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雯珊 郭云
摘 要:農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基礎,自二十世紀以來,我國對農業的扶持力度不斷增加,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發展的前提條件。機械化的農產工具,是社會進步帶來的科技的產物,是農業走入現代化的重要體現。作為“十三五”期間農村發展的重點工作,農業機械化發展獲得了有力的財政資金支持,受此影響,越來越多先進技術開始逐步應用到農業生產之中,農業機械化水平也因此得到顯著提升。本文從當前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與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出發,分析探討了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與影響,并就其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幾點意見和建議,以期能夠為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以及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貢獻力量。
關鍵詞:農村經濟形勢;農業機械化;問題;措施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進展,我國農業農村經濟各業的發展勢態良好,在這一過程中,傳統農業逐步實現了向現代農業的轉型,在現代農業的建設大格局中,進一步加快農業機械化進程,是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的必由途徑。我國作為一個農業大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在促進我國農業農村經濟發展方面表現出了重要作用,大量實踐證實,各種先進技術在農業中的應用,一方面可顯著提升農民收入水平,縮小城鄉收入差距;另一方面,還可有效推動農業現代化轉型,提高綜合農業生產力和農村消費,促進農村經濟全面發展。在這一過程中,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與農業機械化發展二者的關系進行有效分析,對于后續相關理論研究和實踐工作的開展有重要意義,下面本文將對此進行詳細闡述。
一、 農業農村經濟形勢
作為我國的支柱型產業,農業發展水平的高低將直接決定到我國國民經濟發展質量的優劣,面對不斷激增的人口以及越來越高的糧食需求度,如何進一步提高糧食產量、保證充足的糧食供給成為了我國當前農業發展面臨的首要問題。對此,我黨及國務院也對其給予了高度重視,一系列農業扶持優惠政策的下發為這一問題的解決指明了方向,據相關權威數據調查顯示,截止2016年,我國全國夏糧總產量較前一年增幅明顯,以谷物產量為例,我國2016年谷物產量在16000萬噸左右,較2015年增長約3.0%且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分析原因,考慮主要與科技水平的快速發展有關,隨著科技水平的進步,農業機械化水平顯著提升,受此影響,農業生產效率和生產質量因此有效改善;與此同時,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提升,還使得無公害和綠色有機農產品獲得了廣闊的發展空間,農業標準化生產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高。
二、 農業機械化發展
隨著市場經濟體制在我國的確立,經過不斷的創新和實踐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自改革開放以來便得到不斷提高,發展至今,已取得了十分可觀的成效,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發展道路的優勢得到有效體現,受此影響,我國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顯著提升。
“十二五”規劃期間,我黨和國務院在談到農村農業發展問題時,明確下達了一系列相關優惠性措施,尤其是在農機購置補貼方面給予了較大優惠力度,這無疑極大的激發了農民購置農機的熱情和積極性,為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良好基礎,我國農機作業水平也因此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提升。
三、農業機械化發展對農業農村經濟形勢的影響
首先,隨著農業逐漸由傳統人畜力耕種向機械化作業的轉變,農業機械化的應用使得我國農村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得到了較好解決,與此同時,部分農村勞動力可選擇性的從事農業附加值更高的非種植農業活動和養殖業,以有效增加自身的收入,這對于農業經濟的全面發展而言無疑是極為有利的。其次,農業機械化可促進現代農業經濟發展,有效提高土地資源利用效率和農業糧食產量,使農業生產活動呈現規模效益。最后,農業機械化可提高農產品附加值,并降低土地作物對于人力的依賴程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從整體上促進了農業經濟的發展。
四、 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建議
1.走農機農藝的共同發展道路
從上述分析中不難看出,盡管近年來我國農業的機械化程度正在不斷提升,但受到傳統觀念的影響,我國的農業機械化還較多的局限在高產量方面,即過分追求對傳統栽培技術的完善,而忽略了農業機械化本身;與此同時,規范性的農藝要求又較為缺乏,受此影響,農業農藝技術和農機技術二者發展不協調的問題在我國始終存在。為進一步促使農業機械化發展,提高發展的全面性,筆者認為應當進一步加大農機和農藝技術的科研力量,有針對性的對傳統農業栽培模式進行創新和完善,并不斷推廣先進農藝技術、建立健全機械化作業標準,以保證我國農業的長遠發展。
2.持續增加財政支持力度
有力的財政支持是保證農業機械化持續發展的前提和基礎,面對尚處于轉型關鍵期的農村經濟,我國政府應當持續增加對于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財政支持力度,尤其是進一步擴大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優惠,并通過財政支持的形式引導農業機械化朝著糧食主產區、農業合作社的方向轉移。在增加財政支持的過程中,為保證專款專用,確保資金在促進農業機械化發展中的作用得到最大程度發揮,必須嚴格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則,并通過有效途徑對資金的利用情況進行監督,保證各項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得到貫徹落實,確保所購置的機械農機更加符合當前農業發展需求。
3.積極研發推廣農機技術與農機裝備
技術和裝備的支持是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必要條件,對此,應當認真貫徹農機化科研項目工作,不斷加大對于農機設備和技術的研發力度,從根本上提高我國的農機化技術水平,以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提升農業生產能力水平。
綜上所述,在農村農業經濟發展過程中,農業機械化發展是實現中國特色農業的必然選擇,為此,必須加大農業機械化建設力度,以促進農業農村經濟的持續增長。
參考文獻:
[1]劉振華.淺析農業農村經濟形勢與農業機械化發展[J].農民致富之友,2016,(14):20-20,188.
[2]李澤華,馬旭.廣東省農業機械化與農村經濟系統發展的協調性分析[J].農機化研究,2013,(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