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璐,莊 蕾
(1.徐州醫科大學診斷實驗室,江蘇 徐州 221000;2.徐州市銅山區人民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6)
肺氣腫是指患者終末細支氣管遠端氣道的彈性減退,致使其氣道過度膨脹、充氣,進而導致其肺容積增大、氣道壁結構被破壞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老年人是肺氣腫的高發群體[1]。老年肺氣腫患者可出現咳嗽、氣短、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頭孢呋辛鈉是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它是臨床上治療肺氣腫的常用藥。清開靈是一種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通絡化痰之功效。在本文中,筆者對徐州市銅山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肺氣腫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研究用頭孢呋辛鈉聯合清開靈對此類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
將2015年10月至2017年10月徐州市銅山區人民醫院收治的76例老年肺氣腫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均存在咳嗽、氣短、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對其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顯示其肺內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炎癥反應。其中,排除對頭孢呋辛鈉與清開靈過敏及中途退出本研究的患者。將其中使用頭孢呋辛鈉進行治療的38例患者設為A組,將其中使用頭孢呋辛鈉與清開靈進行治療的38例患者設為B組。在A組患者中,有男25例(占65.79%),女性13例(占34.21%);其年齡為60~79歲,平均年齡為(67.8±2.7)歲。在B組患者中,有男27例(占71.05%),女性11例(占28.95%);其年齡為62~78歲,平均年齡為(68.1±2.9)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吸氧、擴張支氣管、營養支持、維持水電解質平衡等常規治療。在此基礎上,用頭孢呋辛鈉對A組患者進行治療。頭孢呋辛鈉的用法是:將2 g的此藥溶于100 ml的生理鹽水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持續滴注1 h,2次/d,連續用藥14 d。用頭孢呋辛鈉(用法與A組患者相同)聯合清開靈對B組患者進行治療。清開靈的用法是:將15 ml的此藥溶于350 ml的葡萄糖注射液(濃度為5%)中,對患者進行靜脈滴注,持續滴注1 h,2次/d,連續用藥14 d。
顯效:經治療,患者咳嗽、氣短、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對其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的指標(如胸腔前后徑增大、胸骨后間隙增寬、肺紋理減少、肺野透光度增加等)明顯改善。有效:經治療,患者咳嗽、氣短、呼吸困難、乏力等癥狀明顯減輕,對其進行胸部X線片檢查的指標(如胸腔前后徑增大、胸骨后間隙增寬、肺紋理減少、肺野透光度增加等)有所改善。無效:經治療:患者的療效未達到有效和顯效的標準。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
統計并記錄兩組患者在接受治療后其呼吸困難與咳嗽癥狀消失的時間、肺內炎癥反應消失的時間及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A組患者與B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8.95%與94.74%,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的比較
B組患者呼吸困難與咳嗽癥狀消失的時間及肺內炎癥反應消失的時間均短于A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呼吸困難與咳嗽癥狀消失的時間及肺內炎癥反應消失時間的比較(d,±s)

表2 兩組患者呼吸困難與咳嗽癥狀消失的時間及肺內炎癥反應消失時間的比較(d,±s)
組別 例數 呼吸困難癥狀消失的時間咳嗽癥狀消失的時間肺內炎癥反應消失的時間A 組 38 4.7±1.3 6.9±1.7 11.7±2.4 B 組 38 2.8±1.1 4.7±1.3 8.1±1.9 t值 7.737 9.558 9.264 P值 0.000 0.000 0.000
在用藥期間,A組患者與B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為2.63%(其中,A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腹瀉的癥狀,B組患者中有1例患者出現惡心的癥狀),二者相比,P>0.05。
肺氣腫是呼吸內科的常見病。此病在老年男性群體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究其原因可能是老年男性的肺功能下降及其長期吸煙)。老年肺氣腫患者的病情若持續發展,就容易出現自發性氣胸、呼吸衰竭、肺源性心臟病等并發癥,從而可危及其生命。頭孢呋辛鈉是第二代頭孢菌素類抗生素[3],它對革蘭陽性菌(如肺炎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化膿性鏈球菌等)和革蘭陰性菌(如流感桿菌、副流感嗜血桿菌、肺炎克雷伯菌等)均具有良好的殺滅作用。清開靈是由珍珠母、梔子、水牛角、金銀花、黃芩、板藍根等多種中藥材組成的一種中成藥,具有清熱解毒、通絡化痰之功效。本研究的結果顯示,B組患者在使用頭孢呋辛鈉與清開靈進行治療后,其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94.74%。這與張強[4]的研究結果相近。
綜上所述,用頭孢呋辛鈉聯合清開靈對老年肺氣腫患者進行治療可顯著縮短其臨床癥狀消失的時間,提高其療效,且治療的安全性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