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緒鵬
摘 要:落葉松作為東北較為常見的樹種,無論是在種植數量還是在種植技術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優勢。在黑龍江省,落葉松的種植不僅僅能有效改善當地水土流失的情況,也能有效促進經濟的發展,從根本上減少自然災害的發生幾率。本文對落葉松撫育苗過程進行了集中分析,并著重闡釋了撫育管理技術的應用,旨在為種植人員提供更加有價值的建議。
關鍵詞:落葉松;病蟲害;苗圃;苗木;防治
落葉松屬于松科落葉松屬,性喜光樹種,強陽性樹,性極耐寒。對土壤的適應性強,生長迅速,喜深厚濕潤而排水良好的酸性或中性土壤;最適合于較高海拔和較高緯度地區的配置應用;用種子繁殖。壽命長,生長快,優良用材樹種,木材經濟價值高,是人工營造速生豐產用材林。
一、落葉松品種與屬性
落葉松本屬包括18種。落葉喬木,樹干通直;小枝規則互生,分長枝與短枝二型。葉、芽鱗、雄蕊、苞鱗、珠鱗與種鱗均螺旋狀排列。葉在長枝上散生,在短枝上呈簇生狀,倒披針狀線形,柔軟,上面中脈多少隆起,下面兩側有數條氣孔線,葉內有2個通常邊生的樹脂道。雌雄同株,雌、雄球花均單生于短枝頂端;雄球花具多數雄蕊,每雄蕊具2花藥,藥室縱裂,花粉無氣囊;雌球花直立,珠鱗小,腹面基部著生兩個倒生胚珠,背面托一大而顯著的苞鱗。球果直立向上,當年成熟,幼時通常紫紅色;種鱗革質,宿存;苞鱗短窄,不露出或微露出,或苞鱗較種鱗為長,露出部分直伸,彎曲或反折;種子具膜質長翅,基底被種翅包裹,種皮無樹脂囊。分布于北半球,歐亞大陸及北美均有。根據球果的形狀、苞鱗的長短和小枝是否下垂,分為兩組:紅杉組球果圓柱形或卵狀圓柱形,苞鱗長于種鱗或近等長,顯著外露或露出,下枝下垂,如西藏紅杉、喜馬拉雅山紅杉、怒江紅杉、紅杉、大果紅杉、四川紅杉、太白紅杉;落葉松組球果卵圓形或長卵圓形,苞鱗短于種鱗,不露出或尖頭外露,小枝不下垂,如落葉松、黃花落葉松、華北落葉松、西伯利亞落葉松與引入的日本落葉松、歐洲落葉松。
二、落葉松育苗管理
1.土壤管理。育苗地要在前一年秋天進行深翻,深度20-30厘米。秋翻可以消滅雜草和病蟲害、熟化土壤、積雪保墑,待到第二年春天土壤解凍15-20厘米時進行耙地春翻,同時施基肥。每公頃施腐熟發酵調制好的廄肥110-150噸。在做床的同時進行土壤消毒,消滅土壤中的病原菌。每公頃用硫酸亞鐵130公斤殺菌,高錳酸鉀7.0公斤殺菌,氯丹粉36.0公斤殺蟲,硫酸銨225公斤,過磷酸鈣300公斤,碾成粉末,施底肥,灑在圃地8-10厘米,與表土參拌均勻,播種前4-6天澆透地水。
2.種子處理。種子是育苗的基礎,種子質量的優劣是育苗成敗的關鍵。所以一定要選擇飽滿、無病蟲害的良種育苗。根據種子的發芽率和發芽勢合理地確定播種量。
為了消滅種子表面的病原菌,可以用0.3%的高錳酸鉀溶液浸種2-3小時,撈出后,用35℃的溫水浸種20小時,將處理好的種子混3倍的雪進行低溫雪藏,雪藏不能少于60天。經過浸種雪藏的種子吸水膨脹,利于種子內部木質化,出苗早、快、齊,同時還可以增強幼苗抗霜凍和其他災害的能力。
3.播種
⑴種子催芽。根據實地情況,可以提早打破種子的休眠期,種子完成發芽前物質轉化。在播種前6-9天取出種子,待雪融化后進行催芽處理。當有35%種子裂嘴,大部分種胚變綠即可播種。
⑵播種時間。適時早播,延長苗木生長期。當幼苗出土時能夠躲開晚霜災害。北方壩上地區一般在5中、下旬,日平均氣溫穩定在10℃,地表溫度穩定在8℃時播種為最好。
⑶覆土厚度。采用高床、橫床或順床條播,覆土厚度為種子短軸直徑的2-3倍,覆沙可稍厚些,一般0.3-0.5厘米。
4.苗期管理
⑴水的管理。水是苗木生長過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但是在苗木不同的生長發育過程中所需的水分也不同。
出苗期:從播種后到幼芽出土苗莖直立前。此時幼芽纖細生活能力弱,要保持床面有較好的溫度、適度和透氣性,適當控制施水量,干土層不能超過種子層,床面溫度高大30℃時及時澆水降溫,以免灼傷幼芽。
生長初期:從幼苗出齊苗莖直立后到地上長第二輪葉,地下長出側根。此時幼苗對外界抵抗力弱,生長緩慢,這個時候,在保證幼苗所需水分情況下,適當控制澆水,提高床溫,促進苗木木質化,增強幼苗抵抗力。
高生長期:從苗木開始穿心,地下部長出3-4條側根到苗木生長速度開始下降為止。此時為高溫期,苗木生長速度明顯加快,也是日灼危害比較嚴重時期,要勤澆水,保持床面濕潤。
生長后期:此時苗木已長到一定高度,生長速度逐漸下降,但是雨量較多,為防止苗木徒長,促進木質化,提早封頂,一定要控制澆水,修好排水設施。
⑵追肥。當幼苗地下開始長側根,地上部長出第二輪葉開始第一次追肥,選擇氮磷混合追肥。每10平方米施硫酸銨50克,混1%濃度過磷酸鈣浸泡液125克,以后每隔一周追硫酸銨1次,追3次,每10平方米75-100克,追肥后10分鐘用清水洗苗,以免灼傷苗木,苗木生長后期停止施氮肥,開始追磷肥,以根外噴磷為最好,用1%-5%的過磷酸鈣浸泡液,用量每10平方米150克。
⑶中耕除草。播種后2-3天當表土層穩定后用噴霧器噴灑1%濃度的除草醚,每平方米3克,一個月后第二次噴灑,每平方米5克,噴完除草醚10分鐘立即用清水洗苗。為了增強土壤透氣性,雨后晴天要松土,中耕松土結合除草一起進行。化學除草和人工除草相結合,本著除早、除小、除了的原則。
⑷防治病蟲害。本著預防為主,防重于治的原則,提高育苗技術,使苗木齊、全、壯,增強苗木的抗病能力。常見的病害是松苗的立枯病。主要是爛芽型、猝倒型、根腐型、莖葉腐爛型立枯病。
防治:幼苗出土后一周噴灑0.8-1.0%的波爾多液,每平方米250-350克,5到7天噴一次,可以預防猝倒型立枯病。如發生立枯病,可噴灑1%-5%濃度的硫酸亞鐵,每平方米5公斤,噴后10分鐘,用清水洗苗,同時拔除病株燒掉。
⑸間苗。落葉松幼苗群生性很強,由于受多種危害,存苗量很不穩定,如果留苗密度均勻,每平方米500-600株,可以不見苗。如果超過600株,到高生長期不間苗,影響株間和根系生長,降低苗木質量,嚴重的話會影響苗木越冬。
5.越冬管理。北方地區冬季氣候寒冷,春季風大干燥,晝夜溫差大,地上部苗木失水嚴重,能否安全越冬是第二年苗木保存量的關鍵。因此,在土壤封凍前灌足底水。并在與風垂直的方向每隔30米,設一道防風障,風較大的苗圃地每隔50米設一道防風障,并在苗床頭、迎風床邊覆土7-10厘米,或在床面覆蓋樹枝,以利于防風和積雪保濕。
參考文獻:
[1]關志華;孟長軍;王忠紅;王中奎;落葉松凋落物作育苗基質對黃瓜幼苗形態指標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12年16期.
[2]王春風;落葉松育苗密度與苗木質量關系的研究[J];河北林果研究;2010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