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曉杰 婁底職業技術學院
近年來,科學技術的進步也積極的推動了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多媒體技術開始應用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影響了人們的生活、學習以及思維方式,信息化的共享性以及交互性的特征也積極推進了高職教育的改革進程。
高職院校是我國教育事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培養專業性的人才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作用。高職院校開設公共課主要是為了能夠提升學生的職業核心能力,分析高職院校公共課的發展現狀,在發展過程中加入信息化元素,這對于促進我國現代化教育,培養專業性的人才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各國之間的競爭也愈演愈烈,歸根到底就是人才的競爭。高職院校大學生為了能夠滿足時代發展的需求,在學校期間不僅要掌握課程內容,而且也要有廣泛的愛好、開闊的思維和較強的動手能力,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已經無法滿足他們的需要,迫切的需要有更加主動和新穎的教學機制。
目前很多高職院校的教育體系中的一個突出的特點是,將重心放在了專業課程的教學上,忽視了基礎公共課程對高職院校學生發展的重要意義。很多教師在認識上還存在有不足,認為專業教學和公共課程相比,更加的實用,所以一味的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忽視學生的道德和文化素養。這對于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比如說,高等數學的教學中,老師直接就提供給學生使用的數學工具,培養學生在實際解題中的技能,沒有培養他們的數學素質以及思維,沒有將專業課教學和公共課教學有機的結合在一起,高職學生對公共課程知識的運用能力得不到提高。而大課教學是目前很多高職院校上公共課普遍的教學模式,很多不同專業的學生放在一起教學,選用的教材都是同一個類型的,沒有考慮到學生專業和基礎上存在的差異,不同的學生對公共課的需求是不盡相同的。由此可見,實現高職公共課的教學改革是符合高職學生學習的需要的,是改革的必然趨勢。
信息化的環境打破了傳統教學時空的限定,教學規模得以擴大。高職公共課的教學在信息化的背景下開展,學生可以聯系自己的能力、興趣和特點自主的選擇自己喜歡的課程和教學方式。在實際的學習中,學生還可以隨時的提出問題,及時的得到答案,這也便于養成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利于學生開闊視野。
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進行高職公共課教學改革,便于實現教學的交互性和差異性。老師可以借助信息化這個大環境,及時的利用多媒體更新和補充教學內容,滿足學生各種需求。而且,還可以利用互聯網創設教學環境,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來,能夠主動的去探索知識,掌握知識。
之所以要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開展高職公共課教學改革主要是為了實現教學的信息化建設。可以考慮構建完善的信息化資源共享平臺,充分的利用網絡資源庫,開發包括網絡課程和教學課件在內的教學資源,積極的引導學生自主的搜索需要的資源,主動的學習,實現交互性和個性化的學習,這也是傳統的公共課教學很難達到的目標。
作為高職公共課的老師可以建立在信息化的背景之下,完善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需求調整教學方式,實現教學思路的創新,積極推進課程結構朝著精品的公共課程的方向發展。
在線網絡公共課程建議設是公共課程信息化教學改革的主要方向之一。公共課程的教學知識點相對不變,很適合建設成網絡課程。這些信息化創新教學方式,更容易吸引學生的普遍關注,這樣公共課的教學效果會大大的提升。
總之,信息化環境給高職公共課教學改革帶來了新的機遇,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充分的利用,積極的推進公共課教學模式和方法的創新。通過網上教學等多種形式,讓學生能自然而然的感受到他的魅力,這樣公共課在學生中的影響力得以擴大,公共課教學的效率也得以提升,對學生未來的成長有著積極的推動作用。
[1]黃文.淺議高職院校公共課教學的建構[J].內江科技.2014(06)
[2]溫惠琴.網絡教育與高校教育教學改革[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02)
[3]李代勤.淺談高職信息化教學方式的變革[J].科技資訊.20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