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玉龍
摘要:在當前,面對新課改這個教育背景,怎樣提升中學階段計算機教學有效性,就成為教育領域中被普遍關注的問題。而本文就是根據我國中學現階段的計算機教學情況以及有效性教學具有的重要性,來對中學的計算機教學提出相關意見和措施,以期能夠提升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并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可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課改;計算機教學;有效性
在新課改中,會要求對計算機教學的方法進行改革,以達到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目的,提升中學階段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以及有效提升學生們計算機的綜合能力。所以,中學的計算機教師就要努力提升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以提升中學生的計算機水平和綜合素質。
一、中學計算機教學的現狀
根據目前的情況來看,我國中學階段的計算機教學已經取得了一些效果,但是其教學中依然存在著一些突出問題:首先就是一部分中學生沒有較好的計算機基礎,甚至有可能是零基礎;其次就是在中學生之間,他們的計算機水平會存在差距,這就會影響到計算機水平的整體提升;還有就是一些中學沒有較好的計算機設施條件,尤其是在偏遠的貧困地區,一個學校的計算機教室可能就一個,甚至是沒有;最后就是計算機教師不夠專業,對于大部分的計算機教師來講,他們也沒有接受過計算機專業的學習,在計算機教學中大多是依靠自己對計算機的使用經驗。而上述這些問題就會嚴重影響到中學階段計算機教學的有效性。
二、計算機教學有效性所具有的重要意義
1、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實現計算機教學中的有效性教學,就是為了能夠提升學生學習的效率,以更快達到教學目標。它會要求到教師能夠尊重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以幫助學生提升自己的學習效率以及取得更大的進步。主要是從這些方面著手:一就是,在實際教學中為學生們創建具有支持性、安全性、挑戰性的學習氛圍和環境;二就是,多鼓勵學生主動地、自主地在學習中探究;三就是,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做到互幫互助。
2、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新課標中,會把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情感態度、方法等作為教育的最終目標。所以,學生所掌握的知識量已經不能夠作為衡量教學是否有效的唯一標準了,而是需要學生的知識、技能、價值觀、方法等方面全面地發展。
3、有助于教學的反思和創新。計算機教學中的有效性教學,也是需要依靠教師不斷地進行反思、創新的一種實踐活動。而這就會要求教師發揮出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創新精神,以在實踐教學中探索出新的教學方式,以及促使師生之間的關系更加和諧。
三、計算機有效性教學的具體策略
1、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中學階段的計算機教師需要根據中學生自身的特點以及學習特征,在教學中激發出學生們對于學習的興趣。之后,再進行相應的教學引導,以發揮出學生對于計算機學習的積極性,提升他們學習的效率。另外,還需要使用更加有效的教學方式來幫助學生們解決困難,慢慢地培養出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使他們對計算機學習的激情和興趣最大程度的發揮出來,使他們在學習中更加的主動積極,從而提升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率。不可否認的是,在計算機教學中更加重視學生們的興趣,就會帶來更加顯著的教學效果。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們講解計算機語言所具有的實用性以及其他特點,并且進行演示,可以進行適當的程序編寫,來讓學生們充分感受到計算機技能的優越性,以此來激發出他們在學習計算機這方面的興趣。
2、實踐性教學。在當前這個新課改的背景下,提升中學階段計算教學的有效性,就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注重通過實物展示來進行教學。通過這種教學方式,可以讓學生更加透徹的理解、掌握計算機知識。比如,計算機教師可以根據計算機的硬件知識,通過展示不同類型的內存條,來讓學生們對這些內存條進行仔細的觀察,來找出其中存在的差別。之后,再根據教學內容來對實物進行講解,在總結出它們之間的區別時,還要分析出它們在功能上存在的差異性。教師也可以在計算機上使用這些內存條,并進行操作,讓學生們親自體驗到運行速度上的區別。
3、教師在教學中要少講精講。在計算機的有效性教學中 ,提升學生們對計算機的實際操作能力也是其中主要的內容。所以,中學階段的計算機教師就需要重視在教學中培養學生們對計算機的操作能力。面對中學生不能夠掌握的計算機知識,計算機教師就應該使用實踐教學來幫助學生去掌握知識。另外,教師也需要放棄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給學生們更加充足的實際操作時間,以提升他們對計算機的操作水平。還有就是計算機教師也應該為學生們創造機會,促使學生們能夠自己發現有關計算機知識的問題,然后再根據所學知識來解決這些問題,使學生獲取解決問題的喜悅感,提升他們對計算機學習的熱情,從而達到提升中學階段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4、因材施教。在學生們之間,會存在明顯的差異性。例如,一些家庭條件比較好的學生就擁有屬于自己的電腦,也有條件去接受電腦培訓,來提升計算機水平。但是,對于一些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并沒有購買電腦的經濟條件,并且和電腦沒有較多的接觸。所以,大部分學生的計算機基礎還是非常薄弱的。而這就需要中學的計算機教師來考慮學生們不同的特點,實施分階段的教學。例如,為接觸電腦較少的學生創造更多接觸電腦的機會和時間,還要幫助他們掌握鍵盤,提升打字的速度等等。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開展計算機知識競賽,在提升他們對于計算機學習的興趣時,還可以有效提升他們的計算機能力,從而達到提升計算機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參考文獻:
[1]徐升波。新課改背景下計算機有效性教學初探[J]。才智,2012,27:278-279。
[2]谷曼菲。中學計算機應用基礎教學改革實踐與探討[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02:221-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