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璇 東莞理工學院城市學院
在綜合類大學中所有專業的畢業設計論文時間時間安排和大體要求基本一致,但是數字媒體專業的畢業設計專題中,除了畢業設論文還有畢業設計作品創作的部分需要同時進行。學生大部分時間都根據安排進行畢業論文的撰寫,用于畢業設計作品的時間相對較少,作品質量不高。
寫作技法和文字表達能力弱,是很多數字媒體藝術設計專業學生的軟肋。由于缺乏長期的寫作能力的訓練和培養,學生面對畢業論文的寫作,往往無所適從,或者力不從心。出現各種論文寫作的問題,從而影響了畢業論文的整體水平。
學生對于畢業設計課程的重要性意識不強。就業的壓力使得學生花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去考研,找工作或實習。實踐的積累對于該專業的學生來說,比學科成績優異在工作中更具優勢。特別是畢業論文,對于數字媒體設計專業的學生找工作的幫助并不大。因此對于畢業論文和設計,也只當成多數專業課程的其中一科而已,能過關順利畢業就好,對自身要求太低。
在綜合類大學的大環境下,多數藝術設計類專業對畢業設計專題的要求都基于其他文理科類專業畢業設計專題的質量評定體系,只做了小幅度修改。要求和規范都基于畢業論文提出。而畢業設計作品的具體要求和評定體系不夠完善。在管理方面也比較疏松。
PDCA循環最早是從美國質量統計控制之父休哈特提出的PDS演化而來,由美國質量管理專家戴明改進為PCDA模式,所以又稱之為“戴明環”,是管理學中的一個通用模型,常用于持續改善產品質量的過程。
PDCA是英語單詞 Plan(計劃)、Do(執行)、Check(檢查)和Adapt(行動)的第一個字母,PDCA循環就是按照這樣的順序進行質量管理,并且循環不止地進行下去的科學程序。
PDCA循環應用在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畢業設計專題中周而復始的進行。運用它的特點,大循環套小循環。整個畢業設計專題是一個大循環,中間各個環節是小循環。每循環一次,都通過計劃、檢查、總結解決一部分問題,每次循環都有新的目標和內容。這些循環過程并不是停留在一個水平上的循環,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就是不斷上升的過程。這樣去進行畢業設計專題教學改革,尋找和制定最符合綜合類大學中數字媒體專業的畢業專題教學方案。
作為PDCA的計劃階段,這個階段是根據上述畢業專題中存在的問題分析,根據專業特性,擬定改善計劃。第一,在時間安排上,大多數畢業設計專題開始時間為大四下學期初,下學期末答辯,周期大約為一個學期。一般論文和畢業實習同時進行。而數字媒體的畢業設計作品從創意設計到作品完成時間周期較長,作品制作不僅需要大量集中的時間,還有很多地方的限制。這樣導致學生并不能完成作品的同時進行實習。而對于數字媒體專業的學生來說,實習對于以后工作又尤為重要。因此畢業設計專題的時間可以提前,在大四上學期開始就進行,既可以集中在學校,老師方便指導,又不用擔心占用實習的時間。第二,畢業論文的撰寫對與數字媒體藝術的學生來說壓力很大,也并不擅長,論文質量欠佳,短時間的指導,并不能讓學生的論文有質的飛躍,從而達不到教學目的。因此可以計劃計去掉了畢業論文寫作的部分,要求學生根據設計作品撰寫設計報告。自己創作的作品,思路清晰,寫作的過程中能對作品創作的每個環節有所整理和總結,有利于作品品質提升,而設計報告也能條理清晰,闡述明確,從而提高文章質量。第三,畢業設計專題在時間上沒有跟實習和多數公司招聘時間沖突,加上在學校集中制作,有利于老師對學生的管理。而設計作品必須進行成品展出,不僅為學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華的機會和平臺,也能提高學生對于畢業設計專題的重視程度。第四,為了畢業設計專題的管理力度可以設置多個檢查環節。并且重新設置評定體系。
作為PDCA循環中的執行階段,這階段就是執行改善計劃。唯有通過行動,計劃才有意義。并且行動過程中可以觀察各種反應和現象。制定好畢業設計專題改革的計劃后,在本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中執行該計劃。第一,畢業設計專題的時間安排分為多個階段,跨度從9月到次年1月為期一個學期。第二,學生畢業設計專題最后需要提交畢業設計作品和設計報告。第三,除了各個導師對自己的學生進行指導和檢查之外,全體畢業生畢業專題檢查評定分為五個階段:開題審查;中期審查;作品成品審查和設計報告審查。這幾次審查均需要學生展示階段性作品和提案審查,并由多個老師同時評定是否通過。第四,由于本院數字媒體藝術專業學生大學四年課程內容比較豐富,根據專業特點,并不局限學生選題方向。遵循以學生興趣為主,與專業相關選題均可選擇的原則。根據學生選題方向,我們制定了各個方向作品的各個階段的具體要求。
作為PDCA循環中的檢查階段,這個階段需要判斷計劃方向是否正確。第一,時間上提前為大四第一學期,并且畢業論文改成設計報告,這樣制作畢業作品的時間比較充裕,設計報告寫作的質量也相對較高。而且這學期沒有實習,學生專注度較高,與指導老師溝通也比較密集,有利于作品優質完成。第二,多階段的展示性審查,讓學生更有動力,不懈怠。之前在畢業答辯之前,學生都是只與自己的指導老師進行溝通,也只有自己的指導老師進行指導,作品也只有最后成品才展示出來給大家看到。這樣可能就會導致學生時間安排不夠合理。有拖延或是某階段不認真,導致作品沒法按預期完成的情況。老師也有心無力。管理力度較弱。但現在,每個階段都要展示階段性成果,并且評分。不僅同學之間可以相互學習,有更清晰的定位。也可以得到更多的老師的指導和建議。并且評定就會增加學生的壓力,同時也給予他們更多動力。保證作品的創作的可行性和完成度。
作為PDCA的行動階段,對總結檢查的結果進行處理,對成功的經驗加以肯定,并予以標準化,便于以后工作時遵循。需要調整改進的部分,進行修正。對于循環過程中沒有解決的問題或是遇到的新的問題再啟動新的循環。檢查結束之后,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查,問卷針對畢業設計專題改革后,老師對學生的專業指導和學生自身專業能力,還有兩者對改革后畢業設計專題的態度做了調研,調研結果顯示出幾個新的問題:1、改革后學生自主積極性有所提高,但由于選題方向基本以學生對專業方向的興趣為主,指導老師出于對專業性的理解和當今市場情況還有展出效果等方面的考慮,并不完全認同學生選題方向。2、由于改革后對作品質量要求提高,學生對完成作品的信心不足。針對這些新的問題啟用新一輪的PDCA循環。
面對社會的發展而不斷涌現出的新模式、新情況,傳統單一的教學模式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多元化市場對人才的需要。我們應該用新眼光新思維去對待畢業設計,通過深化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與時俱進地順應設計趨勢潮流不斷探索和創新,以真正達到畢業設計專題教學目的。為了更好的提高教學質量,防止以后在發展和創新過程中畢業設計專題教學中問題不能及時的解決,我們可以依據PDCA循環,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不斷改進,不斷發展。
[1]鐘蕾.基于PDCA原理的藝術設計專業教學質量評價體系研究[J].中國輕工教育,2010(4)
[2]高丹.基于PDCA原理的高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體系構建[J].中國農業教育,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