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苑
【摘 要】目的:分析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兒肺炎患兒的病歷資料,依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兒分成兩組,一組采用常規護理措施,為普通組,一組采用針對性護理,為觀察組,比較兩組患兒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7.73%(43例),普通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77.27%(34例),兩組數據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為(2.4±1.1)d,憋喘消失時間為(2.3±0.6)d,肺鳴音消失時間為(3.2±1.6)d,各項數據與普通組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小兒肺炎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利于患兒疾病的治療,可加快其臨床癥狀的緩解,提高治療療效,具有較高的實際價值。
【關鍵詞】針對性護理;小兒肺炎;應用效果;癥狀恢復
【中圖分類號】R56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83(2018)10-03--02
小兒肺炎是兒科的一種常見病,在冬春寒冷季節發病率極高,一般與氣溫的驟變、病菌感染等因素相關,該疾病可導致患兒出現體溫升高、咳嗽喘息、呼吸困難等癥狀,嚴重時可引起全身性的炎性病變,對患兒健康的損害十分嚴重[1~3]。此次研究我院回顧性分析了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兒肺炎患兒的病歷資料,以明確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將其具體內容整理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回顧性分析我院2016年3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8例小兒肺炎患兒的病歷資料,依據護理方式的不同將患兒分成觀察組和普通組,每組44例患兒。觀察組患兒年齡1.1~7.5歲,平均年齡(3.6±1.2)歲,其中男性患兒20例,女性患兒24例,患兒病程1~6d,平均病程(2.6±1.3)d;普通組患兒年齡1.0~7.5歲,平均年齡(3.6±1.1)歲,其中男性患兒19例,女性患兒25例,患兒病程1.1~6d,平均病程(2.6±1.2)d。所有患兒經體格檢查均可確診為肺炎,符合中華兒科專家醫學會提出的小兒肺炎診斷標準[6],患兒家屬同意參與此次研究,排除肝腎等重要臟器存在病變的患兒;排除心肺功能不全的患兒;排除存在免疫系統缺陷的患兒;排除已經出現全身性炎癥病變的患兒;排除患有血液系統疾病的患兒;排除存在智力或精神障礙的患兒,兩組患兒一般資料對比P>0.05,不存在統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兒入院后均給予抗炎抗感染等對癥治療措施。其中普通組患兒按照常規護理方式實施護理,每日按時監督患兒用藥,并嚴密觀察有無并發癥情況,無特殊計劃性。觀察組患兒則采用針對性護理,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環境干預
良好的住院治療環境能夠為患兒心理帶來積極影響,減少患兒的哭鬧、抗拒和抵觸情緒,提高其治療依從性,緩解其應激反應。因此,我院在科室開設了兒童病房,通過在病房內張貼卡通畫報,粉刷卡通色彩的墻面,并準備安全的兒童玩具,以有效消除環境陌生感,提升患兒的治療依從性。
(2)健康宣教
小兒肺炎的健康宣教主要針對患兒家長進行,需向患兒家長講解小兒肺炎的發病機制、致病因素和影響因素等內容,提高家長對疾病的認知度,建立其對于疾病的正確認知,從而提升家長對臨床護理的配合度。
(3)趣味性護理
由于兒童對疾病的認知度有限,因此,在日常護理中,難免會產生恐懼心理。因此,要求科室護士采用趣味性的護理措施,依據小兒病患的心理,通過小游戲、講故事等方式展開臨床護理工作,有效的調節患兒情緒,轉移其注意力,以便順利的實施護理。
(4)飲食護理
小兒肺炎患兒的飲食應當以清淡為主,但過于清淡簡單的食物并不討喜。因此,建議家長將蔬菜、水果等食物做成有趣的圖案,以提高患兒興趣及其進食量,改善其免疫力,減少各類并發癥的出現。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兒的治療療效,療效評價標準如下: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基本消失,胸片見陰影消失為治愈;患兒經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改善,胸片見肺部陰影明顯吸收,且超過50%為有效;經治療后患兒癥狀無明顯改善或病情加重為無效,有效率=(治愈+有效)/44*100%。同時比較兩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憋喘消失時間和肺鳴音消失時間。
1.4 統計學處理
本次試驗數據均錄入SPSS22.0進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表示,使用X2檢驗,計量資料以(x±s)表示,使用t值檢驗,P<0.05代表研究存在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兒的臨床療效分析
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7.73%(43例),普通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77.27%(34例),兩組數據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2.2 兩組患兒的癥狀改善時間分析
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為(2.4±1.1)d,憋喘消失時間為(2.3±0.6)d,肺鳴音消失時間為(3.2±1.6)d,各項數據與普通組比較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
3 討論
在此次研究中,觀察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97.73%(43例),普通組患兒的治療有效率為77.27%(34例),兩組數據對比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這一數據結果說明:針對性護理措施更加有利于患兒病情的康復。其原因就在于該護理措施提高了兒童對護理和治療的依從性,確保了各項護理和治療措施都能夠順利實施,減少了疾病的干擾因素,從而提升了治療效果。張玉清等在其研究中也指出:針對性護理下患兒治療有效率達到了96.15%,高于常規護理下的69.23%(P<0.05)。其研究與本研究論證的觀點一致,僅在數據上存在差異,可能是受病例數或患兒個體差異的影響。
綜上所述:小兒肺炎實施針對性護理措施有利于患兒疾病的治療,可加快其臨床癥狀的緩解,提高治療療效,具有較高的實際價值。
參考文獻
王君梅.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實際應用效果[J].世界臨床醫學,2017,11(4):187.
劉開云,劉歡,張融等.兒童社區獲得性肺炎不同臨床類型外周血β-防御素1水平的表達[J].中國感染與化療雜志,2018,18(1):44-47.
張新華.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效果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7(15):247-248.
任亞梅.針對性護理在小兒肺炎護理中的應用[J].河南醫學研究,2017,26(2):375-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