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振松
摘要:在國外,城鎮旅游的研究開始于19世紀70年代。在21世初期,中國的城鎮旅游伴隨著中國旅游業的發展而出現,同時城鎮旅游的研究也達到了一個較為鼎盛的時期。中國的城市體系中,小城鎮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導致城鎮旅游在中國一經出現就是一種獨立的研究。本文首先對城鎮旅游的國內外發展現狀以及國內外研究現狀進行詳細的闡釋,其次筆者以安徽省安慶市岳西縣的城鎮旅游為例,在社會學的視角下,總結多年來岳西縣城鎮旅游業的發展所經歷的狀況,最后,通過對發展狀況的分析,為我國的城鎮旅游業的發展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城鎮旅游 示范效應 從眾心理 居民參與程度
中圖分類號:F59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8-0168-02
一、導論
(一)選題的背景和問題的提出
自18世紀40年代以來,隨著西方工業革命進程,發達國家經濟迅猛,刺激了國外的城鎮旅游行業的迅速發展。到了20世紀70年代以后,城鎮旅游才被研究人員作為一個研究的獨立個體,中國的城市體系中,小城鎮顯得十分重要,所以導致城鎮旅游在中國一經出現就成為一個獨立的研究內容。
中國城鎮旅游研究并不是一開始就直接出現的,而是城鎮分類研究中的一個分支。在當前城鎮旅游發展的背景下,可以提出以下幾個問題,為什么一些地區的城鎮旅游業相較于其他地區發展得更為迅速與成功?為什么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城鎮旅游?真的是因為對旅游這個活動方式有需求嗎?還是存在于各種主觀或者客觀因素的影響?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義
在一些城鎮旅游發展相對迅速與取得成功的地區,在社會學的視角下探究城鎮旅游迅速發展的原因。可以探究出在僅僅解決溫飽問題的同時,部分人群在沒有真正需求的情況下,仍參與城鎮旅游,這類人群自身被周圍的社會環境所影響,在主觀上不需求旅游的情況下,被客觀的因素所影響作出選擇,例如從眾心理,示范效應的影響。在社會學的視角下,每個個體都是生存于社會這個大結構之中,個體的行動會影響到社會的結構,同時,社會的機構也會對個體的行動產生影響。在城鎮旅游人數增多這一社會現象中,社會結構與個體行動是密切相關的。越來越多的社會個體參與城鎮旅游,整個的社會結構變化為支持城鎮旅游的發展,產生相互影響之后,導致了城鎮旅游的迅速發展。探究出這類人群參與城鎮旅游的原因有助于城鎮旅游行業在國內的迅速發展,從城鎮旅游市場出發帶動城鎮經濟的發展,從而帶動城鎮的發展。
(三)研究方法
1.定量研究與定性研究
在進行研究前,先提出假設(影響岳西縣城鎮旅游行業發展以及人群參與城鎮旅游的原因),然后收集資料(以問卷、訪談等方式),整理資料,從所得的結果數據中發現規律,驗證假設和已有的結論。在做人群參與城鎮旅游原因分析研究的時候,研究者應調查岳西縣離調查者較遠范圍內的人群,使岳西縣城居民把研究者當成自己人的同時不會受到研究的影響,盡量消除研究者本身對實驗結果的影響,從而更客觀地得出結論,這樣得到的資料可靠,于研究的同時不斷提出新的問題。
二、社會學視角下對于城鎮旅游被需求的原因探究
(一)國內外的研究綜述
1.國外研究綜述
自18世紀40年代以來,隨著資本主義工業革命的進程,發達國家的經濟得到快速的發展,促進了以旅居為目的的城鎮旅游業的發展,19世紀,發達國家的城鎮化達到了較高的水平,發展重心轉移到城市旅游功能的建設上。斯塔斯菲爾德在《美國旅游研究中的城鄉不平衡》中首次指出城鎮旅游研究是旅游業中一個不可忽視的領域。但是直到20世紀70年代以后,國外城鎮旅游才獲得了獨立的研究地位。
2.國內研究綜述
現代中國經濟的超快速發展導致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中國的城鎮旅游研究起步于20世紀80年代,早在2005年,云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旅游城鎮的戰略政策,并且在城鎮旅游的分類和開放上加以研究。2006年建設部和國家旅游局在云南召開了小城鎮工作會議,這就標志著中國城鎮旅游已獲得了獨立的發展和研究地位。到21世紀初,中國城鎮旅游的快速發展和人們對城鎮旅游的良好預期助推了中國城鎮旅游產業的發展和研究,這一時期產生了大量并且有效的城鎮旅游研究的成果。
三、岳西縣城鎮旅游的問題分析
筆者對岳西縣部分城鎮旅游業的參與者和旅游者以發放問卷和訪談的形式針對旅游者參與城鎮旅游方面的問題展開調查。發放200份問卷,收回181份,數據統計以后,發現其中選擇過城鎮旅游的一共有143人。說明選擇城鎮旅游的人數占人群比例比較高。在選擇參與城鎮旅游的143人中,中學以下學歷人數為13人,高中學歷的人數為32人,大學學歷的人數為74人,研究生及以上人數為24人。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學歷對于城鎮旅游的影響,受高等教育的高中及以上學歷人數明顯占比更大,說明高學歷對于人群選擇城鎮旅游有一定的影響。學歷高的人群更愿意選擇參與城鎮旅游。在選擇參與城鎮旅游的143人中,理由為主觀想旅游的人數僅為7人,理由為身邊的人都在旅游,想一起參與的人數為127人,其他原因的人數為9人。可以看出,從眾心理以及旅游人群的示范效應在人群選擇城鎮旅游的原因中占了極大的比例。
四、總結與思考
在城鎮旅游發展火熱的這個時代,城鎮旅游與名勝風景區的發展,應在城鎮風景名勝的保護與開發中同時進行,一方面,古鎮居民渴望自身的生活條件不斷得到改善,他們擁護開發;另一方面,城鎮風景名勝區作為游客的觀光區、市民休閑娛樂區、歷史文化資源的載體,作為地方政府,希望風景名勝區得到最大限度的保護,不要隨便改造與開發。同時,他們希望能通過古鎮來招商引資,滿足社會利益的最大化;而作為經營者,他們則更多地關注投資回報率,容易忽視古鎮的可持續發展。其各方利益間充滿著矛盾,應統籌兼顧,處理好發展與保護間的矛盾。我國城鎮旅游的發展,一定要尊重城鎮居住者的利益,要注意保護他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要通過保護為城鎮風景名勝區帶來更多的實惠,才能使歷史城鎮旅游獲得持久發展。
而在筆者通過調查論證后發現,參與城鎮旅游的人群只有小部分人群是由于主觀因素參與進來,更多的人參與是受其他因素的影響。城鎮旅游作為國家支持發展的項目,充分了解部分人群熱衷于城鎮旅游的原因,有助于城鎮旅游業的發展以及促進城鎮經濟的發展。論文成果可應用于在了解了城鎮旅游為何被越來越多人熱衷以后,可以使城鎮旅游業發展得更加迅速,加快城鎮的經濟建設。
參考文獻:
[1]李柏文.國內外城鎮旅游綜述[J].2010(8):33-36.
[2]黃震方,陸林,蘇勤,章景和,孫九霞,萬緒才,靳誠.新型城鎮化背景下的鄉村旅游發展——理論反思與困境突破[J].地理研究,2015(8):24-26.
[3]王詠,陸林.基于社會交換理論的社區旅游支持度模型級應用——以黃山風景區門戶社區為例[J].地理學,2014(10):14-16.
[4]余鳳龍,黃震方,曹芳東,吳麗敏,陶玉國.中國城鎮化進程對旅游經濟發展的影響[J].自然資源學報,2014,29(8):23-25.
[5]王詠,陸林,楊興柱.國外旅游小城鎮研究進展與啟示[J].自然資源學報,2014,29(12):34-37.
[6]劉敏,劉愛利,孫瓊,趙瑞克.國內外旅游城鎮化研究進展[J].人文地理,2015,30(6):16-19.
[7]王紅,宋穎聰.旅游城鎮化的分析[J].經濟問題,2009(10):126-129.
責任編輯:楊國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