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張壬戌
隨著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對長三角區域協同開展水環境綜合治理與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深入了解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取得的進展、存在的困難與問題,12月12日至14日,滬蘇浙皖三省一市20位全國人大代表開展了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聯合視察。三天的視察沿太湖展開,代表們實地調研了太湖沿岸的無錫、蘇州、嘉興和湖州等地的水環境治理情況。本次全國人大代表聯合視察調研活動是長三角區域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第一次聯合組織,在全國范圍內也尚屬首次。
太湖流域位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核心區,是“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重要交匯點,流域面積36895平方公里,行政區劃分屬上海、江蘇、浙江和安徽三省一市。為此,三省一市的全國人大代表對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高度關注,積極報名參加本次聯合視察活動。參加視察的代表,大多是持續關注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相關領導、專家、學者。其中,上海市生態環境局局長壽子琪、江蘇省水利廳廳長陳杰、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廳長王天琦、浙江省生態環境廳廳長方敏、安徽省生態環境廳廳長徐恒秋等代表,作為具體承擔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相關政府部門領導,全部報名參加本次聯合視察活動。壽子琪代表擔任本次聯合視察活動的第一召集人,陳杰、方敏、徐恒秋三位代表分別擔任各省的召集人,他們在視察活動中詳細介紹三省一市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最新工作進展情況,認真記錄代表們提出的意見建議。
壽子琪代表專門向市委請假,沒有參加12日召開的市委務虛會,以確保全程參加本次視察活動。上海在京全國人大代表徐如俊為參加視察活動,專程定了12日早上7點20分的高鐵車次,6點多即從家里出發前往高鐵站,以確保按時趕到無錫報到。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丁光宏、王建宇、李豐,一直對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工作高度關注,還曾提出過相關的代表建議,為參加這次的集中視察,他們專門調整各自的工作日程。本次視察活動在江蘇、浙江兩省進行,兩省的代表自然是爭先報名。按照工作方案,各省市各有五位代表參加。江蘇省除五位代表報名外,另有無錫市的兩位全國人大代表參加了無錫段的視察活動。安徽省更是早早地提出了參加活動的代表名單。水利部太湖流域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吳文慶等3位領導也參加了座談會,向代表匯報工作情況,聽取代表意見建議。相關處室負責人全程參加視察,現場解答代表提問。

陳高勇/攝
代表們先后視察了無錫市七里堤藻水分離站、蠡湖展示館及蠡湖水環境整治現場、蘇州市相城區豐涇河泵閘工程、望亭水利樞紐、吳中太湖濕地、運河堤防加固整治工程新區段、東太湖綜合整治工程、嘉興市環湖河道整治工程(霞莊閘站)、太嘉河工程(云東橋段)等太湖水環境綜合治理點。為掌握第一手材料,代表們不畏寒冷,兩次登船現場視察太湖治理情況。每到一個視察點,代表們都認真聽取情況匯報,現場提出問題,并對改進工作提出具體的意見建議。
代表們通過聽取情況匯報、實地視察后,進一步了解掌握了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過去和現狀。在每一個視察點以及座談會上,代表們就下一步更好地治理太湖流域的水環境提出了有針對性的意見建議。壽子琪代表參加視察活動前,專門要求市生態環境局相關業務處室整理了《上海市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工作情況》,在高鐵上認真研讀。徐如俊、丁光宏、王建宇代表詳細梳理了自己之前關注的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問題,視察過程中積極發言。李豐作為基層代表,利用晚上休息時間認真學習相關材料,在座談會上也提出了有針對性的建議。
通過聯合視察,江蘇省全國人大代表王超提出,太湖治理,關鍵是控源,控住污染源是太湖水綜合治理的重中之重,這一觀點得到了代表們的一致贊同。太湖流域的經濟發展也是代表們關心的話題。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王建宇表示,在治理太湖水環境的同時,要把經濟發展考慮進去,要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嚴防污染轉移擴散,要創新引領區域聯動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將改造提升沿湖化工產業作為重中之重。
如何建立太湖水治理長效機制,是代表們熱烈討論的問題。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壽子琪指出,要把太湖流域的綜合治理上升到長三角一體化戰略的層面上來解決,在組織機制上進一步完善。他建議參考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對水源地上游進行生態補償;長三角三省一市在制定科學合理的標準上要先行一步;在水環境治理過程中,所有監測數據或監測信息應共享。上海市全國人大代表丁光宏建議,三省一市人大可考慮率先提出長三角一體化的環境標準。江蘇省全國人大代表陳杰提出,必須通過推進長三角地區一體化發展,破解制約水環境治理的體制障礙,形成良性普惠的運行機制。在頂層設計上,要發揮長三角合作與發展聯席會議在水治理上的議事推動作用;組織協調上,長三角各省市黨委政府和水治理機構必須有大局擔當,站在區域一體化發展和流域綜合治理的高度,推動區域間法規、政策、規劃、標準、規范等協調統一。安徽省全國人大代表程寒飛指出,長三角地區水環境、水生態環環相扣、相互影響,應盡可能制定統一的治理標準,太湖流域有很多產業轉移,不能因此帶來污染物轉移。
今年7月,滬蘇浙皖人大常委會領導和有關部門就深化長三角地區人大工作協作進行了深入研究,形成了《關于深化長三角地區人大工作協作機制的協議》。為落實協議要求,9月,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委員會、江蘇省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聯絡委員會、浙江省人大常委會代表與選舉任免工作委員會、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人事代表選舉工作委員會領導及相關負責同志,在上海召開了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代表工作協作交流協調會。會上提出建立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全國人大代表聯合視察活動的長效機制,以五年為一周期,每年圍繞1-2個主題至少組織一次三省一市全國人大代表開展聯合視察。2018年的首次聯合視察便聚焦在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上。

祝越/攝
上海市人大常委會殷一璀主任、徐澤洲副主任審定了本次聯合視察活動的工作方案,陳靖秘書長對視察點的選擇作出明確指示。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邢春寧、浙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李衛寧分別參加了江蘇、浙江的視察活動。
今年的首次聯合視察由上海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牽頭,江蘇省、浙江省、安徽省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部門聯合組織,全國人大常委會辦公廳聯絡局派員全程參加指導。參加此次活動的還有三省一市代表工作部門負責人和太湖流域管理局負責人等。同時,新華通訊社、解放日報社、上海電視臺等媒體進行了全程跟蹤報道。
為了準備好這次聯合視察活動,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代表工作部門全力以赴,各省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部門包括無錫市、蘇州市、嘉興市、湖州市人大常委會相關工作部門,詳細研究制定視察方案,精選視察點,確保代表們全方面掌握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情況。為了做好這次視察的服務保障工作,各省市人大常委會相關部門僅工作手冊就做了6本。如何保障代表集中乘車,考察點如何選才有代表性,相關部門工作匯報怎樣如實反映存在的問題,代表們需要什么參考材料……這些常規性的會務工作,一旦涉及三省一市各部門,就顯得更加不簡單。三省一市人大常委會工作部門同志視察活動開始前即電話不斷,傳真不停。經常晚上10點多,各省市人大常委會工作部門的同志還在電話溝通活動細節。為便于溝通,大家還建立了微信工作群,以便三省一市同志隨時商議解決問題。所有的一切,都是為了保障本次聯合視察活動的高效開展,確保代表們掌握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最新情況。
本次聯合視察活動雖然只有3天時間,但代表們對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情況的關注卻會一直持續下去。聯合視察活動結束后,視察組即開始起草調研報告,報送全國人大及長三角區域合作辦公室。同時,三省一市全國人大代表在視察活動中明確表示,將圍繞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的主題,就一些需要在國家層面解決的問題,各選角度、各有側重地向全國人大提出代表議案、建議,以推動太湖流域水環境治理取得更好成績。在明年3月份的全國“兩會”上,太湖流域水環境綜合治理,將成為三省一市全國人大代表關注的熱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