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禎 江曉梅
摘 要:隨著現代社會經濟水平的不斷上升,大學生目前已經成為消費者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消費市場上占據的分量非常大。而且大學生們也將是未來幾年中社會上的消費主體,對我國的消費水平有著非常大的影響。大學生是當下社會中的核心組成部分,他們緊跟著時代和潮流的發展,在消費上也受到各方面的影響。從大學生的消費行為與消費理念中,可以看出與經濟發展有關的部分,對我國社會總體的經濟水平也有著一定的影響。但是在諸多的大學生當中,由于消費觀念存在巨大的差異,會有一些群體盲目消費,這不僅對大學生們自身有著負面的影響,同時也影響著經濟水平的發展。因此,本文從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和現狀進行分析,站在經濟學角度給大學生們進行正確的消費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大學生;消費行為;經濟學;分析
目前根據對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相關調查,可以發現,在大學生的群體當中,消費的方式和渠道多種多樣。大學生們的消費幾乎都緊跟著社會時代的發展,他們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反應了特定的社會現象,這種社會現象對我國的消費水平,以及經濟發展都有著客觀的影響。為了對大學生的消費心理和消費理念有更深入的了解,也為了能夠引導大學生們正確理性地對待消費,本文從行為經濟學的角度,對大學生們的消費現象進行分析,便于能夠促進大學生們進行理性的消費。
一、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現狀特征
1.追逐時尚和潮流
大學時期,很多學生從高中的刻苦努力中來到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里,他們會在大學中面臨形形色色的誘惑。很多大學生對于時尚和潮流有了更新的認識,他們通過大學這個渠道對更多的事物都產生好奇心。在消費觀念中,大部分的大學生們比較崇尚對一些品牌的追求。很多名牌的東西他們自身可能并沒有什么實用的價值,但是價格比較貴,有些大學生他們自身對名牌也沒有什么認識,可能就是比較喜歡自己穿戴名牌的那種虛榮和自豪的感覺。而且由于現在的網絡科技水平比較先進,看了某個青春偶像劇,也會使大學生們對電視劇上主角所喜歡的品牌產生追逐心理。在所有的消費行為中,這種現象存在的最為明顯。
2.消費誤區和從眾心理的影響引起的消費
從眾心理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種消費行為,這種現象在大學生中比較常見,由于一部分的大學生他們自身并沒有什么主見,在進行消費購物的時候,自己不知道買什么,看到同學買的某樣東西,但他自己可能并不喜歡,由于從眾心理影響致使著他自己也去消費了。
3.超前消費
在現代的經濟型社會中,超前消費這種現象是很多人都可能遇到過的。因為大學生他們自身并沒有什么經濟能力,只有從父母那里得來的生活費。可是在某些時候,大學生他們自身就特別想要某樣東西,比如手機,衣服,或者是想出去旅游等等。但是自身的經濟水平并不夠支撐這些事情,就出現了超前消費。很多大學生會受到社會上的影響而去辦理一些貸款的業務,從而提前得到一筆借來的收入先消費后買單,這種行為給大學生造成了很大的經濟壓力和心理負擔。超前消費可能還會上癮,這種行為一定要合理的制止,否則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后果。
4.無計劃消費
很多大學生在消費方面并沒有明確的計劃,只是隨著自己的需求進行消費。對于家長給學生們的生活費,他們也沒有固定的規劃,很多大學生正是因為無計劃消費,才使得他們的生活費總是提前就花完了,而且大部分的大學生們并沒有儲蓄的意識。
二、大學生消費的行為經濟學分析
以上提到的大學生消費行為的特征只是一部分,對于大學生的消費現象進行行為經濟學分析,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希望大學生們能夠理性對待消費,相關的老師要合理地利用經濟學來正確指導大學生們的消費觀念。
1.大學生消費行為中的“癮”性消費
不難發現,在很多大學生當中多少都會存在“癮”性消費的現象,主要體現就是這種上癮的程度大小。“癮”性消費指的是一個人不斷地通過消費行為次數的增加來滿足自己的欲望,在這個過程中獲得滿足感,而且一旦停止就會覺得比較痛苦。比如說,有些大學生很喜歡口紅,我們可以看到,有些女生對口紅的喜愛程度非常高,他們有些會通過節省或者是其他的方式來獲取自己想要的東西,這就是一種上癮的消費行為,但是這種行為對大學生們產生的只有負面的影響。像男生喜歡打游戲,沉迷網絡游戲和香煙一樣,這種“癮”性的消費會使他們的經濟壓力變得越來越大,同樣地也會給他們的學習生活帶來負面的影響。雖然上癮的行為有利有弊,但對于大學生們來說,還是進行合理的消費,盡可能地把自己的經濟支出控制在自我能夠承受的范圍內,否則這樣下去會影響到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成長。
2.大學生的心理消費行為中的“幼鵝效應”
在行為經濟學中,人們在進行消費選擇的時候,常常會和之前所觀察到的事物進行對比,以此來判斷自己目前的消費是否合理,這種現行在行為經濟學中便稱為“幼鵝效應”。普遍來說,“幼鵝效應”值得就是一只小鵝從生下來第一眼見到的東西,它就會當作自己的媽媽。但是在經濟學當中就可以轉換思維來理解,就是人們對于自己第一眼見到的事物往往印象比較深刻,而且在以后的消費中,這種第一印象會一直影響著人的消費行為和消費意識。比如說,看到一件三百多元的連衣裙,自己可能覺得挺貴的,到秋天的時候,夏季的服飾打折清倉,這條三百多的連衣裙現在賣到二百元,經過和之前的對比,就會覺得這樣買下來比較劃算。這就是為什么,人們在買東西的時候常常要貨比三家,經過綜合的對比之后才發現某樣東西的質量和價格是最為實惠的。想要大學生們形成理性的消費理念,需要長久的積累,經過對更多事物的觀察和對比,從而形成正確而客觀的消費理念。
3.大學生消費行為中的沉沒成本
在大學生們進行日常消費中,沉沒成本是他們最為常見的一種經濟行為。由于大學生們在學習的過程中,往往需要買一些輔導書,報一些課程講座和興趣班等等。但是往往大部分的大學生由于自身的自制力并不夠強,他們可能是由于一時興起才買了輔導書和報班。而在這之后,由于他們會面臨到形形色色的誘惑,往往就會把自己已經消費的事情拋到腦后。報的輔導班和興趣班去了一兩次就不去了,買的輔導教材翻了幾頁就不想看了,但是這些事物的成本他們已經付出了,這就成了其中的沉沒成本。對于沉沒成本的對待有兩種方式,一種是忽視沉沒成本,一種是重視沉沒成本。忽視沉沒成本可能會使大學生失去機會成本,重視沉沒成本可能會使大學生搭上時間成本。對于沉沒成本大學生們應當有正確的認識,這樣才能夠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盡可能地降低自己的成本付出。
三、引導大學生進行理性消費的建議
1.大學生自身對自我行為的有效控制
(1)制定消費計劃
很多大學生自己并沒有制定消費計劃,這才使得他們每個月的消費往往都超支,如此下去就會造成嚴重的后果。因此,大學生應當認清自己的經濟能力,根據自身的消費水平,來合理的制定消費計劃。要有效地控制自己的消費行為,對自己的收入有明確的認識,嚴格執行消費計劃,這樣才能夠進行更加理性的消費。
(2)了解商品信息
一些大學生在購物的時候,往往對消費品沒有詳細的認識,可能只是單純地覺得好看,這就使他們經常會盲目消費,會加大消費水平。所以,在進行購物之前最好要對自己想要的商品信息進行了解,從而做出更加理性的決定。
(3)防止消費上癮
很多大學生在消費的時候容易上癮,一定要克服好這種“癮”性消費帶來的弊端。要防止自己對消費上癮,從而正確地對待自己的消費能力。
2.各大高校倡導學生們進行理性消費
大學生們對經濟學的適當了解,能夠幫助他們進行理性消費,各大高校應當倡導學生們對消費學和經濟學有正確的認識,引導學生們進行正確的消費,避免因為盲目消費帶來嚴重的后果。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大學生作為我國市場消費的主體部分,他們在進行消費的時候還存在很多盲目之處,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有著一定的影響。高校應當從學校當中給學生們灌輸各種正確的消費理念,引導大學生們形成理性的消費行為。可以給學生們灌輸一定的經濟學知識,讓學生們意識到自我消費行為和經濟學之間的聯系,從而加強大學生們對理性消費的深刻認識。
參考文獻:
[1]鄧雨佳.經濟學視角下大學生消費觀的研究[D].四川農業大學,2012.
[2]高空,洪沐.以行為經濟學視角看大學生消費誤區[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4,03:209-210.
[3]廖迎.大學生消費行為分析[J].江西教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1:30-32+37.
[4]楊春榮.大學生網絡消費的經濟學分析[J].重慶郵電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03:29-33.
[5]吳茜.大學生消費行為發展趨勢及對策研究[D].湖南農業大學,2017.1021:189-190.
[6]陳俊良.當前大學生消費行為現狀及對策研究[D].西南政法大學,2015.1124:212-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