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志英 向凱全 李雄偉 袁紅麗/.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裝備模擬訓練中心;.陸軍工程大學石家莊校區教學考評中心
高校教學督導是“高校教學管理層授權的機構和人員,針對教與學雙方和教學過程,以專家身份對整個教學實踐活動進行監督、檢查、評價和指導,及時客觀地向學校教學行政管理層及教與學雙方反饋教學現狀、教學質量等教學工作信息,并提出改進教學工作的建議”。[1],教學督導機構是學校內部教學質量監控的重要力量,是教學質量把控的總開關。
因此,建立健全教學質量評估系統,關系到學校的教學質量,而教學質量又決定著辦學質量。下面以我校教學質量評估系統的采集與評估為例展開論述。
為了高質量、全過程評價教師的授課質量,我校自主研發了授課質量評估信息采集與分析系統。該系統由專家信息、教師信息、教學信息、教學評估和用戶管理五部分組成。主要通過管理專家、教師、教學之間的關系,以全方位、多角度的評價指標體系來完成對教學過程的監督、管理與評價。其功能模塊如圖1所示。
我校建立了二級督導組織體系,即學校教學督導、系教學督導。學校級的教學督導專家是由德高望重的、在教學領域取得優異成績的老專家、老教授擔任,對全校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都具有監督、檢查、指導、評價的職責和權威。系級的教學督導專家由系里選取的優秀的學科專業教師擔任,主要負責在系里聽課的教師的督導查課工作。另外,還有院、系、室三級領導需要不定期的進行聽查課。

圖1 教學質量評估采集與分析系統
將遴選出來的專家依據結構、專業分成不同的組,每組指派一名經驗豐富的專家任組長,負責組織組內的聽課、評價等各種事宜;根據自愿報名在院里達優的教師,以及上學期評價結果為合格及以下教師為重點聽查課對象。
我校教學督導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采用隨堂聽課,主要是督導教師的教學行為和對課堂教學進行指導評價。另一種是采用計算機遠程督導,減少了對課堂現場干擾,集中精力進行課程效果分析,幫助教師提升課程教學。
教學督導主要包含兩個方面的內容:教師督導及課程教學督導[2]。督導課堂教學,也就是督導專家到課堂上與教師一同探討教材的相關教法,并且提出對應的建議;督導教師,也就是對教師資格采取鑒定、評價和提出在職培訓意見。
課堂督導教學的內容包括常規教學督導、重點教學督導、專項教學督導。
1、常規的教學督導
隨機的聽查課,教學督導專家隨機抽取不同授課方式的課程,臨堂聽取課程授課,然后采取課后點評、書面反饋、私下交流等方式與被督查的教師進行交流。
2、重點教學督導
重點關注新入職的教師、考核結果不合格的教師的教學狀況,并實施全程跟蹤教學督導。督導內容主要是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態度和教學效果等。
3、專項教學督導
協助教務處做好優質課、精品課等優秀課程的評選和檢查工作,主要對任課教師課件、教案的準備、課程實施、教學計劃執行和課程考核等方面的情況進行全方位檢查。
教學模式分為理論教學、實驗教學、實踐教學、翻譯教學。根據不同的授課模式,制定不同的評價標準和權重,如果一門課既有理論教學,又有實驗教學,要求每名督導專家分別聽取不同形式的課堂教學,以全面、準確地進行評測。
教師最終的教學質量評估結果采用百分制計算,由專家打分、領導打分和學員打分三部分構成,其中專家打分占50%、領導打分占20%、學員打分占30%。每類評估都有詳細的指標體系和權重,下表1、表2分別是專家打分時采用的理論教學評價指標和實驗教學評價指標。

表1 理論教學評價指標

表2 實驗教學評價指標
從表1、表2可以看出,授課時采用的形式不同,評估時所評估的指標也有較大的不同,不同的評估指標的評估結果能反映出教師對不同課堂形式的掌控能力,從而更加準確地評估每名教師的教學水平。
本系統中授課質量評估指標體系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即這種指標體系的制訂體現了教師課堂教學態度、能力、效果的定性指標與具體量化指標相結合的方法。
督導更多的是提供交流和改進的機會給教師,并且充分利用座談會、專題研討、問卷調查等方式來深入了解教師,了解教學,將切實可行的、建設性的意見反饋給教師,以幫助他們更好的進行課程建設,改進課程方法,重組課程內容,精準踐行課程標準。
教學督導對保障和提高教學質量,促進教學管理體制的完善,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我校積極開展教學督導工作,建立了授課質量評估信息采集與分析系統,從專家遴選、分組,到不同評價指標體系的建立,建立完整的評價數據庫,形成教師隊伍和單個教師教學督導的全面分析,為下一步制定針對性的培養計劃提供有效支撐。為了更好的激勵教師重視教學,將教學督導和教學考核相結合,把考核結果與教師的晉職晉升緊密聯系在一起,促進教師努力提高教學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