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夏
摘要:加強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與創新,有利于增強我國人們基礎身體素質,促進國家繁榮富強。筆者立足于社會發展新視角,探討了高校體育改革的現狀以及體育教學改革的優化途徑。
關鍵詞:體育教學改革新視角
0 引言
無數歷史發展實踐,充分表明了國民素質是決定綜合國力的重要因素,而高校學生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進入21世紀,信息化逐漸普及,大多數人都需要利用計算機進行工作,越來越多的人缺乏健身和運動,處于亞健康的身體狀態。這種現象的出現,在很大程度上應該歸結于體育教育的不到位,沒有使得公民養成良好的健身習慣。學校體育教育只是一個階段性教育,要想讓其在人的一生中發揮重要作用,就應該將其推廣到終身體育、終身健身的層面。當下提倡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正好是側重于這一點,加強高校體育改革是當下增強國民體質的重要策略。
1我國高校體育教學改革現狀
1.1體育教學內容雖然實現多元化,卻不夠深入
現如今,高校體育教學通常會設置各種各樣的教學課程,學校通常認為這種體育教學指標是尊重學生的多樣化需求的體現,但是過于復雜多樣的課程并不能提高學生參與體育運動的興趣。高校大學生的心智以及行為逐漸擺脫了中學時期的幼稚性與盲動性,受一定理性思維的約束和支配。體育項目的多樣化反而會使學生踟躕不前,長期處于觀望狀態或產生應付心理。這種做法極不符合運動技巧形成的規律,可能會造成學生參加了多年體育課程后仍然不清楚自己的興趣所在,不利于學生形成一個長久的體育特長,甚至難以達到鍛煉身體的目的。
1.2高校體育教學方法單一
由于高校體育教學中,為完成相應的課時內容和教學任務,往往采用了較為傳統的教師引導學生的教學方式,過于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難以發揮充分學生的主體作用,導致體育課堂的教學較為程式化、強制化,教學方法的運用也不夠靈活。學生在課堂中被動接受教師的指令,進行相關體育技巧的練習,導致學生對高校公共體育教學缺乏興趣,在參加體育課程及活動的過程中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不利于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和綜合素質的提升。
1.3體育考核制度不符合學生素質教育的要求
當前進行體育考核的主要方式是體育達標考試與體能測試,這種考核測定的方法較為單一,難以做到完善且有針對性地體現出學生的身體素質水平。比如有的學生身體素質較好,不必進行更多鍛煉就能達標通過,而還有一些學生身體條件較差,雖然經過了鍛煉仍然沒有達標,但身體素質卻產生了改進和提高?;谶@種角度來思考,統一劃定的考核機制就無法反映出素質教育的效果。
2 新視角下優化體育教學途徑
2.1堅持體育教學新理念
為了更好地強化體育教學改革,需要在高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注重學生主體性的充分發揮、注重全體性的體現、注重體育認知與體育意識的培養、注重學生良性情感體驗、注重學生社會性的發展,注重學習方法的整體性效應。這些基本概念的闡述及實踐應用,有助于保證當前體育教學改革朝著正確的方向進行。在學校體育教育中,應該轉變“重運動技巧,輕身心健康”這一潛在觀念,把健康作為體育教學的第一指標,其次要將活動視作提高學生身體素質的方法手段,而不是體育教學的首要任務,體育活動應服務于體育教學改革新理念。
2.2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
對于高校體育教學內容的改革,可以豐富教學的內容而不是設置五花八門的課程。更新教學內容,拓展體育知識的教學,促進體育教學的實用性,從而滿足學生對體育教學的需要?,F代的體育教師應該充分認識到體育是一門值得研究和學習的科學,而不是只靠身體素質就能完成的運動,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同樣需要進行體育知識和技巧的傳授和教學。
改革高校體育教學的內容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教師在教授體育技巧組織體育活動的同時,要關注學生對體育知識的了解程度。體育課程的設置應該兼顧室內體育課程與戶外體育課程。室內體育課程應安排講述體育常識,各個運動項目或者比賽項目的規則,運動技巧等等;第二,進行體育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需要激發學生對于體育運動的興趣,在體育教學的知識內容和理論的講解過程中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靈活性,從而促進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項目的學習和鍛煉;第三,對具有難度較高、技術性較強的體育項目進行適當的簡化和改變,使其能夠適應學生的接受能力和身體體能,組合成新的教學項目,對教學內容不斷創新;第四,在傳統的教學項目中增加現代流行的體育項目,如普拉提、定向越野、瑜伽、跆拳道、武術等,為學生提供更多體育項目的選擇,豐富教學內容,滿足不同學生的各種需要。
2.3學校應加強體育教師專業素質的培養,并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教學設施
一方面,體育教師的專業素質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學生的體育素質水平,因此學校應當建設一支高素質的體育教師隊伍,體育教師也應當不斷提高自身的體育教學能力與科研水平,以更好的優化體育教學模式。另一方面,學校應給學生提供多樣化的體育教學設施,這樣既能夠提高教學質量,也可以增強學生的興趣,從而更易于達到體育教學的目標。學校應當分別設置不同的體育場地,保證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過程中有充足的體育器材和設施;對于室內的體育課程,應該使用多媒體進行教學演示,增加學生對體育知識的了解。
2.4不斷健全和完善高校體育教學評價體系
健全完善的體育教學評價體系能夠提高體育教學的合理性和全面性,為此,應建立具有整體性的評分制度和能夠體現學生不同素質體質的評分標準,在評價的過程中考慮到學生先天條件的差異,將體育學習的過程和結果結合起來進行評價,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對學生進行體育學習的過程進行全面綜合的評價。
3 結束語
在我國教育行業飛速發展的當下,高校體育教學的改革應當基于新視角來進行。通過加強體育課程的理念、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以及評價體系等多方面促進體育教學的改革,以提高學生體育素質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寅昊.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面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1):84-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