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舒蓉
[摘要] 目的 探析延續性護理對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方法 將2016年5月—2018年2月在該科進行治療的100例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作為觀察對象,根據不同護理方法將其分為干預組和參照組,參照組給予內分科常規護理干預,干預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沒有延續性護理干預,觀察對比兩組患者出院后的血糖管理情況。結果 干預后,干預組的餐后2 h血糖(2 hPG)、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值顯著優于參照組(P<0.05),具有可比性;干預組低血糖發生率(顫抖、面色蒼白、心慌出汗)明顯低于參照組(P<0.05)。結論 對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用藥依從性從而使得血糖管理效果好,而且能明顯降低低血糖發生率,值得在臨床推廣。
[關鍵詞] 延續性護理;老年;糖尿病;血糖
[中圖分類號] R47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8(b)-0123-02
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均GDP的上升,人們生活越來越富裕,然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飲食方式并沒有改變,使得我國糖尿病的發生率逐年升高[1]。其次,由于我國的計劃生育政策,使得獨生子女家庭增多,孩子外出務工,獨生子女父母獨自在家,另外廣大農村由于城鄉一體化的加快,農村青壯勞動力流入城市,農村僅剩老人和孩子。這些原因使得空巢家庭持續上升,然而,老年人由于其身體各器官功能的日益下降,使得糖尿病的發病率也日益上升[2]。糖尿病是一種慢性病,需要長期服藥治療,臨床上目前沒有根治的手段,對血糖的控制效果,依賴患者的用藥依從性[3]。延續性護理是一種從醫院護理延續到家庭的護理模式,滿足了患者在不同場所都享有護理服務的要求,通過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出院計劃和延續性的隨訪(電話隨訪和家庭隨訪),實時掌握患者的基本情況,非常適用于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4]。該科對2016年5月—2018年2月通過對50例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干預,取得了滿意護理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觀察對象為該科收治的100例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分為干預組、參照組,各50例。常規組中男25例,女25例,年齡60~85歲,平均年齡(65.2±2.7)歲;病程3~18年,平均病程(9.1±2.1)年。干預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61~86歲,平均年齡(64.3±2.6)歲;病程3~19年,平均病程(9.2±2.2)年。兩組患者糖尿病病程、心功能分級等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②在告知其研究過程和目的后仍愿意配合研究并簽署知情同意書者。③年齡>60歲,家庭無子女在家陪伴者。排除標準:精神障礙者、合并其他重要臟器功能障礙者。
1.2 方法
參照組給予分泌內科常規護理干預,如出院指導,健康教育等,要求患者每月回院復診,不及時復診的患者給予電話通知,催促患者返院復診。干預組在參照組的基礎上給予延續性護理干預,具體方法如下:①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由本科室護士長牽頭,成立護理小組,小組成員至少3名護士(主管護師職稱),要求有豐富的糖尿病護理理論知識以及低血糖急救技術,在思想品德方面要求有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同情心。邀請醫院膳食營養科營養師一位、精神科心理醫師一位,成立以護士長任組長的護理小組,并完善小組的相關職責和制度規定,小組成員按職責辦事,不可相互推諉工作,確保延續性護理小組各項措施能執行到位。②建檔立卡。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患者一般資料、臨床治療方案、用藥記錄、出院時間、并發癥情況),為其建檔立卡。同時詳細詢問患者的家庭支持情況,留好患者的家屬(子女)的電話號碼、微信號,以及一位鄰居的電話號碼,確保發生意外情況時能有人及時救治。③制定延續性護理計劃。延續性護理計劃是護理小組實施和落實護理服務最重要的一環。根據每位患者的病情和家庭情況制定針對性延續性護理計劃,尤其是延續性護理的時間期限,根據患者的病情的輕重緩急,進行延續性護理分類,對于病情較重的要求每半月進行1次家庭隨訪,每一個星期進行2次電話隨訪。對于一般患者給予1次/月家庭隨訪,1星期1次電話隨訪,隨訪內容包括當時為患者進行血糖檢測,詢問患者的用藥情況,檢查患者的藥品包裝(主要是防止有過期藥品出現)、詢問患者出現低血糖出現次數(顫抖、面色蒼白、心慌出汗)。對于血糖控制較好的患者要給予表揚,對于血糖控制不好的患者要給予批評,同時給予健康指導,不厭其煩的給患者講述控制血糖的重要性。④定期舉辦講座。延續性護理小組每2個月組織一次大型糖尿病健康講座,主要目的一是普及糖尿病健康知識,二是為空巢老人提供一個交友和交流平臺,對于血糖控制效果好的可以邀請其進行典型發言,鼓勵廣大患者向其學習,按醫囑服藥,做好飲食控制。健康講座要不斷創新方法,枯燥的宣講式講座患者參加一次就會不想參加第二次,因此,要創新宣傳方法,可以制作PPT,甚至截取合適的視頻給予患者觀看。邀請行業內專家到講座現場,與患者溝通交流。讓延續性護理真正發揮其作用,不光要關注患者的病情,還有重視患者的心理,良好的心情有利于患者的病情改善。
1.3 效果評價
①觀察對比兩組的血糖情況,血糖指標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
②觀察對比兩組的低血糖癥狀發生情況(顫抖、面色蒼白、心慌出汗),發生率越低越好。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7.0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x±s)表示計量資料,行t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治療前后血糖水平比較
干預后,干預組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紅蛋白(HbAlc)水平均低于參照組,兩組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低血糖癥狀發生率
在出院后,干預組患者共出現心慌出汗3次,無其他癥狀,發生率為6%;參照組患者共出現顫抖10次,心慌出汗7次,面色蒼白3次,發生率為40%,參照組低血糖癥狀出現率顯著高于干預組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糖尿病是常見的慢性病之一,長期血糖升高、胰島素分泌異常會損傷心血管、神經、腎臟,導致心腦血管的并發癥發生[5]。有關研究表示,我國是世界上糖尿病患者最多的國家,然而糖尿病沒有根治的方法,只有靠胰島素注射和服用降糖藥進行血糖控制,這就表示,糖尿病需要長期有效的護理,控制好血糖水平,防止和延緩糖尿病并發癥的發生。
延續護理是在加強常規護理基礎上將護理延伸至患者康復過程中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針對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對護理的需求制定全面、優質、高效、科學的護理干預[6]。通過延續性護理計劃制定和護理隨訪引導患者更好了解糖尿病護理知識,加強患者用藥依從性,樹立積極健康的心態。同時,延續性的家庭隨訪,對于空巢老年人也是一種心理上的撫慰,小組的營養師可以對患者進行飲食上的專業指導,告知患者飲食療法對于糖尿病血糖控制效果有顯著作用,把握少食多餐,不吃高淀粉的食物,水果方面也要少吃。給予其活動指導,首先要求患者保護好自己,尤其是肢體不要受傷,因為高血糖的原因使得糖尿病患者的恢復時間要長于正常人群,平時選擇溫和的鍛煉方式進行活動,如打太極拳和散步等。對其進行健康教育的同時,多關心患者的生活,多鼓勵患者,促進患者提高用藥依從性,從而達到有效控制效果的治療目的。
[參考文獻]
[1] 劉媛,方英,戴莉敏,等.延續性護理對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效果評價[J].護理管理雜志,2016,16(7):500-501,507.
[2] 程淑琴,廖春芝.延續性護理對空巢老年糖尿病患者血糖管理的應用價值研究[J].特別健康,2018(15):274.
[3] 周瑾,林桂定,王瑞瑜,等.延續性護理在老年糖尿病出院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8(11):23-25.
[4] 楊淑娟.延續性護理干預模式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應用效果[J].中國醫藥導報,2017,14(1):162-165.
[5] 蘇玉桃,車林,張自肖.基于"5E"康復模式的延續性護理對糖尿病患者的影響[J].齊魯護理雜志,2018,24(11):59-61.
[6] 李修俠.延續性護理對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護能力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生,2017(18):151-153.
(收稿日期:2018-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