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玉明 景德鎮學院
隨著我國高等教育事業的進一步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有機會享受高等教育。但受到市場經濟體制的影響,部分來自于農村和城市的家庭經濟困難的大學生在上大學的過程中承受著較大的經濟壓力。毫無疑問,這種來自于經濟上的巨大壓力會給他們的學習和生活帶來較大的困擾,如不對此問題加以有效干預,那么可能導致貧困大學生出現各種心理問題,這不利于他們的成長和發展。為此,本文試圖從“互聯網+”視角入手,結合到高校工作的實際情況,簡要談談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及相應的措施。
高校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逐漸成為了社會關注的熱點,作為高校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貧困大學生,相比于一般的大學生,他們更容易產生學習和生活上的困惑,如不對此加以有效干預,那么這可能給他們產生一些心理問題。根據一項調查顯示,在2017年度,全國高校的貧困大學生人數約占高校大學生總數15-25%,在某些西部地區的高校,這個比例甚至一度超過30%。這個數字表明在目前的大學生中,仍舊有相當一部分大學生的家庭存在著不同存在的經濟困難問題。在給予貧困大學生以必要的物質經濟幫助的同時,如何給予他們心理上的關懷與呵護,幫助他們健康、順利完成學業是每一名高校教育工作者所需要切實思考的問題。就貧困大學生總體情況分析,他們的心理健康狀況并不樂觀,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根據哲學的觀點:物質決定意識。從某種角度來說,物質經濟上的貧困是導致大學生心理上“貧困”的一個重要原因。經濟上的困難導致貧困大學生心理上承受著來自于各方面的巨大壓力,長此以往,這種壓力的持續必將損害大學生的健康人格。貧困大學生大都存在著較為嚴重的自卑、自負心理。所謂自卑,這是一種隱藏在人內心深處的負面情緒,自卑帶給人的是一種自覺低其他人一等的痛苦感。自卑通常是由人的弱點所引起,例如,某些同學身高較低,他會感覺自卑;某些同學成績較差,他會感覺自卑。自卑心理是人人都有的、普遍存在著的一種心理情緒,但貧困大學生往往受到這種自卑心理情緒的影響較為嚴重。我們看到,許多貧困大學生總是無意地將自身的弱點不斷放大,否定自我的情緒日漸加強,這使得他們在學習和生活中表現出更多的敏感和焦慮。許多貧困大學生表現為明顯的缺乏自信、沉默寡言和性格孤僻,“在教師和同學面前抬不起頭”。
自閉、孤獨的心理在來自于農村的貧困大學生當中較為常見。來自于農村的貧困大學生在感受到城市的繁華之后,再對比到自己生活的家鄉,不由自主地產生一種自卑感。在與來自于城市同學的接觸之后,這種自卑感被無形加強了。來自于城市的大學生性格開朗、擅長社交,其中一種大學生更是多才多藝,鋼琴、吉他、舞蹈等都不在話下,對比之下,貧困大學生身上似乎只有成績才能成為他們唯一的優點。
從上文的分析可以看出,家庭經濟上的困難已經成為了貧困大學生心理“困難”的重要誘因。為了幫助每一名貧困大學生健康成長,就必須要對他們的不良心理情緒進行有效引導,使之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隨著高校貧困大學生數量的日趨增多,傳統的工作方式已經難以有效照顧到每一名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問題,為此,有必要將高校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工作與互聯網技術、互聯網平臺相結合起來,創新工作方式以切實改善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
貧困大學生產生不良心理情緒的重要原因在于他們所承受的巨大經濟壓力,為了從源頭上解決問題,有必要給予貧困大學生必要的經濟幫助,以此解決他們的經濟壓力,使之能夠健康學習和生活。
筆者認為,大學生心理健康調查應當是針對全體大學生的;但是在調查過程中,負責調查工作的教師要重點關注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這里的“重點關注”過程應當是保密、不動聲色地進行,如果直接對貧困大學生開展心理健康調查,這無疑會傷害他們的心理。為此,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定期在校園網站上制作相應的問卷調查,安排每一位大學生填寫問卷,以此來了解每一名大學生的心理狀況。對于存在心理健康問題的大學生要及時登記并進行心理輔導,在這其中,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應當得到更多關注。
高校都有一定數量的專業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為了能夠切實改善貧困大學生的不良心理情緒,可以考慮依托于網絡平臺,創辦線上線下心理健康咨詢活動。例如,高校可以安排不同的心理健康教師、學生助理負責專門網站的運營,對于不愿意進行線下心理輔導的貧困大學生,可以提供給他們網絡輔導、電話輔導等線上心理輔導;對于需要進行線下(面對面)交流的貧困大學生,可以讓其在網絡平臺上進行預約,之后由專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對其進行心理輔導。
[1]張瑞,劉益和,徐大軍,等.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狀況分析及對策研究[J].青春歲月,2014(14).
[2]徐浩嵐,唐平.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現狀調查及對策[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05,13(5):382-384.
[3]董彬.高校貧困生心理健康現狀分析及對策[J].教育探索,2005(10):98-99.
[4]論新時期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王鋒.中國科教創新導刊 2007年23期
[5]“二年級現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視角[J].褚遠輝,尹紹清.黑龍江高教研究 2008年09期
[6]淺談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J].鄧輝.當代教育論壇(宏觀教育研究) 2008年03期
[7]重視高校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推進和諧校園建設[J].楊倩茜,齊建輝,李榮,張洪菊,周紅.讀與寫(教育教學刊) 2008年02期
[8]淺析貧困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徐俊.現代企業教育2008年04期
[9]心理資本視角下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探討[J]. 陳桂蘭.中國成人教育 2008年18期
[10]關于貧困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鄭昌俊.理論觀察2008年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