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妮
摘要: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和革新,對現代社會中的各行各業都有著明顯的影響,數字化圖書館建設與管理同樣也受到了新科技的影響。未來社會將是大數據分析應用的時代,傳統行業對大數據的需求將逐步提升。大數據對圖書館也將起到創造性的改變。本文主要通過對大數據和圖書館的分析與思考,結合目前的新興技術來探討未來圖書館的發展方向和前景。
關鍵詞:大數據 數字圖書館 圖書館 資源開放
中圖分類號:G25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5349(2018)18-0182-02
目前,業內人員對大數據的概念也逐步清晰化和系統化。大數據是結構化和半結構化和非結構化的數據結合。但是這些數據進入數據庫以后需要很長一段時間進行分析和整理。這個過程會耗費大量金錢和時間。而大數據的概念并非是對數據量大小的概括,而是基于龐大的數據類型有效抽取有用數據的過程。
一、大數據時代對于我們的歷史意義
在圖書館大數據建設中我們應該主要考慮對數據的處理,需要根據圖書館對數據的需求,采用一套新的數據處理分析方法,才能更好地實現圖書館大數據搜索的目的。大數據作為遠超傳統軟件獲取數據的數據量,其數據量的單位不能用簡簡單單M,G來計算,而是需要用P、E、Z來計算。這么龐大的數據量已經遠遠超過了傳統軟件所能承載的了。
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大數據的數據特征也在不斷變化和加強。從IDC(互聯網數據中心)2018年上半月的大數據報表我們不難看出,我們現今的社會是一個信息快速傳播、數據無處不在的社會。每天各種各樣的數據信息通過手機網絡、互聯網產生的交互數據規模越來越大,這些數據給我們的大數據處理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同時也帶來了巨大的財富。
近幾年來,大數據為很多企業快速發展提供了強大動力。企業對大數據的研究分析和對有效數據的充分挖掘,讓企業及時抓住商業機會。圖書館作為原始數據豐富可挖掘性強的大數據單位,應該充分發掘圖書館數據資源的真實價值,把握現今信息時代的歷史機遇,運用大數據新興理念,謀求一條符合現代圖書館發展的新思路,為讀者提供及時有效的優質的信息服務。
二、國外信息化圖書館的建設
圖書館是一個國家歷史文化存儲備份的場所,圖書館的信息化水平也從另一個層面展現出了這個國家綜合國力是否強大。國外很多圖書館主要提出的概念是網絡化、信息化和個性化。很多國外的圖書館都為本國用戶提供了一個科技水平很高的數字化資源共享平臺,展現出了一個國家的科技水平和這個國家的文化底蘊,體現了為人們服務的特點。國外的圖書館數字化在不斷發展中前行,對新鮮事物和理念有著很強的追求,一直以這種精神在進行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工作。同時,國外的圖書館建設十分重視對環境的影響。這些都是我們國內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中值得學習的經驗,通過分析理解可以融入我們的圖書館建設當中去。
三、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實際意義
第一,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和發展,用戶對圖書的需求也發生了變化,數字化的圖書借閱需求上漲。數字化圖書館建設順應了這個潮流。數字圖書館可以把資源共享到公共服務平臺上去。在這個平臺上,我們可以將圖書館擁有的圖書、圖書管理人員、用戶服務集中在一起,根據公共平臺上用戶的實時數據,為用戶提供更加準確的實時推送服務。
第二,數字化圖書館的建立有利于實現本地區域一體化,可以為讀者提供更具個性化設置的知識咨詢服務,提高本地區知識普及率。有利于進一步加強對有效數據的搜集工作,為大數據處理提供更多歷史數據。
第三,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作為公共服務平臺中的一種,對大數據資源的數字化處理以及對各類資源的有效整合,并對多媒體信息的傳播、有效信息資源推廣和對數據資源中有效資源的檢索等,提供了強有力的數據支持。
四、大數據時代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存在的問題
大數據無論怎樣發展,對數字化圖書館起到多大的推動作用,都難免會存在一些問題需要我們去面對,進而解決這些問題。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過程中不外乎有兩個方面的問題,一是內部問題,二是外部問題。
我國圖書館系統龐大,圖書類目繁雜。很多圖書館數字化建設存在信息資源重合。同時,沒有意識到資源長期保存的重要意義。部分圖書館在建設數字化圖書館時沒有意識到用戶數據對其發展的重要性,收集數據的觀念和方式落后,沒有獲取到有效的用戶需求信息資源,對數據收集的重要性沒有認識上去,這些問題制約了部分圖書館數字化建設的發展。
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的外部因素主要來源于對硬件需求上考慮不周全。首先,很多數字化圖書館對自身的影響力估計過小,在選擇對外帶寬上十分保守,導致數字化圖書館訪問速度過慢無法滿足用戶需求,用戶體驗變得越來越差。近年來數據顯示,我國的寬帶普及率已經達到世界中等水平,用戶使用的寬帶與圖書館提供的帶寬已經不成正比,嚴重拖慢了用戶訪問數字化圖書館的速度。同時,部分圖書館沒有對開放平臺代碼進行優化處理,用戶訪問數字化平臺時容易出現瀏覽器假死,甚至造成電腦死機等問題。其次,數字化圖書館與數字化圖書館之間沒有形成網絡互連,每個數字化圖書館相對獨立,系統與系統之間形成了數據孤島,這在一定程度上違背了我們建立數字化圖書館的初衷。
五、數字化圖書館的發展趨勢
根據內在和外在兩個因素對圖書館建設的影響,筆者在這里提出了幾點改進意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首先,在經費的投入上應該調整經費支出比例,加大對基礎設備的投入比例。目前,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中主要投入的是服務器,主要用于電子圖書的存儲、檢索、瀏覽和閱讀等服務。其次,加強對信息資源的數字化管理強度,這是建設數字化圖書館的基本條件。對于整個數字化圖書館建設來講,人力資源是整個數字化圖書館的驅動力,圖書館的工作人員,既要熟悉圖書館傳統模式的工作流程和模式,又需要熟練掌握數字化圖書館的系統操作,配合用戶利用圖書館數字化網絡為其提供服務。這就要求我們的圖書館工作人員要有豐富的知識和實際操作能力,并且需要擁有一定的職業素質。最后,提高數字化圖書館技術人才的儲備和培養,做好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的技術保障。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需要一批有特殊技能的科技人才,必須有相關互聯網開發和大數據挖掘工作經驗的人才能勝任。所以,我們有必要吸納這類人才到數字化圖書館建設當中來,為數字化圖書館的順利建設提供技術支持。
綜上所述,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數字化圖書館的建設必須建立在大數據挖掘的基礎之上,這點是毋庸置疑的。合理地對圖書和用戶數據進行采集,有利于我們對數據進行挖掘和重組,也為圖書館的數字化建設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周杰.下一代數字圖書館的發展思考[J].圖書情報工作,2013,57(8):35-39.
[2]殷紅,劉偉.新一代圖書館服務系統:功能評價與愿景展望[J].中國圖書館學報,2013,39(5):26-33.
[3]樊偉紅等.圖書館需要怎樣的“大數據”[J].圖書館,2012,31(11):63-68+77.
[4]陳臣.基于云計算的數字圖書館虛擬化平臺的可信管理策略研究[J].圖書館理論與實踐,2013(8):82-85.
[5]包凌,趙以安.國外下一代圖書館自動化系統的實踐與發展趨勢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3(9):59-65.
[6]劉煒.大數據與關聯數據:正在到來的數據技術革命[J].現代圖書情報技術,2013,232(4):2-9.
責任編輯: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