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平
摘要:新課程的推進,使得對語文教師有了更多的要求,在要求提高學生的說、聽、寫、讀能力基礎上,還要培養學生大膽創新的能力。創新是民族發展基本動力,也是學生要掌握的基本素質,因此,小學語文教學中對學生進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教育工作者切實想了解和掌握的重要問題。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措施
教學工作不但要為學生傳授知識,還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能力,重視開發學生的智力與潛在創造力。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教學方法可以提升語文學習的有效率。新課改中許多新生事物可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創新思維。教師有必要優化課堂教學模式,以適應新時代的教育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創新能力培養現狀
語文教師在教學中通常會結合學生在朗讀和閱讀時,進行對文章內容的熟悉。然后再進行對教材的作者及背景給予重點說明,如對中心思想及生辟字詞的分析講解。這一過程主要由教師傳遞文章內容知識點給學生,往往沒有照顧到學生內心的情感和意見的抒發。另外有的教師將文章有些問題鎖定固定的答案,無法拓展學生發散思維的延伸。這樣限制了創新思維的拓展,無法培養學生創造能力的運用。同時還會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未能讓學生清晰教學目標,學習時令學生很難集中注意力。另外這種灌輸式的枯燥教學模式,讓學生喪失學習興趣,較難主動思考,創新能力得以阻礙。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創新能力培養的措施
2.1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觀察習慣和閱讀習慣
調動起學生的積極興趣是培養學生創新思維的重要基礎,使興趣熱情成為學習的有力動機,有效推動學生進一步創新能力的培養。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將學習興趣與學習相關活動有機融合,引導學生自主學習,運用所學知識獨立完成思考完成問題的解答。通過講故事、情境教學的手段,或借助生活實例讓學生融入情景之中,激發學生語文探究的興趣,進一步培養創新思維。另外小學語文學習中,要養成學生熱愛課外閱讀的好習慣,通過閱讀進行對問題的思考,也可以通過標記或輔助工具來進行養成好堅持閱讀的習慣。大量的課外閱讀能豐富學生的語文視野,提高創新思維的有效性。同時注重培養學生敏銳的觀察力,在觀察中大膽想象和思考,進行分析和判斷,提高創新能力的發展。
2.2情境設置引導創新思維
小學語文教材為能讓學生更易于對內容的理解,一般教材都有著簡顯易懂的內容,還有一定的故事情節性。但從學生角度來看,故事與課文相去甚遠,因此教師需要設置相應的情境,將課文的故事內涵深刻的讓學生感受到,促使學生加以聯想,激發創新思維的培養。例如在《采蘑菇》這一教材學習時,可讓學生分別扮演白兔和灰兔,通過展現課文內容的表演方式,體會白兔子與灰兔子的內心情感,體會課文想要表達的深義。另外加以提出有效性的相關問題,給予學生開展獨立的思考,比如為什么白兔子將蘑茹子要分一半給灰兔子,而灰兔子為什么沒有采到一個蘑菇等。通過認真的思考聯系教材內容,回答出灰兔子沒有采到蘑菇的原因,因為它看不上不起眼的蘑菇導致一無所獲,因為灰兔子沒有收獲而傷心白兔子較善良和真誠愿意分享一半的蘑菇給灰兔子。同時,教師可以展開課堂的延伸,讓學生對《采蘑菇》進行內容的創編或續寫,引導學生進一步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展開多方面的對《采蘑菇》的設想。
2.3語文課內外活動相結合,增加創造性學習實踐的機會
依一定的任務和目的,在頭腦中創設出某些想法的心理過程是為創新思維。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發揮課內外的學習活動給學生創設出研究學習的機會,使他們能夠積極參與學習研究中,探索出創新的技巧和方案。可通過以下兩種展開方式。首先貫穿于課文內容中,依教材課程,合理安排課堂小活動,如復述比賽,快速閱讀、查閱工具、口頭作文等。另外,可以延伸到課外的活動,如在主題學習結束之后,組織學生展開相關的社會調查,可以是對熱點事件名人進行訪談,進行事件的詳細調查等,更新學生學習觀念,且將課外活動調查作總結感想的記錄。
2.4鼓勵學生大膽質疑,勇于創新
傳統教學環境中,教師重點在于培養學生的學習,也致使學生也是規規距距的按傳統古板的思路進行解題作答,很難體現出獨有的靈性的思維見解,嚴重限制了學生的創新思維意識,極不利于學生個性化的發展。在平時的語文教學中,教師要經常支持學生開展大膽的想象與質疑,給他們建立足夠展現自我的廣闊空間,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并獨立解決質疑的能力,從而形成創新思維。首先,在教學中提出與教學相關且探索性較強的問題,引導并鼓勵學生大膽的抒發見解,如果學生有著不確切或不理想的答案時,教師需要給予耐心的傾聽其答案理解的原因,進行正確的引導和幫助而非武斷的打斷的批評。第二點是提供質疑問題的技巧和方法,支持學生可以大膽采取質疑態度看待學習問題,勇力表達不同的想法。結合這種方法,調起學生的求知探索欲望,使學生解決質疑問題的能力獲得提高,進而提高創新思維能力。
三、結束語
總體來說,小學語文教學教師要重視學生創新思維能力的培養,不能把學生看作是學習的機器。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也并非一日之功,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不斷的對學生進行觀察和引導,結合學生不同的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實施適合學生的有效方法,才能穩健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郭冰薇. 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 學周刊,2015(6):165-165.
[2]孟凡玉. 對小學語文教學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探究[J].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線,2014(6):13-13.
[2]郭冰薇.新課程標準下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06):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