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麗麗
摘要:《《綱要》條例中將幼兒數學教育的目標明確定位于:“能夠從生活和游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系并且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睂⒖茖W和數學融為一體,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些簡單的問題。
關鍵詞:游戲、數學教育、學習興趣
建構數學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嚴密的邏輯性,而幼兒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的發展階段,因此在這個階段我們應當采用合適的教學方法,適當教孩子們一些數學的初步知識,這樣才能促使孩子的思維和智力得到較快的發展。游戲的介入則較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我在數學教學中運用了多種游戲化的教學手段,它不僅促進了幼兒的主動學習,主動發展,而且還提高了幼兒學數學的興趣。
一、操作材料的投放與設計,注重個體差異
《綱要》指出:“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為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而每位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由于種種原因,他們對事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發展的速度也不一樣。所以,在提供材料前,要事先了解幼兒的生活經驗和興趣,然后根據幼兒的興趣來投放材料。
根據我班幼兒的特點,我在數學區對幼兒操作材料準備方面,針對不同層次的幼兒準備了大量的實物,磁性材料、學具盒等直觀材料,以及點卡、數字試題卡等抽象成份的材料。
又如在學習單數、雙數時為幼兒提供了“哭笑娃娃”、“撲克牌”、“釣魚”。學習數的分解為幼兒提供了“分解盒”以及有數字的小木塊,在學習加減法時為幼兒提供了“數學寶”,使幼兒在操作的過程中學習如何列算式。
二、注重幼兒操作過程與教師的指導,建立良好的師幼互動關系
師幼互動是個雙向建構的過程,教師強調要讓每一個幼兒在其原有水平上都有所發展,在發放材料過程中,指導不同起點,不同發展速度的幼兒按照不同要求選擇材料,材料要追求多功能性,教師應對每一種材料的用法,功能有明確的認識,使之為不同教育目標和內容服務。
如:“層層疊”是一種發展幼兒手的技巧和判斷能力的游戲,在活動中總是單一的玩法難免會失去興趣,利用木塊旁邊有不同圖形可讓幼兒進行排序。能力弱的幼兒可選擇三種圖案進行排序,如:一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指導能力較強的幼兒選擇多種圖案其中一種圖案逐一遞增的規律排序,如:一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一個五角星、兩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三個方塊、一個梅花、一個紅桃……還可讓幼兒進行1—10的正逆排序,把小木塊像擺樓梯一樣擺起來第一層1塊,第二層2塊以此類推,上樓時從下往上數1、2……10,下樓10、9……1。還可運用多米諾骨牌的玩法,可讓幼兒根據想象擺成不同的圖形,還可練習幼兒的目測能力和動手能力,培養了幼兒的耐力。
當然,在幼兒主動探索、主動發現、主動建構的操作過程中,教師不能放任自流,要注意觀察幼兒的一舉一動,善于引導,著眼點在于培養幼兒的探索精神和興趣,使他們敢于嘗試。
三、創設輕松愉悅的游戲情境,寓數學教學于游戲之中
每位幼兒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對事物的敏感程度不一樣,發展的速度也不一樣。而游戲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是幼兒生活的主要內容。我總是巧設游戲情景,適時適度把幼兒帶入他們感興趣的游戲情景中來學習數學。
1、在操作活動中學習數學
在小班階段中,我讓幼兒們按圖形標記分別為“圖形寶寶們”找“家”。中班階段時,我請幼兒們按數字的大小,為相應數量的“形狀寶寶”找“家”;以幾何圖形拼拆圖片的方式進行分類、數數;將類似的“形狀寶寶”進行比較、測量,從中正確認識各種形狀的特征。幼兒們通常一邊操作,一邊認真地觀察、辨別、數數。這一游戲教學方式,不但讓幼兒逐漸形成了認真仔細的學習習慣,端正了學習的態度,而且激發了幼兒勇于探索的精神。
2、在角色游戲中學習數學
各種主題的角色游戲都可以摻和數學內容。如:在角色游戲“開商店”時,“顧客”和“營業員”進行買賣游戲時,幼兒對“營業員”及“顧客”之間的角色行為關系并不明確,因此,常出現“顧客”隨意拿貨,而“營業員”無所事事的現象。我就假扮顧客參與其中,顧客要買5塊口香糖、4把牙刷、6條毛巾……在這個簡單有趣的游戲過程中,既鍛煉了幼兒的數數能力,又鍛煉了幼兒給物品分類的能力,并且使幼兒們從心底自發覺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從而激起幼兒學習數學的主動性。
3、在音樂游戲中學習數學。
我有意識地將數學內容滲透到音樂活動中。如:在音樂游戲《找朋友》中,我給幼兒們掛上漂亮的不同形狀、顏色、數字的胸飾,在音樂聲中邊唱邊跳,尋找與自己數量相等、顏色相同或形狀相同的“好朋友”,在歡快的音樂聲中,幼兒們的情緒顯著高漲,游戲的積極性明顯提高,思維辨別能力明顯加強。由此可見,只要教師有心,一些簡單的教具也能為幼兒帶來美好的游戲、學習的積極性,從而使幼兒喜歡上數學這門學科。
4、在體育游戲中學習數學
我還有意識地將數學內容滲透到體育活動中,使幼兒在玩玩樂樂中不知不覺,自然而然地獲取數學知識。如:學習完“單、雙數”的知識,在身體鍛煉的基礎上,我請幼兒們玩“結冰”的游戲,“單數結冰”,就單數個數的幼兒抱在一起,“雙數結冰”,就雙數個數的幼兒抱在一起。 又如:《運貨》游戲中,在幼兒跑、鉆、取物的活動過程中,我讓幼兒們學習了數與物的等量關系。
5、在玩沙活動中學習數學
千篇一律地壘土、挖掘,勢必會使幼兒慢慢對玩沙活動失去興趣。于是我把數學知識融入到了玩沙活動中。一節“造皇宮”的活動使幼兒們樂此不疲。我們放棄了平時所用的工具,直接用一雙雙小手拍、壓、夾、壘起一座座各種形狀的“皇宮”:有長方形的、圓形的、橢圓形的、正方形的、三角形的等等,可謂是林林種種。在這一過程中,不但鞏固了幼兒對長短、大小、幾何形體等數學知識,而且提高了幼兒玩沙的興趣。
由此可見,借助游戲情節,將數學知識融入各類游戲中,一方面能讓幼兒在游戲中發現數學,感受數學;另一方面,還能讓幼兒在運用數學方法解決游戲中某些簡單問題的過程中理解數學、運用數學。
參考文獻
[1]車艷.小班幼兒家庭中數學教育的調查研究[D].蘇州大學2009
[2]連玥.家長對幼兒園教育需求的研究[D].河南大學2009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