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瀟珊 張國明
摘要:近年來,德州市寧津縣立足優勢,搶抓機遇,健身產業實現了蓬勃發展。但是在產業發展中也遇到了產品結構單一、產品科技含量低、低質價惡意競爭等問題,嚴重干擾了健身器材產業的健康有序發展。因此,有必要認真研究存在的問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確保健身器材產業在健康的軌道上快速行駛,全面實現健身器材產業的提檔升級。
關鍵詞:健身器材 發展規劃 市場前景 規范引導
中圖分類號:G80-0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8-0166-02
一、寧津縣健身器材產業概況
寧津縣健身器材產業起步于2001年,經過縣委、縣政府的聚力培植,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迅速發展為寧津的主導產業之一,到目前,全縣工商注冊健身器材生產企業(戶)101家,產品涉及動感單車、力量器械等室內外健身器材10多個系列共計300余個品種,成為全國知名度頗高的健身器材生產基地。
(1)行業發展日趨規范。通過抓規劃、重引導、促自律等一系列措施,促進了健身器材產業規范健康發展。由北京體育大學編制了《寧津縣體育產業(健身器材)發展規劃》,描繪了全縣健身器材產業發展的路線圖和時間表,明確了“一核兩帶多基地”的空間布局,細化了工作路徑、舉措和重點,為產業發展提供了科學遵循。縣第十三次黨代會明確提出了“引導健身器材產業向家用化、智能化和競技體育、醫療康復領域拓展”的指導思想,進一步明確了產業發展方向。成立了寧津縣健身器材行業協會,健全了機構,明確了章程,積極推動行業自我約束、自我管理和自我提升,保障產業良性健康發展。
(2)行業規模不斷壯大。近年來,全縣健身器材產業發展比較迅猛,特別是2016年更是呈“井噴”之勢,新增注冊企業(戶)40多家,從業人員突破1萬人。同時,行業的帶動性和貢獻率日益提高。“邁寶赫”“寶德龍”“大胡子”三大龍頭企業競相發展,近年來,相繼實施邁寶赫嘉沃生產基地、寶德龍擴產、大胡子羅賽羅德智能健身器材等重大項目,企業實現了質效雙升,全部進入全縣工業企業納稅前10名、出口創匯前5名,納入全市“三個一百”工程企業名單,被授予“山東省健身器材產業基地骨干企業”稱號,成為全國健身器材行業的佼佼者。
(3)行業競爭力持續增強。堅持以創新平臺建設和產學研合作為突破口,不斷增加科研投入、實施工藝改良、研發創新產品,持續提高市場競爭力。縣健身器材協會和北京體育大學簽署人才合作協議,寶德龍公司與山東建筑大學共建“產學研基地”和“大學生實訓基地”。全縣大部分健身器材企業都建立了研發團隊,每年至少推出50款以上的新產品,邁寶赫公司擁有專利17項,寶德龍公司擁有專利22項,大胡子公司擁有專利5項。
(4)行業影響力逐步提升。堅持打造企業品牌與區域品牌并舉,開辟國際和國內兩個市場并重,寧津健身器材行業影響力逐步提升。到目前,全縣注冊健身器材商標28個,培植出市知名商標4個,“寶德龍”被認定為省著名商標,“邁寶赫”連續兩年榮膺中國商用健身器材十大品牌之首。2014年,寧津縣被授予“山東省健身器材產業基地”稱號,2016年,寧津縣被授予“中國健身器材生產基地”稱號,區域知名度顯著提升。
二、存在的主要問題
(1)產業群體規模仍然偏小。在現有的注冊業戶中,“邁寶赫”“大胡子”“寶德龍”等3家企業的注冊資本金達5500萬元,占全部生產業戶注冊資本金的56.6%,其余業戶注冊資本金多數低于100萬元,有的僅有5萬元。總體來看,仍然存在企業數量少、規模小的問題,有些企業剛剛起步,有的還沒有產出成品,還不能形成一定的規模,整體實力亟待提高。
(2)產品領域相對單一,科技含量偏低。全縣健身器材產品以商用力量器械和有氧器材為主,而具有廣大市場空間的戶外健身器材、家用健身器材、競技體育等產品很少有企業涉及,像智能化的可穿戴設備、醫療康復領域還是空白。全行業專利擁有量105個,企均專利擁有量僅為1個,且專利層次比較低,多數是實用新型與外觀設計專利,而發明專利只占4.8%。規模較小的企業研發實力很弱,產品僅是簡單的力量器械,憑單純的模仿,自主創新能力缺乏。
(3)社會協作程度偏低。雖然近年來全縣健身器材的產業鏈不斷完善、各種零部件本地化率不斷提高,但是智能化、高端化健身器材的核心部件,像精密電子、智能控制系統等還大多依靠外協,自主化生產水平還較低,沒有真正形成完整的產業體系,產業鏈上的空白和脫節環節還比較多。
(4)產業競爭不斷加大。有部分新建企業,不僅缺乏專業的研發技術人才,而且還缺乏管理人才,就采取非正當的手段到龍頭企業去“挖人才”,使競爭表現出無序狀態。同時,近幾年健身器材小企業(戶)數量不斷增多,產品雷同、同質化現象抬頭,相互之間打價格戰,甚至有極少數企業以次充好、仿造生產。
三、解決對策
(1)培龍頭、增實力。堅持把培大培強龍頭企業作為突破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搶抓用好市“三航”培植計劃、“進解促”等政策,用足全縣人才、上市、融資、培訓等各類扶持政策,傾力培植“邁寶赫”“寶德龍”“大胡子”3家龍頭企業抓創新、強管理、創品牌、增實力,搶占國際、國內市場制高點和行業話語權,不斷提高行業整合和帶動能力。加快羅賽羅德年產20萬臺智能化健身器材項目、天展年產12萬臺(套)商用健身器材項目建設進度,搶抓施工黃金期,盡快實現投產達效,發揮社會效益。注重培育各類中小微企業,促進快速做大做強,打造“專精特新”小而精、小而強企業群。
(2)延鏈條、擴規模。積極對接國家、省行業協會、專業機構,深入研究產業發展規律,按照規律促進產業發展。一是完善產業鏈條。積極圍繞產業鏈上的空白、脫節和薄弱環節,大力實施產業招商,引導社會資本加入產業分工,注重向“微笑曲線”的兩端延伸,不斷彌補發展短板和不足,健全分工協作體系,進一步拉伸和完善產業鏈條。二是拓展產業領域。在鞏固和提升商用市場的同時,積極引導企業向家用化、智能化和競技體育、醫療康復領域發展,豐富產品種類,開辟更多的細分市場和高端市場。三是推進產業升級。積極推進以“產品升級、市場升級、技術升級、管理升級、運營升級”為主要內容的產業升級活動,打造集群優勢。
(3)抓創新、創品牌。大力推進產學研融合,引導企業加大與大院大所對接力度,積極實施核心部件研發和關鍵技術攻關,在新產品研發、“互聯網+”、大數據、自動化生產、經營管理等方面進行深度合作,以創新的突破、技術的領先贏得競爭優勢,搶占發展先機。著力加強品牌建設,力爭三年內培植出1~2個國家級品牌,2~3個省級品牌。進一步擦亮“中國健身器材生產基地”品牌名片,積極爭取舉辦健身器材行業高峰論壇,通過組團參展、參加各類峰會等形式,不斷擴大行業知名度和影響力。大力推進企業走出去,嚴格產品質量和品質,積極開辟國際市場,在國際市場上叫響“寧津健身器材”自主品牌。
(4)重引導、促規范。發揮重點工作分線負責制優勢,調整和優化產業服務、監管和推進機制,整合各方面資源、凝聚各部門合力,形成“縣級領導牽頭主抓、責任部門具體負責、各部門單位聯動配合”的行業推進機制,及時研究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和難題,推動產業健康快速發展。發改、經信、環保、工商、質監、稅務等職能部門,要強化監管,嚴把審批、環保、質量和依法納稅關。積極組建產業聯盟,發揮行業協會作用,增進內部交流與溝通、加強行業自律和規范,推進抱團、競合、共贏發展。
參考文獻:
[1]尤夢茹.石家莊市商業健身俱樂部會員滿意度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樊文濤,王曉明.“十二五”期間我國健身服務行業發展現狀及趨勢[J].湖北體育科技,2017(5):384-387.
[3]唐星星.重慶市老年人參與體育活動現狀及對策研究[J].重慶工商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4):116-120.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