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紅書


內容摘要: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以及消費需求成為人們日益關注的熱點問題。而目前要素價格扭曲的長期存在,影響中國經濟結構的轉型升級和發展。收入分配不合理以及內需不足等問題制約著中國經濟的迅速發展。因此本文首先對要素價格扭曲進行度量,其次通過建立VAR模型分析了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以及居民消費需求之間的關系。實證結果顯示要素價格扭曲短期內對收入分配產生影響,為扭轉要素價格扭曲、促進收入分配平衡,刺激居民內部消費需求,本文提出了對策建議。
關鍵詞:要素價格扭曲 收入分配 消費需求
引言
改革開放四十年來,中國經濟得到了迅猛發展。截止到2017年,中國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827122億元,比2016年增長了6.9%。中國經濟呈現出穩中向好的發展趨勢,并受到國內外的廣泛關注。在經濟迅猛發展的同時,中國經濟和社會在發展過程中也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首先,要素價格扭曲作為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影響著中國經濟的轉型與發展。要素價格扭曲是指在經濟迅速發展過程中,資本、土地、勞動力等要素市場發展緩慢,要素市場發育不完善,這些要素資源并未得到充分的分配,以此嚴重影響了市場效率的提升。其次,收入分配不均衡也是制約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之一,經濟的快速發展并沒有促使收入分配均衡,反而造成了宏觀經濟失衡。勞動生產效率增長速度遠遠高于勞動者收入增長的速度,收入分配格局長期并未得到有效改善,使得居民收入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越來越小。最后,消費作為拉動中國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收入的分配不均衡導致居民消費需求不足,使消費對經濟的拉動作用不明顯,從而內需不足也成為制約中國經濟迅猛發展的問題之一。為了更好解決上述問題,促進中國經濟健康有序發展,本文研究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以及內需之間的關系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本文對于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以及消費需求的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學者們的研究主要圍繞要素價格扭曲對于中國經濟多方面的影響。李平、季永寶(2014)認為資本和勞動要素價格的扭曲對中國的自主創新產生負向影響,并提出深化要素市場改革等對策建議。陳曉華、劉慧(2014)認為中國要素價格扭曲速度放慢,能夠促進中國制造行業的發展。唐杰英(2015)主要分析了要素價格扭曲對于中國制造業出口的影響,認為要素價格扭曲對出口具有正向效應。王寧、史晉川(2015)認為中國消費結構存在內需不足等問題,通過要素價格扭曲能夠對消費產生影響,從而進一步改善投資消費結構。韓國高、胡文明(2017)通過2002-2014年30個省份的面板數據進行實證分析,結果顯示要素價格扭曲對產能利用率具有抑制作用,促使產能過剩的產生。余東華等(2018)通過構建動態面板模型研究要素價格扭曲對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影響,并得出中國要素價格市場存在負向的價格扭曲,對技術進步產生影響從而使其發生偏向。盡管學者們對要素價格扭曲對經濟的影響進行了研究,但是對于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以及消費需求之間關系的研究依然較少。因此,本文首先對要素價格扭曲進行測度,并進一步通過實證分析要素價格扭曲與收入分配以及消費需求之間的關系,希望能夠通過研究提出進一步促進中國收入分配均衡、促進居民投資消費增長的對策建議。
要素價格扭曲的測量
(一)要素價格扭曲的定義
要素價格結構能夠說明資源的豐富程度,而扭曲的要素價格則不能更好反映出資源的分配情況,人們通常將這種狀況稱之為要素價格扭曲。要素價格扭曲可以分為相對要素價格扭曲和絕對要素價格扭曲。對于單一的生產要素,如果其真實的價值與機會成本之間產生的價格發生一定的偏差是絕對的要素價格扭曲。對于不同要素價格之間進行對比則稱之為相對要素價格扭曲。對于要素價格扭曲程度的測定,眾多學者采用的方法是生產函數方法,這種方法步驟簡單,數據容易搜集,并且能夠準確反映出要素價格扭曲的程度。因此本文采用生產函數方法對要素價格扭曲程度進行測量。
(二)要素價格扭曲的估計
為了更好對要素扭曲的程度進行測量,本文進行模型設定所采取的步驟是首先利用柯布-道格拉斯生產函數進行估計,求出生產要素的邊際產出值。其次用邊際產出與要素報酬進行相除,其比值與1進行比較,如果比值比1大,則要素價格存在負向的扭曲,如果比值小于1,則是正向的價格扭曲。生產函數公式如下:
其中,K表示資本,L表示勞動,通過公式(1)可以求出資本與勞動的邊際產出成本,用 MPK和MPL表示,公式如下:
用工資W和利率R分別表示資本和勞動的報酬,根據式(2)求出資本與勞動的要素價格扭曲公式:
通過對公式(3)的計算,本文得出了中國要素價格扭曲程度,表1反映出2007-2017年中國要素價格扭曲狀況。
如表1所示,中國資本要素價格扭曲程度在2007年至2017年數值均大于1,說明資本的估計價格較低,存在著負向的扭曲。從2007年至2017年這種負向扭曲的狀況逐漸緩解,資本要素價格扭曲呈現逐年下降的趨勢。中國勞動要素價格扭曲程度從2007年至2017年的數值均大于1,這說明勞動要素價格扭曲呈現出負向扭曲。2007年至2017年中國要素價格數值均大于1,也呈現出負向扭曲的狀況。這主要是因為從理論的角度出發,中國既可以對資本的價格進行干預,也可以對勞動的價格進行干預,當通過干預引起勞動者的價格低于社會的平均價格時,會使得勞動者在不同的崗位上進行變動。當政府對資本價格進行宏觀調控時,則會引起資本的價格低估于市場的均衡價格,因此導致資本價格出現負向扭曲的狀況。
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與內需不足
(一)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與內需不足的關系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經濟取得了巨大發展,國內生產總值從2007年的270232.3億元增長到2017年827122億元。全社會投資額從2007年的117464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631684億元。全社會消費額從2007年的89210億元增長到2017年的366262億元。表2是2007年至2017年中國經濟發展狀況表。圖1是中國經濟發展狀況柱狀圖。
如圖1所示,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全社會投資額、全社會消費額都呈現出逐年增長的趨勢。投資的高速增長推動了中國經濟的迅猛發展,但是高投資也使得近些年來中國經濟結構失衡。高投資伴隨著低消費的現狀,使得中國經濟出現內需不足的現象。很多學者認為目前高投資、高儲蓄以及低消費的現狀在一定時間內會依然存在,主要是因為中國產業轉型升級、市場結構改革引起的。這些學者研究有助于更好理解投資與消費失衡的問題。但是也應該注意到,隨著國家的宏觀調控,對于資本、勞動力等要素會進行控制,這些來自于政府的干預使得要素價格扭曲會影響企業的投資決策,進而會影響中國消費狀況。隨著中國對于要素價格的調節,導致居民收入分配之間產生差距,不同企業間收入出現不平等現象,因此可以得出預期結論要素價格扭曲對于收入分配能夠產生影響,對消費產生影響。為了更好探究要素價格扭曲與收入分配之間的關系,更好解決內需不足問題,本文將對要素價格扭曲、收入分配關系進行實證分析。
(二)數據的選取與模型的設立
1.數據的選取。為了測定要素價格扭曲對于收入分配的長期影響,本文選取VAR模型進行分析,本文選取要素價格扭曲程度作為解釋變量,將收入分配差距作為被解釋變量進行分析。收入分配差距變量主要是城鎮居民人均收入與農村居民人均收入的差值。將要素價格扭曲程度用Z表示,將收入分配差距用Inc表示。具體數據如表3所示。
2.模型的設立與估計。要素扭曲程度與收入分配差額都是隨時間變動而變動的序列,因此選擇利用時間序列模型對數據進行估計,并對數據進行取對數處理,防止數據有很大的波動,構建模型如下:
對時間序列模型進行單位根檢驗是為了避免出現偽回歸現象,采用ADF檢驗方法對數據進行檢驗,檢驗結果如表4所示。
通過表4可知,對各變量進行ADF檢驗,變量未通過ADF檢驗,對變量進行一階差分后再進行檢驗,變量均通過了檢驗,這說明具有時間序列的變量具有1階平穩性,且協整檢驗顯著,被解釋變量與解釋變量之間具有長期穩定的關系。對模型進行回歸,結果如下:
通過式(5)分析可知,擬合優度R2=0.9623,這說明樣本回歸直線的解釋能力為96.23%,當R2越接近于1,表示模型的擬合優度越高,回歸直線關于觀測值的擬合效果越好。DW值為2.030442,認為模型不存在自相關。要素價格扭曲對收入分配存在正向的影響作用,要素價格扭曲越嚴重,產生的收入分配差距就越大。為了增強模型的可靠性,建立VAR模型,結果如下:
設立的VAR模型顯示要素價格扭曲對于收入分配差距產生影響,對VAR模型進行VAR平穩性檢驗,結果如圖2所示。
如圖2所示,所有的特征根的倒數值均在單位圓之內,說明VAR模型是穩定的,VAR模型構建合理。接下來對模型進行脈沖響應分析,脈沖響應分析能夠顯示出內生變量的當期以及未來的變化趨勢,能夠探討變量間隨著時間而產生的動態互動關系。脈沖響應結果如圖3所示。
通過對圖3進行觀察可知,如果給要素價格一個正向的沖擊,收入分配差額在當期存在明顯的刺激作用,隨著時間的推進,這種作用逐漸趨緩,說明在短期內要素價格扭曲對于收入分配差額具有一定的正向影響作用,在長期內,這種作用逐漸趨緩,影響減少。
結論與對策建議
本文通過對要素價格扭曲程度進行測量,探究要素價格扭曲對于收入分配、內需不足之間的關系。構建VAR模型并進行脈沖響應分析,得出結論:要素價格扭曲在短期內對于收入分配差額能夠產生正向的影響作用,要素價格扭曲程度越嚴重,收入分配的差額越大,導致收入分配不均衡。要素價格扭曲對居民消費產生影響,造成目前內需不足的現狀。因此,針對上述研究結果,本文針對緩解要素價格扭曲提出如下對策建議:
第一,推動金融市場改革,改善資本要素價格扭曲狀況。讓市場在資本的配置過程中處于主要地位。推動市場利率化,進一步完善市場利率機制,讓資本要素能夠得到均衡的配置。同時,也要促進政府進行職能方式轉變,讓政府對金融市場進行適當放手,能夠使資本市場在既定的區間里能夠合理、靈活有序的運行。減少政府對資本市場的干預,使得資本要素價格能夠回歸合理。
第二,要加快勞動力市場的改革。勞動要素價格在要素價格中占有重要地位。勞動力價格扭曲使得城鄉居民之間存在不均衡的狀態。因此,要推動勞動力市場價格的均衡,使得壟斷企業工資過高的現象能夠得到緩解,扭轉勞動要素價格扭曲的狀況。
總之,通過改善資本要素價格和勞動要素價格能夠改善要素價格扭曲狀況,進而對收入均衡和內需不足產生影響,改善內需不足的現狀,促使中國經濟健康有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潘宏.擴大內需促進服務業發展的路徑探討——以遼寧省為例[J].商業經濟研究,2015(4)
2.唐杰英.要素價格扭曲對出口的影響——來自中國制造業的實證分析[J].世界經濟研究,2015(6)
3.林雪,林可全.中國要素價格扭曲對經濟失衡的影響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5(8)
4.陳林,羅莉婭,康妮.行政壟斷與要素價格扭曲——基于中國工業全行業數據與內生性視角的實證檢驗[J].中國工業經濟,2016(1)
5.郭平,肖陽陽.我國產業結構變遷對收入分配的影響研究——基于產業結構合理化和高級化視角[J].商業經濟研究,2015(13)
6.周明華.要素價格扭曲與中國收入分配改革推進探討[J].商業經濟研究,2015(4)
7.王寧,史晉川.要素價格扭曲對中國投資消費結構的影響分析[J].財貿經濟,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