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企業而言,隱性知識已然成為現代企業在知識管理過程當中十分重要的方面。本文主要分析隱性知識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的關系,提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隱性知識特征,并且提出有效提升企業核心競爭能力的策略,對于促進企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隱性知識;企業;核心競爭力;提升對策
知識按其能否編碼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兩類。對于企業來說,隱性知識源于產品以及生產經營流程中,并且具備了核心競爭力的本質以及特征,隨著隱性知識在個人、集體和企業之間的流轉,促使隱性知識在應用當中不斷得到提升和升華,與此同時,通過知識共享以及深入挖掘可以有效實現知識交流和創新,促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提升。
一、隱性知識以及核心競爭力兩者之間的關系分析
隱性知識以及核心競爭力,兩者之間存在十分密切的關系。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產生很大程度上是依賴于隱性知識的。為了提升企業的競爭力,企業需要增強自身的隱性知識水平。通常而言,企業和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十分激烈的。如果某個企業實行了一些比較簡單的措施以及做法,并且在市場上取得了比較良好的效果的話,這時候其他同行業的企業尤其是競爭對手也必然會進行模仿,這樣就會導致企業自身特有的市場競爭優勢不再。但是,隱性知識不同,這種類型的知識是難以進行模仿的,同行業之間的其他企業無法通過簡單的模仿獲取到同樣的隱性知識。
通常情況下,隱性知識屬于企業的內部知識,是企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生產實踐不斷進行積累以及挖掘而產生的知識。隱性知識對于企業的發展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的。一方面,隱性知識可以促使企業經濟收益得到比較大幅度的提升,另一方面,隱性知識也可以促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實力得到提高。當然,在給企業帶來競爭優勢的同時,隱性知識的獲取也是非常不易的。不僅僅需要企業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挖掘以及累積,而且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比如財力、人力成本等。所以說,隱性知識的獲取成本是比較高的。但是,也正是由于其獲取成本比較高,隱性知識才更顯得珍貴。由于企業具備了其特有的隱性知識,那么該企業相對于同行業的企業以及競爭對手就有了自己的獨特性,無形之中也提升了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以及企業的市場地位。所以,隱性知識和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能力兩者之間的關系是彼此促進的一種關系。從另一個層面進行分析、研究,核心競爭力本身也具備一定的隱性知識的特征。對于企業而言,為了促使自身的經濟效益得到提升,就需要致力于自身的市場核心競爭力的提高,這是保證企業可以在當代競爭激勵的市場當中實現經營戰略目標的基礎之一。隱性知識具備價值性、不可交易以及延展性等多方面的特點。企業對于自身內部的知識進行必要的延展,這對于增強企業的核心競爭力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甚至可以說,企業針對于核心競爭力的管理,本質上就等同于針對企業隱性知識進行科學的合理管理。因此,在企業當中,加強隱性知識的管理工作是非常必要且迫切的,只有這樣,才能促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得到更好更快的發展。
二、核心競爭力當中的隱性特征
對于任何企業而言,想要在市場當中生存下去,就需要促使自身企業的經濟效益的提升,這就應當提高企業的市場競爭力,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贏得客戶的信賴以及認可。對于企業而言,企業的市場核心競爭力是不能缺少的,核心競爭力從本質上來講,就是屬于企業獨有的,其他企業不具備的,并且不能進行交易的知識或者相關技術內容。核心競爭能力是企業在市場上發展的獨特的優勢,并且核心競爭力并不是短時間可以形成的,是需要一個企業進行長時間的經營以及積累才能產生的,總體而言,企業隱性知識就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這種核心競爭力是依賴于企業的自主創新產生。其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當中的隱性特征主要是包括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性、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延展性以及核心競爭力的不可交易性。
1.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價值性
對于企業而言,應當高度重視隱性知識,因為隱性知識是企業不能缺失的重要部分。同時,在核心競爭力當中,隱性知識是其中的最為關鍵以及主要的形式,核心競爭力不僅僅體現在市場競爭方面,更加體現在企業實際的經營過程當中,核心競爭力應當給顧客創造相應的顧客價值,受到顧客的信賴,幫助企業在市場當中樹立起一定的形象和口碑,從而促使企業的市場競爭優勢得到凸顯和提升。在企業的實際經營以及發展過程當中,需要對于隱性知識進行更為深入的挖掘,同時應當進行企業內部全面的共享,這樣,才能保證企業的健康發展,促進企業可以針對自身的組織結構進行更為合理以及有效的改善乃至優化,這必然有助于促使企業的實際經營以及企業的運作能力得到大幅度的提升,從而提升核心競爭力,并且提高企業隱性知識價值性。
2.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延展性
所謂延展性,就是體現在可以進行模仿以及自我的復制,在企業當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可以不斷發展以及延展出其他相關的核心競爭力,這樣可以促使企業不斷占據更多的市場份額,提升自身的競爭能力,從而促使企業不斷向著更有生命力的領域拓展自己的事業,幫助企業創造出新的利潤點,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
3.核心競爭力的不可交易性
隱性知識是屬于企業內部的,不能被其他企業所模仿的,是賦予在企業文化、管理以及產品生產的過程當中。所以,想要對企業的隱性知識進行模仿以及交易是完全不可能的一件事情。另外,隱性知識本身就具備了資產的專用性,企業內部一旦形成就難以進行更改。對于企業而言,核心競爭力也隨之不斷提升,隱性知識的價值也逐步被企業挖掘出來,這樣,就有助于促使企業的市場經濟效益提升,保障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三、基于隱性知識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策略
在企業當中,為了促使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市場競爭能力的提升,企業就需要增強自身的隱性知識水平。為了達到這樣的目的,就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提升策略。總的來講,有效促使企業核心競爭能力提升的對策包括提升企業隱性知識的識別以及獲取能力、促使隱性知識實現轉化與共享、強化隱性知識應用以及創新。只有這樣,才能提升企業競爭力,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促使企業健康成長。
1.提升企業隱性知識的識別以及獲取能力
提升隱性知識的識別以及獲取能力,不僅對于企業很有必要,而且有助于企業的隱性知識管理工作水平的提高。不但可以避免檢索時間過長的問題,促使企業的知識利用率提升,降低檢索以及利用成本。隱性知識的管理工作對企業而言也是十分必要的一項工作,關于隱性知識的管理主要是涉及到知識的識別以及獲取,這對于相關工作人員的素質要求就會比較高,不但需要相關工作人員有著豐富的工作經驗,而且需要其具備了一定的對于隱性知識的理解以及相應的技能知識。
2.隱性知識實現轉化與共享
由于經濟的不斷發展,生產技術以及專業技能發生了重大的變革,然而,由于產品之間的同類化問題嚴重,企業在生產技術以及技能等方面優勢逐漸消失,這樣也就導致了企業核心競爭力正在市場上不斷弱化,甚至將不復存在。所以,為了提升企業自身的市場競爭優勢,就應當加強隱性知識的轉化以及共享。將隱性知識轉化成顯性知識,才能更好地讓人們學習、吸收。企業內部如果對于隱性知識進行共享的話,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實現相互溝通以及交流,關于隱性知識的管理工作就能不斷擴展以及深入,在進行知識的應用過程當中,反而會逐步產生更多的新的隱性知識。另外,企業隱性知識實現共享的另外一個好處就是,隱性知識的共享可以給企業的產品研究和開發提供所需資料,這樣,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有效降低企業進行研究開發產品的所需的成本。
3.強化隱性知識應用以及創新
隱性知識的應用以及創新能夠促使企業在平時的工作過程當中將隱性知識不斷的進行延伸,同時可以產生新的知識產品,幫助企業實現知識創新。另外,工作人員將隱性知識積極主動運用在平時的實際工作之中就可以讓員工自身的專業能力以及知識都得到拓展。比如說,產品生產的相關工作人員就可以對生產流程以及產品進行優化,從而產生新型產品以及生產程序,進而實現了員工知識體系創新。換言之,隱性知識創新以及應用是一個可持續發展的過程只有不斷開拓企業的整體知識規模,同時增強知識質量,才能促使企業競爭實力的提升。
四、開發隱性知識,促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
1.加快信息技術的建設
隨著目前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人們獲取知識的方式更為迅速、方便。對于企業而言,需要不斷累積在經營生產當中的各種知識,同時進行創新,比如說,收集對于企業的創新有價值的情報、信息以及各種經驗,包括企業內部的經驗,也不排除外部得到的經驗以及生產技術等。在企業內部開發隱性知識需要企業中的員工進行密切交流和溝通,在這個過程當中,加快對內部網、技術網和知識庫的建設,有助于實現人和人之間的有效交流,這樣就促進了知識的傳播,也有助于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
2.形成知識共享以及相互信任的企業文化
隱性知識存在與人的腦海深處,只有將頭腦當中隱性的知識轉變成為顯性知識才能讓人們接受以及理解,并且才能將其運用在企業的經營以及生產中去,人和人相互進行輕松和愉快交流,并且分享成功經驗以及訣竅,就可以促使隱性知識不斷社會化,也有助于企業的工作內容以及工作方式進行創新,進而促使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提升。
3.知識激勵的機制建設
隱性知識在一定程度上具備壟斷性,換言之,大部分的人員并不愿意分享自己得到的隱性知識,所以,企業應當建立相關的激勵機制,也就是說,如果員工將隱性知識進行分享,就給予一定的獎勵,這樣有助于員工分享,以及不斷對工作方法進行創新,提升生產力。知識激勵機制主要是包括晉升激勵、薪酬激勵以及培訓激勵等,將知識貢獻和員工的利益密切掛鉤,促使員工可以更為積極主動進行知識的分享,從而促使企業的創新水平以及核心競爭力提升。
五、結語
綜上所述,在企業當中需要注重隱性知識的獲取和管理。隱性知識和企業核心競爭力之間存在著十分密切的關系。為了促使企業的隱性知識水平的提高,就應當提升企業隱性知識的識別以及獲取能力,促使隱性知識的實現轉化與共享,強化隱性知識應用以及創新。
參考文獻:
[1]簡世德,張美榮,馮麗莎.社會資本視域下高校教師隱性知識共享的困境與突破[J].社科縱橫,2018(07):118-124.
[2]侯景亮,李遠富.基于隱性知識共享的施工項目獎金設計研究[J/OL].工程管理學報,2018(03):1-4.
[3]劉良燦,呂潮林,寧鑫.隱性知識共享對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基于對西部地區IT企業的考察[J].信陽農林學院學報,2018(02):35-41.
[4]劉利軍,蔣祖華,李心雨.經驗類隱性知識多階隱性特征分析與演變模型構建[J/OL].科技進步與對策:1-6.
[5]劉冰峰.非正式網絡環境下研發團隊隱性知識擴散伙伴選擇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3):164-165+173.
[6]王敏.基于隱性知識共享的民航組織績效提升機制研究--以中國民航飛行學院新津分院為例[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21(09):59-61.
[7]王彥靜,王立偉,王長慶,章雯.基于本體的航天企業隱性知識挖掘技術研究[J].航天工業管理,2018(04):26-29.
[8]仝夢云.知識經濟背景下隱性知識在組織中的共享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11):9-10.
作者簡介:李想(1986- ),浙江上虞人,上海大學管理學院在職研究生,學科專業:企業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