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浩
摘要隨著我國進入互聯網時代,網絡逐漸成為我國人民獲取信息的重要途徑,但是網絡信息具有較強的互動性、多元化及快捷性等特征,其社會影響力已經超越了傳統媒體的影響力,逐漸滲透到我國社會、文化、經濟及政治等多個層面,對我國人民的行為和思維造成較大影響。為發揮網絡輿情的正面導向作用,國有企業對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理進行了深入研究,期望能使其服務于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鑒于此,本文就針對網絡輿情的發展特性進行闡述,對國有企業網絡輿情處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一些具體措施,希望能為加強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置提供有效參考依據。
關鍵詞新形勢 國有企業 網絡輿情 處置 措施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普及化應用,我國人民接受信息越來越依賴于網絡,其行為和思維很容易受到網絡信息的影響,對我國人民的生活、學習和工作造成極大影響。由于網絡文化具有交流便捷、信息多元化、傳播快速等諸多特點,導致網絡信息魚目混雜,很容易影響到人民群眾對某些事物的正確判斷,不利于網絡輿情的正確導向。而國有企業作為我國經濟建設的基礎性產業,其歷史遺留問題較多,員工數量較大,其經營目的又側重于公益性,受到我國人民群眾的廣泛關注,以致國有企業的經營發展面臨著網絡輿情的沖擊。想要保障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就必須要加強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及處置,有效發揮網絡輿情的正面導向作用,使國有企業的社會形象得到有效維護。
一、網絡輿情的發展特性
(一)傳播的迅速性
網絡與傳統媒體的傳播形式存在較大區別,對網絡信息的傳播已經突破了地域和時間的限制,只要借助手機、筆記本及平板電腦等設備就可以在最快時間完成信息瀏覽和信息發布,整個過程所消耗的時間極短,既縮短了信息傳播的時空距離,也加大了網絡輿情的管控難度。
(二)影響的廣泛性
網絡具有較強的自由性,無論網絡信息的真實度是否得到驗證,只要網絡信息具有興奮點,就能夠在最短時間蔓延到各個角落,甚至直接影響到人民群眾的日常生活,若是網絡輿情的處置不當,將直接威脅到社會公共的安全性。比如某政府官員的生活作風或辦事行為出現問題,一旦暴露到網絡中,將直接引發人民群眾的批判和聲討,若是無法在最快速度處置輿情,將導致事件越演越烈,不利于社會繁榮安定的發展。
(三)爆發的高頻性
由于我國社會處于轉型發展時期,諸多問題導致我國人民對社會生態及體制存在諸多不滿,而網絡就逐漸成為了人民群眾的情緒發泄場所,通過各種媒體平臺發布個人觀點和意見。比如“通訊行業的暴利窺探”等帶有負面情緒的文章很容易引起群眾的關注,甚至被某些群體無限放大,導致輿論危機不斷擴大,嚴重威脅著企業的穩定發展。
(四)情緒的非理性
一般在利用互聯網進行話題討論的時候,過于主觀、非理性的聲音占據輿論的主導地位,極大影響了群眾對某些事件的鑒別力和判斷力,甚至被情緒化的言論所同化,繼而產生“跟風”思想,使得話題事件逐漸發酵成輿論危機,對企業的社會形象造成破壞,嚴重影響到企業的長遠發展。
二、國有企業網絡輿情處置中存在的問題
雖然國有企業逐漸加強了網絡輿情的管控力度,但是在網絡輿情的處置中依舊存在一些問題,對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造成較大影響。首先,國有企業對網絡輿情缺乏正確認識,依舊習慣于傳統的工作行為和工作思維,對網絡輿情的影響力缺乏敏感性,也缺乏必要的預防手段,導致國有企業難以在第一時間對網絡輿情進行處置,給國有企業的生產經營帶來較大隱患。其次,國有企業對網絡輿情的處置不夠及時,對于網絡信息中不利于企業的負面信息存在隱瞞、拖延等心理,錯過了網絡輿情的最佳處置時機,以致網絡輿情對企業的影響逐漸擴大,對國有企業的社會形象造成極大影響。最后,國有企業對網絡輿情的處置措施不夠專業,不善于主動發布正面信息進行輿論疏導,以致網絡輿論偏向于負面消息,既影響了企業的社會形象,也導致企業內部出現了消極的工作氛圍,不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
三、加強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管控與處置的具體措施
(一)搭建工作平臺
為確保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管控與處置的順利進行,企業要充分認識到網絡輿情的風險勝及多變性,不斷加強對網絡輿情的重視性,將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置納入到日常工作范圍,并及時組建一個專業化程度高、人員配置齊全的網絡輿情管控機構,使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置得以順利進行。其次,要及時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明確各個工作人員的崗位職責,確保相關制度能夠落實到各個工作人員身上,使工作人員能夠以更好地心態完成各項任務,避免人為因素影響到網絡輿情管控與處置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后,要加強對硬件設備的建設力度,確保其能夠滿足網絡輿情管控與處置的各項要求,并構建高效的網絡輿情調節機制,做到防微杜漸,有效增強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水平,使網絡輿情的正面導向作用得到充分發揮。
(二)加強內部溝通
企業內部是否穩定、和諧是完成網絡輿情管控與處置的重要因素,只有保證了企業內部的穩定運轉,才能夠充分發揮網絡輿情的管控及處置作用,使企業員工發布的網絡言論更具有準確性和說服力。因此,在國有企業的運轉過程中,要積極加強企業內部的溝通,準確了解企業員工的思想動態,合理解決企業員工的訴求,及時解決網絡輿情的隱患。作為企業的領導者,領導層要尊重基層聲音,及時收集群眾意見,營造公平公正的民主氛圍,使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置能夠做到有據可依。同時,應積極加強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企業員工能夠深刻認識到個人命運與企業名譽的緊密關系,保持較好的責任意識和大局意識,主動為企業作出貢獻,與企業共同發展,使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置更加有效。
(三)采用科技手段
在進行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與處置中,僅僅依靠管理手段很難實現較好的輿論導向作用,需要積極運用科技手段對網絡輿情進行預防和處理,使網絡輿情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得到有效降低。首先,企業要加強與網絡科技公司的合作力度,利用信息化設備對受眾較多的媒體平臺進行關鍵詞搜索及實施監測,一旦發現不利于企業的網絡信息要及時進行分析、上報和處理,將網絡輿情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其次,企業要加強與各大知名論壇及網站的聯系,尤其是涉及到網絡輿情的編輯人員、媒體負責人等,通過合理布置話題、議題、欄目及一些必要的技術手段,使網絡輿情的蔓延得到有效控制,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有利環境。
(四)做好善后處置
網絡輿論事件具有較強的隨機性,許多網絡輿論事件都是在最短時間內爆發出來的,對于一些已經形成的網絡輿論事件,企業要制定科學的輿論危機處理方案,按照輿論影響程度和范圍進行分級,根據實際情況對網絡輿情的管控及處置進行調整,使網絡輿論事件對企業的影響降到最低。在輿論事件的處置時,企業要確定輿論事件的發言人,了解輿論事件的發布時間和節奏,便于及時提供權威信息,使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及處置更具有實效性。同時,要積極組織工作人員進行學習,準確掌握有關輿情處理的技能和知識,培養一些兼職的網絡評論員,以便能夠及時進行網路輿論的正確引導,使網絡輿情的負面影響得到及時消除,為國有企業的穩定發展提供有利支持。
四、結語
綜上所述,為實現國有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及處置目標,應及時搭建工作平臺、加強內部溝通、采用科技手段、做好善后處置,從多方面提高企業網絡輿情的管控及處置力度,使網絡輿情對企業的負面影響得到有效降低,為國有企業的長遠發展奠定良好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