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寧夏銀川,750000)
我感覺效率最低的課就是考試后試卷的講評課,我們的學生身上背負了太多的希望,所以他們身上的壓力太重,以至于他們太在乎成績。每次考完試他們更關注考多少分,而忽視了從試卷中找到自己前一段時間對知識掌握的漏洞。進入高三后考試的次數(shù)增加了,學生如果能很好的對待每次考試,讓每次考試都達到查缺補漏的效果,這樣考一次他就會進步一次。這次期中考試完我改變了以前的習慣,考完忙著去講試卷,這一次我首先對學生進行了半節(jié)課的思想教育,主要給他們分析了他們考上大學的希望是非常大的,樹立起信心從今天做起,一定能成功。從學生的眼中我看到了我的話在他們心中產(chǎn)生了一點震撼,他們重又燃起了希望。那天晚上自習非常安靜,一片忙忙碌碌學習的氣象,這個班很久都沒有這么好的紀律。這讓我體會到作為老師教書固然重要,但偶爾停下來給學生做做思想工作更重要,學生只有在思想上轉(zhuǎn)變過來有了學習的自覺性,這樣才能真正提高學習效率。雖然我的教學進度受到了一點點影響,但學生學習積極性明顯的提高了。
第二節(jié)課我講評試卷學生給了我真正的震撼,講到最后一道計算題時經(jīng)過與學生的熱烈討論竟然一道題想出了六種解法,我們的學生是多么聰明。例題:在標準狀況下,將一體積為400毫升充滿NO2和NO混合氣體的燒瓶倒置于盛有足量水的水槽中,并通過導管通入150mlO2后燒瓶內(nèi)恰好充滿溶液,計算確定,原混合氣體中NO2和NO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是多少?
我分析到:NO2,O2溶于水中,或NO,O2溶于水這兩種類型我們在講課時都給學生講過,這是一個循環(huán)過程,都要用總反應式來解決,但這道題是NO2,NO,O2混合溶于水,最后燒瓶內(nèi)恰好充滿溶液也就是氣體全反應完了,我們?nèi)绾谓鉀Q這個問題?
學生甲:我們寫出兩個總反應式,然后例二元一次方程組去解決。這是學生最普遍的一種做法,我給予了這位同學鼓勵,并請他到黑板上寫出具體過程。
學生乙:我們將思維轉(zhuǎn)化一下,先將所給的二氧化氮讓它先與水反應,轉(zhuǎn)化為一氧化氮,原來的一氧化氮與現(xiàn)在轉(zhuǎn)化出來的一氧化氮與氧氣按4:3反應恰好沒氣體。我也請他到黑板上寫出具體過程。并對比了這兩種做法,這種做法只要設一個未知數(shù)就可以解決了,比前一種計算量少了一點。學生的想法得到了老師的肯定,我看到他臉上燦爛的笑容。
學生丙:運用電子守恒法,他分析在這個過程中NO2最后變?yōu)橄跛幔琋O也變?yōu)橄跛幔琌2也變?yōu)橄跛釓幕蟽r上一分析NO2,NO都作為還原劑,O2作氧化劑,還原劑失去的電子總數(shù)就等于氧化劑得到的電子總數(shù),我也請他到黑板上寫出具體過程。他寫完后學生給予了熱烈的掌聲,我很激動地說看來他把我們最近講到硝酸運用的電子守恒法,學得很透,并能靈活運用。明顯的這種做法省去了那些復雜的過程,走了一個捷徑。這雖然只是一次小小的表揚,卻給了學生學習上樹立了自信心。
這道題還有沒有其它解法?這時候班里靜悄悄的,好多同學眉頭緊鎖在思索著,我等了大約10秒,突然有一個很靦腆的女生站起來說:“老師,可不可以用十字交叉法?”我驚喜的聽到了我想要的答案,全班同學目光很詫異,我說請你上來給大家講解一下,她臉紅紅的,聲音有些顫,全班同學給了他熱烈的掌聲鼓勵了她。她不再緊張了很清晰的說到方法4:如果400ml都是NO2則消耗氧氣100ml,如果400ml都是NO則消耗氧氣300ml,現(xiàn)在是NO2和NO混合氣體則消耗氧氣150ml,從消耗氧氣的角度運用十字交叉法(這一點是我沒想到的)
講完后全班同學向她投去了贊賞的目光,令她信心大增,在以后的課堂中她經(jīng)常積極回答問題,性格也變得活潑開朗了許多。
我繼續(xù)啟發(fā)到十字交叉法的思想就是找出純凈物中各自所涉及的量,再找出平均值,再找他們與平均值的差值。她選的角度是消耗的氧氣,我們還可以選別的角度嗎?我讓學生分組討論,經(jīng)過幾分鐘的激烈討論學生又找到了兩個角度。
方法五:平均分子式法,設平均分子式為NOx,根據(jù)電子守恒計算出x=1.75
方法六:從電子的角度,若400ml都是二氧化氮則共失電子0.4/22.4mol,若400ml都是一氧化氮則共失電子1.2/22.4mol,平均失電子等于氧氣得電子0.6/22.4mol
整節(jié)課都在活躍的氣氛中進行,這是一節(jié)成功的試卷講評課,學生能夠想出這么多方法,我認為第一:我上一節(jié)課給學生做了思想工作,與他們產(chǎn)生了心靈碰撞,他們知道老師是相信他的,由此樹立了自信心,態(tài)度轉(zhuǎn)變過來了,很認真的對待試卷講評課。第二:我與學生的距離拉近了,他們敢說出自己的想法,即使說錯了我也沒有責怪過他而是去從另一個側(cè)面表揚他,第三我給了他們思考的時間。我相信學生從這節(jié)課中收獲的不僅僅是知識,而是勤于思考的好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