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曉潔
摘 要: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腳步不停的向新的階段邁進,在前進的道路上就必須伴隨著結構和模式的改革和創新。國家出臺新型農業政策以促進我國農業經營主體的變革,新的技術人員以及先進的農業化生產理論派發到各個農業生產組織當中,重點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其組織模式的創新勢在必行。但是,這些新型經營主體的發展壯大及其組織模式的優化升級,仍然面臨著諸多問題與制約因素。本文通過分析新的市場經濟模式之下,研究我國的新型農業經濟主體培育情況及其組織模式的創新方法。
關鍵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組織模式;創新
新型農業隨著中國工業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進程的加快,各種形式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及其組織模式開始顯示出其生機與活力。創新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要想長效發展,必須創新其運作模式,建立運作過程中各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
一、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內涵
伴隨著農業經濟和制度的不斷發展,多元化農業經營主體逐漸出現在農業市場當中,這些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無疑是農業改革下的產物。2012年,我國正式出臺了培養新型農業經濟主體的政策文件,各地積極響應黨組織的號召,將培育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作為主要的農業發展戰略目標。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新”是指,在與過去的農業生產模式,即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度相比,它們是新型的,這種主體建立在舊有模式的基礎上,豐富現有的經營主體,與小農戶經濟主體相互補充,這種新型的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經營目標是實現農業的現代化,其經營的特點是規模化,其在生產中使用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以及高水平的管理團隊,進行大規模的規范化和集約化的農業生產,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主要生產目的是實現農產品的商業化以及產業化,通過科學文化技術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率和農業資源及土地的利用率,促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迅速發展。近年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農業經濟市場中展現出強大的生命力和市場經營潛力。
二、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創新類型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工作內容不只包括農業的生產經營,還有對于農業產品的加工以及提供農業服務。農業的生產工作的工作主體是專業種養的大戶以及家庭農場,農業產品的加工工作主體是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以及農民合作社,因此整合各個農業經營工作主體之后我們可以看出,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類型主要四種,分別為: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農民合作社、專業大戶以及家庭農場。
1.專業大戶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專業大戶的本質是家庭農戶式經營主體,但是經營規模要遠大于家庭農戶,所以在業界通常被稱為種植大戶或者專業大戶。這種農業生產組織模式的優勢是引進了新的農業生產經營理念,改變傳統經營模式,有較大的農業經營規模,農產品科技含量高,定位符合大眾需求,能給農民帶來良好的經濟收益,這種經營主體不僅加速了農業土地流轉,還優化了農產業經營結構,專業大戶農業經營主體模式的形成標志著農民企業家逐步走向規模化、商業化、科技化的農業生產經營,他們是促進先進科技農業生產的代表組織。
2.家庭農場
家庭農場是進行閑散土地的集中經營,在生產中多采用機械化的操作,家庭農場在生產中不斷提高農業種植技術水平,專心致力于農產品的生產,家庭農場的農業生產勞動力都來源于家庭本身,其資金收入的主要來源就是農業生產經營中所獲取的經濟收入。其農業生產技術與傳統的農戶農業生產技術相比,農業生產成本的節約、種子的播種、生產機械裝備、農業種植技術等方面都要優于傳統的農戶農業生產。
3.農民合作社
農民合作社在農業生產中又被成為合作社,它的成立是建立在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基礎之上的,成立的原則是農戶自愿參與其中,通過各個農戶之間的合作經營,為了共同獲取經濟利益,互相扶持、資源共享、民主管理的農業生產組織。這種組織模式優化了農業生產資源的配置,能在農業生產中有效抵御農業經營市場中的風險。農業合作社的農業服務工作內容主要包括采購農業生產的資料、生產加工以及運輸和儲藏農產品,還有后期的農產品銷售經營中提供的農業信息技術咨詢服務等工作。
4.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
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主要是指專業的農業合作社及市場、農業協會、農業公司等,這些龍頭企業主要經營的業務是將農產品進行加工以及負責后續的流通工作。通過這種業務與農戶建立合作關系,促進農業產品趨向商業化,逐漸實現農產品的產業化生產,這些龍頭企業在農業市場中具備非常突出的優勢,能夠根據市場的需求變化調整企業經營結構,在近年來的發展中已成為農業生產產業化的代表性主體,是將農戶帶入農業經濟市場的主體企業。
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創新培育的路徑
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不是簡單的促進其產生,更要注重其產生后的長效運作模式。長效運作模式必須以農業產業化經營為基礎,建立各主體之間的利益聯結機制。傳統的“農戶+企業”運作模式已經不能適應當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的要求,必須創新運作模式。在堅持實用、高效和可持續發展原則的基礎上,推行“企業+合作社+農戶”和股份合作制運作模式,同時加強買斷式、合同式、合作式、企業化和股份式利益聯結機制。其次,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要完成這樣的一個復雜系統,必須對其進行流程分解,將復雜系統分解成有序地、簡單的流程進行管理,有利于加強對每一流程的控制和考評。
四、結語
根據我國現階段的國情,為了更好的發展我國農業經濟市場,在鞏固農業經濟基本制度的同時,加強農業經營主體自身管理水平、生產技術,構建適應農業生產力發展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機制。
參考文獻:
[1]寧鉑濤.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約束.[J].廣西社會文學,2015(8):67.
[2]農業經營體制機制的主體創新研究——以宿州市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例[J]. 肖良,周思山. 綏化學院學報. 201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