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要:隨著教育模式的不斷改革,要想進一步培育社會發展所需要的音樂人才,就需要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質量。而如今人們對音樂教育的逐步關注,也使其音樂教學得到了有效的發展。而音樂素養的培養則更是成為音樂教學中的重要環節,通過音樂素養的提高,不僅可以讓學生對音樂產生濃厚的興趣,拓寬文化視野。對此,本文詳細的介紹了在具體的音樂公開課中如何開展音樂素養培養的教學,并且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制定出了適宜的方案,以供參考。
關鍵詞:音樂教育新體系;教學;應用
前言:
教育在不斷的改革,使現如今的音樂教育面臨巨大的機遇和挑戰,這其中機遇和挑戰是并存的。因此,在現階段的音樂教育就需要緊抓素質教育,將素質教學的重點放到整體的教學目標首位,在具體的課堂中讓教師充分結合實際的情況制定出適宜的教學方案,真正將素質教育融入到實際的教學環節中,進一步對教學水平的提升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一、音樂新體系的目標以及內容
教學目標的確立是整個教學內容具體實施的前提條件,而課程內容的設定是完成教學目標的基礎,兩者相輔相成[1]。
(一)教學目標的確定
音樂教學環節具體實施的階段最重要的主體就是學生,新體系的建立健全進一步讓音樂教學目標提升了一個層次,將音樂素質教學不斷完善。這個階段,需要教師在整體的目標確定初期,要讓學生在實際的實踐環節中感受音樂給情感帶來的巨大沖擊,讓學生能夠在音樂素養的培養中對其綜合性的發展提供一個廣闊的上升空間。在這個具體目標實現的實際環節中,教師可以設計“體驗式”的教學方法,在音樂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對學習的課程進行感官上的體驗,學生可以在聆聽中首次感悟相關的情感。這種方式,對目標的設定能夠起到很好的輔助作用,學生不僅能夠在具體的體驗中獲得相應的情感感受,也可以對整體的音樂課程有一個更加完整的“體驗”,對基本的教學模式及其目標有更加充分的認識和了解,對具體教學實踐的開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讓教師有所教,讓學生有所學,使音樂教學能夠得到進一步的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教學內容
課程內容是學生學習最直接的輔助工具,因此對于新體系下的音樂教學課程改革需要對相關的教學內容做出適宜的改變,這樣才可以進一步讓學生對整體的音樂教育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也使學生能夠在音樂中獲得精神升華,和音樂產生共鳴,提升審美品味。
二、情境創建在音樂素質教學中的實踐
在具體的音樂素質教學實踐中,教師可以通過情境創建的方式將其引進到音樂素質教學中,能夠進一步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對培育學生綜合性發展的計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具體實踐的環節中,教師不應急于求成,要從最基礎的節奏把握和氣息的控制入手,雖然這些課程的開設由于其內容上的枯燥,會讓很多同學對音樂學習產生厭倦的心理,也會對音樂的認知出現很大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整體音樂教學的具體實踐。這個階段需要教師能夠在節奏練習以及氣息掌握方面的教學中積極創建出適宜的情境,比如讓學生利用本節課所學的節奏即興的填詞進行相關的表演。這樣的方式,可以極大程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對進一步教學開展工作提供了一個有利的條件。
三、音樂素質教學深入結合實際
在音樂素質教學實際應用的階段,最先考慮的就是其在具體的實踐中的可行性[2]。因此,在教學開展初期,需要充分的將音樂素質教學和實際的情況緊密聯系在一起,這樣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對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具有積極的影響,也為其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在相關音樂鑒賞的環節中,教師可以將一些音樂中的知識與實際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比如在欣賞貝多芬的《命運交響曲》的時候,可以首先帶領學生感受大眾意義上的情感表達。接著教師可以深刻的結合實際生活中一些平凡而偉大的人物事跡,講述他們是如何和命運頑強抗爭,使學生對此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和理解。
四、“戶外教學法”在音樂素質教學中的應用
“戶外教學法”就是通過帶領學生到戶外開展相關的音樂教學,雖然在音樂公開課的實踐中大都停留在課堂上,學生和教師也是“一板一眼”的進行相關的教學活動,但是對音樂素養的培養不僅起不到積極的作用,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學生學習的質量,對整體的發展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大膽的提出“戶外教學法”進行具體的音樂教學活動。在具體實踐的環節中,需要充分的考慮學生和教師的默契程度,通過這樣的方式使學生能夠在大自然中感受音樂,不僅可以讓自己的音樂素養有進一步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整體音樂教育新體系的廣泛應用[3]。
五、結語
綜上所述,通過對音樂教育新體系目標內容的深入探討,總結出要想進一步的提高音樂教學的質量,就要始終關注音樂素質教育的培養。對此,筆者結合自身多年的教學經驗提出了適宜的建議,通過情境創建、教學內容結合實際以及“戶外教學法”等方法的實際應用,可以進一步提高學生綜合的音樂素養,不僅積極的帶動了學生學習的熱情,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整體的音樂教學質量,對學生綜合性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林茜婷.論新體系音樂教育在教學中的運用[J].音樂時空,2016(7):154-155.
[2]劉穎,李佩.論音樂教育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J].北方音樂,2016,36(11):119-119.
[3]陳旭.達爾克羅茲教學法運用于我國基礎音樂教育的探索[J].江蘇大學,2014(03):5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