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清
摘 要:在現如今的校企合作體系中,對高職院校的教學方式進行更深一步的研究是影響高職教育進行教育體系改革十分重要的一個影響因素。我國近幾年十分重視高職院校的發展,示范性的高職院校在不斷增加。各高職院校也在改變發展模式,注重內涵培養,大力發展體制改革,對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更是十分重視。對培養出高質量、應用型、技能型人才培養的教學方式更是進行了多種模式實踐探索,使得當前我國高職院校的發展呈現十分繁榮的局面。本文對高職校企合作的移動通信專業課程的教學模式與體制改革進行了一些研究,提出了一些改進思路。
關鍵詞:高職 校企合作 移動通信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6(c)-0183-02
1 高職移動通信專業發展現狀與研究
我國高職院校的移動通信人才培養與當前市場人才需求呈現對立的局面,我國的移動通信行業是國家的重點發展專業,得益于經濟的發展,移動通信行業也在不斷進步,移動通信行業的人才缺口也在不斷增大,就業前景一直名列前茅,但我國的移動通信專業人才卻普遍反映移動通信專業的就業壓力很大,移動通信專業出來的學生往往很難就業,很多學生無法找到與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有些找到工作的學生也面臨著無法適應工作而失業的不穩定性。這種情況的出現很少見,原因有幾方面,近些年的高職院校在不斷的擴大招生,非移動通信專業的學生通過學習掌握移動通信專業技能的也在逐漸增多。這些都是客觀原因,出現這種情況最主要的原因主要是當前的高職教學方式仍有不小的弊端,改革并不徹底,并沒有將移動通信專業的專業技能對學生進行特色培養,教學內容與企業市場人才需求十分不符,要想解決當前的教學弊端,必須將教學模式進行與實際人才需求相符合的教學培養。
移動通信專業是互聯網新型專業,與傳統專業不同的是,移動通信行業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并且移動通信專業技能的提升十分依賴理論與實踐進行結合,高職院校與企業結合的教學方式正是專業人才培養需求下產生的教學模式。但這種教學模式仍有不小的弊端,改革十分必要。
2 校企合作教學模式實踐研究
移動通信專業的教育培養弊端要想得到有效解決,必須貼合專業實際情況并將教學方法系統的整合在一起,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體系,使得人才質量能夠有效提高,專業的教學設計更加合理,教學組織更加完善,教學成績考核更加嚴格,三者能夠緊密的聯系在一起。教學改革要體現學校的意志,全面考慮改革需要解決的問題。
在所有教學模式規劃中,教學的課程規劃是最重要的,其他教學內容的改革都是以課程設計的內容進行配合修改的,在進行課程設計教學規劃時,必須遵循系統化、全面化原則,吸取之前進行過的課程設計的經驗,結合企業根據需求提出的建議,我們對這些進行了原則概括:以企業需求為主導,以學校為實踐對象,確定培養目標,設計課程組成,課程以實際項目為主線。
移動通信專業的發展是十分迅速的,技術在不斷的更新,要想使培養出的人才符合市場需求,需要遵循企業的建議。學校不能脫離企業,要時刻與企業保持緊密合作,或將企業優秀人才作為指導,切實地了解企業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并需要及時的對課程進行更新,適應行業發展帶來的變化,因此在課程設計時必須要有企業參與到架構設計,內容設計,師資建設當中,也只有企業才能將實際人才需求帶到教學內容中去。
課程規劃的具體內容還是由教師來完成的,企業只能提供指引方向,因此要以學校為主體,當下的教育理念指出,課程設計的面向對象是行業的某一職業崗位,這些崗位往往對人才有著具體的能力要求,包括職業基礎能力,綜合素質能力,以及職業核心能力三種。這三種能力要通過循序漸進的課程學習來獲得,能夠實現全部能力標準培養才可以貫徹學校、企業、學生三方意志,實現三方共贏。
我們對移動通信專業的專業目標對象進行了研究,并對企業進行了實際調研,以遼寧省為例,很多通信行業中的運維企業,專業技術人才嚴重不足,很多專業性較強的工作僅有極少部分人員可以完成,導致企業運行管理的效率降低。而高職院校的特點是注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因此在校企合作的高職院校中,可以更好的結合實際需求,設計更加實用,更加有針對性的專業課程與實踐訓練,培養出更多的專業技能型人才。
在移動通信行業中,除了需要掌握基本的專業理論基礎外,還需要掌握通信設備的安裝與調試,常見軟件的使用方法等實踐技能。因此移動通信專業開設的課程可包括:通信原理、C語言、數字電子技術、局域網組建與維護、通信工程制圖、數據通信技術與應用、光傳輸技術與應用、移動通信技術、寬帶接入技術與應用、電信工程項目實施、SDH光傳輸技術與應用、4G全網建設等。除此之外,在專業課程設計時,我們可以將能力標準設計成以考級這種形式來體現,并設計專門的證書,在課程結構改變之后,學生仍然可以同時具備專業能力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最終目的是希望學生能夠對移動通信專業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為今后的就業打下堅實的專業基礎,使學生得到全面的發展。
傳統的教學模式無法直接培養出操作型人才,項目課程能夠讓學生更多的進行的實踐,將學生學過的知識形成一個可見的網絡,更重要的是,是學生更早的接觸工作形式,培養工作能力,在項目生成過程中,企業所起到的作用便是使項目取材于實際工作需求,加強實際工作能力培養。
我們對于具體的教學方式也進行了研究,與游戲任務類似的,我們將項目分為多級任務使學生能夠明確任務目的,更加容易的堅持做完項目。對于教學課程的設計更多的是想要做到為學生模擬出工作環境與工作內容,將傳統的課堂理論課程變為機房實踐課程,此外還包括崗位實習等實際操作。
教學實戰能夠使學生的個人能力更好的提升,學生可以選擇進入企業實習,這對于實踐操作能力有一定的要求,很多企業都提供學生實踐的平臺,實習方式豐富多樣,對于缺乏實踐能力的大學生是十分合適的實踐機會。還可以參加競賽,組隊進行參賽,培養合作能力,學校在學生參賽之前更多的舉辦實際訓練,給學生提供更好的練習平臺。
學習成績考核可以將傳統的學期考核變為課前課后考核,知識考核變為綜合實際能力考核。可以將考核內容變為創建一個項目,可以組隊完成,將期末成績占總分數的大部分,其他成績也要進行考量,這樣的考核對學生的綜合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對學生的團隊協作意識提出了新要求。
3 結語
移動通信行業自出現后就與其他行業表現出了極大的相關性,本文通過具體的實踐探索出了可實施性極強的方案,希望能對校企合作下的高職移動通信專業的課程設計與教學體系改革提供一些幫助,但我們所做的只是一小部分。
參考文獻
[1] 劉長生,劉新橋,唐歆瑜,等.“從做中學”與高職移動通信教學模式改革[J].長沙通信職業技術學院學報, 2008(3):104-106.
[2] 劉建湘,文益民.高職院校校企合作課程建設探討[J]. 中國高教研究,2010(10):84-85.
[3] 董紅安.對高職院校移動通信專業人才培養與教學模式的思考[J].濱州職業學院學報,2006(5):4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