度,可廣泛推廣應用于臨床。
【關鍵詞】過敏性紫癜;舒適護理;舒適度;護理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R249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10-237-01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兒童常見疾病,多發于7-14歲兒童,主要表現為紫癜、關節痛、腹痛、腎損害等癥狀,嚴重者可能對患兒腎臟造成永久性損傷,影響患兒正常發育和成長[1]。有學者研究指出,護理干預在過敏性紫癜患兒的治療中有重要作用[2]。基于此,本研究通過對80例過敏性紫癜患兒進行分組護理,評價舒適護理對過敏性紫癜患兒的應用效果,旨在為臨床護理提供依據。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就診的過敏性紫癜患兒80例,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兩組,各40例。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7-13歲,平均(11.28±2.94)歲;單純皮膚型14例,胃腸型12例,關節型10例,腎病型3例,混合型1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7-14歲,平均(11.49±2.88)歲;單純皮膚型13例,胃腸型13例,關節型9例,腎病型4例,混合型1例。所有患兒家屬對研究均知情并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兩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所有患兒均接受常規治療,對照組采用病情觀察、生命體征監測、并發癥護理等常規護理干預,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采用舒適護理干預,具體措施如下:(1)健康宣教:通過手冊指南、視頻等多種方式提高患兒家屬對疾病的認識,緩解家屬緊張、焦慮等消極情緒;(2)飲食干預:對于誘發因素不明確的患兒嚴格控制飲食,避免異種蛋白攝入而引發變態反應;根據病情及患兒口味制定食譜,癥狀消退后適量增加蔬果;(3)疼痛干預:通過音樂、聊天、看電視等方式轉移患兒注意力,提高疼痛忍耐度,緩解疼痛;關節痛的患兒可適量給予消腫藥物;(4)心理干預:加強與患兒的交流,關注其心理狀態,及時安撫,給予鼓勵和支持;針對患兒喜好為其播放音樂,以舒緩、輕松、歡快樂曲為主,以轉移其疼痛注意力,提高疼痛閾值;(5)環境干預:保持病房內干凈整潔,定時打掃、通風;病房內擺放玩具,將窗簾、床單、被套換成卡通圖案,營造溫馨的氛圍;(6)皮膚護理:保持患兒皮膚清潔、干燥,穿衣盡量以棉質、寬松、透氣、舒適的衣物為主;密切觀察患兒皮膚狀態,皮疹形態、數量、顏色有無變化,異常情況及時報告上級醫護人員。
1.3 觀察指標 利用簡化舒適狀況量表(GCQ)評估患兒心理和生理舒適度,包括心理精神、生理、社會文化、環境4個維度,每個維度分值1-4分,分值越高,代表患兒舒適度越高[3]。通過自制護理滿意度調查表觀察評估患兒家屬對護理滿意程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一般、不滿意4個層次,滿意率=(非常滿意例數+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軟件,計量資料以(x±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GCQ評分 與對照組相比,觀察組心理精神、生理、社會文化及環境各維度評分均較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2.2 家屬護理滿意度 觀察組家屬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3 討論
過敏性紫癜是一種過敏性血管炎,主要侵犯皮膚和其他器官細小動脈和毛細血管,又稱自限性急性出血癥。病因可能是病原體感染、藥物作用、過敏等導致體內真皮上層毛細血管沉積IgA或IgG類免疫復合物,從而引發血管炎。由于大多數過敏性紫癜的誘因無法明確,目前臨床徹底治愈難度較大,且容易復發,患兒心理極易受到影響,影響治療效果[4]。常規護理干預只能保證基本需求,隨著醫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護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舒適護理的概念由美國學者Kolcaba首次提出,是一種整體的、個性化、細致的護理模式,通過對護理活動和舒適的研究,使患者不僅在生理上保持舒適,心理、精神上同樣如此。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心理精神、生理、社會文化及環境各維度評分均較對照組高,且患兒家屬護理滿意率較對照組高,表明舒適護理干預在過敏性紫癜患兒的治療中在一定程度上可提高心理、生理舒適度以及家屬護理滿意度。究其原因在于健康宣教提高了家屬對疾病的認識,避免不必要的擔心,提高治療配合度;嚴格的飲食干預保證了患兒恢復所需營養,同時還可避免繼續食用過敏食物,加重病情;環境干預、疼痛干預、心理干預均可在一定程度使患兒心情放松,避免心理波動過大影響治療和恢復,同時提高疼痛忍耐度,對提升家屬護理滿意度也有一定幫助。故舒適護理以患兒為中心,以舒適為原則,從生理到心理多方面滿足了患兒及家屬的護理需求。
綜上所述,舒適護理應用于過敏性紫癜患兒治療中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的患兒心理、生理舒適度,并提升家屬對護理滿意度,可廣泛推廣應用于臨床。
參考文獻:
[1] 王麗娜,馮紅燕,趙佳,等.基于三維質量結構模式理論為框架的院外延續性護理干預對過敏性紫癜患兒遵醫行為及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新鄉醫學院學報,2017,34(10):949-952.
[2] 史麗榮,張建華,李濤,等.心理干預對過敏性紫癜患兒情緒及細胞免疫功能的影響[J].護理研究,2017,31(18):2218-2222.
[3] 李莉莉.中西醫結合臨床護理路徑在過敏性紫癜患兒中的應用與效果評價[J].西部中醫藥,2016,29(1):125-129.
[4] 徐彩虹.兒童過敏性紫癜305例護理管理策略[J].廣東醫學,2016,37(z2):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