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海濤,洪 亮,夏存林
(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普外科, 江蘇 鹽城 224100)
膽結石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消化系統疾病[1]。目前臨床上主要采用開腹手術及腹腔鏡手術治療此病[2]。為了進一步探討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型管引流術治療膽結石的效果,筆者對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膽結石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選擇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收治的80例膽結石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收治于2016年5月至2018年1月。其入選標準是:其病情符合膽結石的診斷標準[3];無手術禁忌證;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將這80例患者隨機分為observation組和control組。control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4例,女性16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8歲,最小的25歲,平均年齡為(43.91±1.62)歲。observation組40例患者中有男性25例,女性15例;其中年齡最大的77歲,最小的26歲,平均年齡為(43.88±1.73)歲。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本次研究經鹽城市大豐人民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進行。
為control組患者采用開腹手術進行治療。方法是:在術前8 h,告知患者禁食禁水。對患者實施硬膜外麻醉,在其右側肋骨下緣做一個長度為5 cm的切口。分離其膽囊三角區,切除其膽囊。在其膽總管前壁做縱向切口,對膽總管內的結石進行探查。對于結石較大的患者,應對其進行機械性碎石。對于結石較小的患者,使用石網籃將其膽總管內的結石取出。沖洗膽總管,留置T型管。為observation組患者采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型管引流術進行治療。方法是:為患者建立人工氣腹,將腹腔鏡置入其腹腔內。在腹腔鏡的引導下,對其膽囊和膽囊管進行鈍性分離,并切除其膽囊。夾持膽囊管,充分暴露膽總管,在血管稀少部位切開膽總管。將纖維膽道鏡置入膽總管內,在纖維膽道鏡的引導下使用膽道鏡網籃取出膽總管內的結石。沖洗膽總管,留置T型管。使用3-0號可吸收線對膽總管進行縫合,將切除的膽囊取出。沖洗腹腔,對T型管進行固定,縫合腹壁切口。
1)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包括手術的時間和術中的出血量)。2)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包括進行腹腔引流的時間、術畢至腸道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
應用SPSS 21.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相比,P>0.05。observation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少于control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s)

表1 比較兩組患者的各項手術指標(±s)
組別 例數 手術的時間(min) 術中的出血量(ml)observation 組 40 143.72±38.78 46.27±11.26 control組 40 142.91±40.67 128.77±18.31 P值 >0.05 <0.05
observation組患者進行腹腔引流的時間、術畢至腸道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control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d,±s)

表2 比較兩組患者術后的恢復情況(d,±s)
組別 例數 住院的時間 術畢至腸道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進行腹腔引流的時間observation組 40 6.18±2.46 0.77±0.28 2.91±0.35 control組 40 14.73±3.07 3.46±0.84 4.89±0.52 P值 <0.05 <0.05 <0.05
以往臨床上常采用開腹手術治療膽結石。此手術具有操作簡單、手術費用低廉等特點。但其創傷性較大,易導致患者發生術后并發癥,延長其住院的時間[4]。近年來,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型管引流術在治療膽結石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此手術具有創傷小、對患者腹腔內臟器的影響較小等優點。用此手術治療膽結石能夠促進患者身體機能的恢復。佟永來[5]的研究表明,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型管引流術治療膽結石能夠清晰地觀察到患者的病灶部位,減少對其膽道及十二直腸的損傷,從而可有效地改善其預后[5]。本研究的結果顯示,兩組患者手術的時間相比,P>0.05。observation組患者術中的出血量少于control組患者,P<0.05。observation組患者進行腹腔引流的時間、術畢至腸道功能恢復正常的時間和住院的時間均短于control組患者,P<0.05。需要注意的是,在應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型管引流術對膽結石患者進行治療前,應確認其是否存在進行腹腔鏡手術的禁忌證。
綜上所述,用腹腔鏡膽囊切除術+膽總管切開取石術+T型管引流術治療膽結石的效果較好,可有效地減少患者術中的出血量,促進其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