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慈麗
摘要:《方向與位置》是二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的學習內容,其教學目的在于使小學生通過學習認識東南西北,掌握辨認方位的方法,對于學生空間意識的培養具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方向與位置;教學設計
《方向與位置》是小學數學中的重要內容,在教學設計中,教師應明確目標,考慮重難點,引導學生結合實際來學習。
一、教材分析
方位認知是形成空間意識的重要基礎,學習東南西北是認識方位最基礎的內容,小學生處于知識接受的初級階段,對其進行方位教學能夠快速培養其空間描述能力,有助于學生空間觀念的形成和發展,使其對于方向和未知的內容提升到空間層次上去。
根據以往教學來看,在學習《方向與位置》之前,小學生雖然知道東南西北的概念,但是在方向的區分中仍然存在困難,不能在生活中分辨出地圖和交通方位。而在教科書中,提出將學生帶到操場上辨認方向的教學方法,并且進行了詳細的描述,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多少教師真正做到了將學生帶到操場進行方位教學。操場作為學生最熟悉的環境之一,是學習《方向與位置》的優勢場景。在操場上學生借助參照物進行方位學習,能夠更有效地理解和辨別方位,符合認知規律。
本節課的內容是對小學的生活經驗進行積累,通過實踐來掌握。在教科書中對東南西北的教學涉及了三個問題:一是實際生活中如何辨別方向;二是實際生活中的方向與地圖方向的不同;三是辨別地圖方向的方法。讓學生在積累經驗的過程中逐漸形成空間觀念,為后續學習奠定基礎。
二、教學設計
1. 教學目標
使學生能夠在實際情境中分辨出東南西北以及東北、西北、東南、西南等方向,并且能夠恰當地表述出來,能夠根據圖片說出物體的方位;使學生感受方向和位置在現實生活中的作用,培養其空間感官和能力;使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問題,培養學生的數學運用意識和能力。
2. 重難點
東西南北和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八個方向的辨認;在地圖上辨認方位;依據所學描述物體的位置。
3. 教學過程
導入:聯系生活,創設情境。
教師提問:學校附近都有什么店,有什么建筑,要求學生回答/學生回答:飯店、商場、公園、醫院、小商店等。
教師提問:大家可以告訴老師他們都在學校的哪個方向嗎?/學生根據實際情況作答,有方向感的學生能夠大致描述,對沒有方向感的學生讓其指出方向。保證全體學生都能作答。
(教師提前調查清楚學校周圍情況,將周圍的建筑和地方用圖片或者文字紙片的方式記錄作為課堂備用。)
教師展示圖片,讓學生描述它們在什么地方,周圍都有什么東西。
結束語:同學們都知道這些地方了,那么現在老師就來教大家怎么說他們在哪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方向和位置的知識。
小結:通過熟悉的環境來引起學生的興趣,了解到學生學習之前對方位的理解和描述情況。
教學過程:在學生原有經驗的基礎上,提升其方位感知能力
教師:同學們,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遇到方向方面的問題,同學們都知道哪些認識方向的方法呢?/學生:看地圖、看太陽......
教師:看來大家都知道一些分別方位的方法,那么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是怎么辨別方位的呢?今天老師和大家一起去操場看看,去找找這些方向好不好。
在操場:同學們,大家都知道太陽從東方升起,西方落下對不對,那么現在同學們可以為老師指出東方是哪邊嗎?/學生指出東方。教師可以再讓學生指出其他三個方向。在南方和北方的教學上要慎重,使學生了解到實際生活中的南方和北方與地圖上南方和北方的差別。可以讓學生回憶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在指出四個方向后,采用學生站位的方法,讓學生描述誰在誰的哪個方向,如,小明在小李的東方,小剛在小明的北方,以此來引出東北、西北、東南、西南四個方向,多加操練,使學生記憶深刻。
在多次的練習之后,讓學生依據操場上的參照物來描述各個物體的方位,如籃球場在兵乓球場的東北方向。通過對這些物體方位的描述擴大學生的空間觀念,增強其方向描述的能力。
在操場教學完成后回到教室
教師:同學們已經知道了怎么去辨別方向,那么現在可以告訴老師我們在之前問到的學校周圍的事物都在學校哪邊了嗎?同學們可以像老師一樣畫一個表格,把這些地方名字填進去好嗎? (如圖)
在指導學生填寫完之后教師進行檢查,看學生填寫的正確性,了解學生出錯原因是因為對周圍情況不了解還是對方向的掌握不足。
在完成學生的糾錯之后,進行地圖方向的分析,由于在上面已經有了對這方面的鍛煉,因此教學更為方便,使學生明白地圖方向辨別的方法: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教師在完成地圖方向的教學之后,脫離表格,在黑板上畫圖,讓學生來說出某物在某物的哪個方向。加深學生記憶。也可以采取課堂游戲,使學生展開搶答有效游戲,教師通過圖片和方向板的展示,使學生進行搶答。組織學生自制地圖:讓學生將自己感興趣的地方寫出或者畫出來,然后制作成小地圖,加深學生對于地圖的理解。
小結:在操場上進行教學,能夠使學生更快的掌握方向,一邊學習一邊應用,加深了對方向的印象,增強了其辨認方向的能力。在室內,通過以上多種方式進行教學,使學生能夠深刻的了解地圖方向,學會在地圖上辨認位置。
復習階段: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游戲,如我說你做游戲,向東轉——向南看——轉向東南——指西北。教師先做示范,再組織學生分組游戲。小烏龜回家游戲,在黑板上畫出一副轉彎較多的地圖,標出小烏龜和家,然后讓學生說出怎么讓小烏龜回到家。
意義:鞏固練習能夠使小學生學到的知識更加深刻,使其能夠在面臨復雜情況時借助方向表達位置。
4. 作業布置:完成教材上的練習題;畫出家周圍都有哪些建筑。
三、結束語
《方向與位置》這一課的教學目的在于使學生掌握分辨方向,確認位置的方法,并能夠將其運用到日常生活中,提高學生數學的運用能力對于學生空間意識的培養和空間辨別能力的提升具有重大意義。因此,教師應當在教學中重視這節課的教學,以上教學方法兼顧了學生的學習特性和認知規律,具有一定的參考作用,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應當做好教學前各個階段的準備工作,在教學時靈活使用各種教學方式,確保學生在教學過后能夠初步建立起空間觀念,學會辨認方向和位置。
參考文獻:
[1] 張齊華. 經歷過程,走向本質——《用方向、距離描述物體位置》教學設計與評析[J]. 教育視界, 2016(10):66-68.
[2] 孫建平. “用方向和距離確定位置”的內容特點及教學思考[J]. 小學數學教育, 2017(5x):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