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春勝
摘要: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推進,我們學校在上級領導的高度重視下,成立了鄉村少年宮,作為學校唯一的專職美術教師,我也積極參與到學校少年宮的美術培訓活動中,充分利用周二、周四的下午第三節課的課外活動時間,對我校鄉村少年宮美術興趣小組的同學進行國畫興趣培養。
關鍵詞:小學;國畫;教學
中國畫是悠久歷史和優良傳統的民族繪畫,并有著燦爛輝煌的藝術成就,而且國畫課也是小學階段美術課程的重要內容之一,因此,從小培養兒童對本民族藝術的興趣和愛好就成為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的責任。于是,第一個學期我就給同學們安排了國畫基礎訓練,為了讓同學們積極參與,我進行了大量的資料收集,通過兩個月的邊學邊教,同學們終于有了一些收獲,孩子們能畫出生動有趣、國畫味很濃的作品,我感到非常欣慰,看到同學們學習積極性很高,作為學校的義務指導的專業老師,現在我們又有了一個中長期的教學規劃,我個人深刻體會到在教學實踐中,應該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一、規范性中融入趣味性
中國畫的臨摹與創作,有很強的規范性,同時對筆墨紙硯都有特定的要求,在技巧表述上,專業用語很多,對小學生這樣的初學者,如果照本宣科,既難以被接受,也枯燥無味,我在選定全班的教材和練習內容后,將執筆方法、墨色運用等,盡量編成朗朗上口的兒歌,如中鋒運筆可以說成:“筆桿筆尖立紙面,一筆畫出一條線”等,既形象,又容易記憶,起到良好的效果。我引導學生通過玩墨、玩筆,讓其發現筆的運用。如用中鋒、側鋒畫會產生不同的筆跡,墨加水量多、少會產生濃墨、淡墨、濕墨等多種不同觀賞感的效果。這樣,學生在輕松的狀態下接觸到國畫,不僅使學生對國畫課有了較濃厚的興趣,不經意間也通過訓練,對各種用筆、色彩間的關系、疏密關系等知識有了一定的了解。
二、抽象性中強調形象性
中國畫是由點線面組成的,畫好中國畫,線條的質量起著非常關鍵的作用,但在練習畫線條時,又是很抽象、單調的事,而且學生很難理解線條質量這個抽象的專業術語,于是我將練習線條與同學們喜聞樂見的圖形結合起來,訓練他們不斷地用中鋒、側鋒畫圓形、方形、三角形等形狀,加強筆力,以運用到具體的臨摹和創作之中。
三、共同愛好中兼顧偏愛性
教學從小學生熟悉的花鳥畫入手,但在練習中我發現有一些同學們偏愛人物畫和山水畫,這時我就在講述時舉一反三的拓展了講,練習也讓他們根據自己的愛好決定自己的練習內容,以求豐富多彩。如有一位同學畫花鳥始終較差,后來練習了一幅山水畫,卻生動自然,這時就需要因勢利導,從注重形狀的花鳥畫轉向注重筆墨效果的寫意山水畫方向訓練。這樣不但激發了娃娃的興趣,而且也往往能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講解習作中體現針對性
小學生平時臨摹的習作,反應出對國畫的理解和把握能力,也體現出自己的個性。在講解分析習作中,不僅要肯定正確的方向和指出錯誤的地方,還要鼓勵同學們大膽畫,不要怕畫錯,大膽的嘗試,比如在讓學生感受用墨的技法技巧時,我就讓學生大膽的干,不料,課堂作品收到很好的效果。另外對國畫的章法在每一幅作品中的不同要求,應重點提示,并讓學生參與,以培養基礎繪畫能力和同學們的自信心及其領悟力。
五、感悟生活中激發創新
在課堂上,注意培養學生全方位、多角度地思考問題。教師靈活地根據學生實際把握時機,讓學生的求異心理要求得到滿足,因勢利導,使學生的創新精神得以發揮。如在進行金魚教學時,學生在表現了金魚后,引導學生談談準備怎樣處理背景。這樣,有目的地引導學生將思路轉移到解決這一問題上來,有的同學說在池塘里,有的同學說在魚缸里,添畫石頭、水草等,同學們各抒己見,進行討論,在自由、輕松、和諧的課堂教學環境中,激活了學生的創新思維,創造出了多樣的作品來。
六、不同構圖形式融入國畫
讓學生欣賞油畫、年畫、設計等不同的畫種,嘗試用不同的構圖形式來繪畫國畫。由于國畫色彩視覺沖擊力不夠強烈,所以讓學生學習油畫,年畫的色彩,將其運用到國畫色彩創作中,西畫的光影效果也可以用國畫來嘗試表現。讓學生欣賞一些著名的設計作品,告訴他們設計中點線面的美感,同時介紹一些從設計中產生靈感的國畫作品。讓學生大膽嘗試,不斷創新,不束縛自己國畫表現形式。
七、現代化教學課后練習
微課具有時間短,重點突出,適合自主學習的特點。我在國畫教學中充分發揮了微課的優勢,將其運用到教學中。找一些課堂教學視頻在課堂上播放出來,讓學生更直觀感受,更全面學習國畫技法。
根據孩子們課堂上的表現和課后反饋的狀況,我會錄制具有針對性的微視頻,通過微信群、QQ群發給孩子們,幫助孩子們在家自學,取得了很不錯的效果,讓學生練習時間更長,更高效。家長看了微視頻也笑稱:我們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學習了!
找出學生有效學習的切入點、連接點,使課程環環相扣,在課程設計的教學實施上,本人采用多種教法相結合,針對不同教學內容,制定不同形式的課堂導入、作業評價方式,與學生積極互動,鼓勵學生大膽創新。希望學生適應新的國畫內容,不斷提高學生對國畫課的興趣,通過學生學習成果,影響國畫學習氛圍。總之,小學階段的中國畫的教學方法很多,一向是見仁見智,我在培養學生國畫教學中,特別注重實用性和審美效果的結合,這對素質教育將起到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