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正榮
(雅安市中醫醫院檢驗科,四川 雅安 625000)
尿路感染又叫泌尿系統感染,是泌尿外科的常見病。此病在女性中具有較高的發病率。此病可分為上尿路感染與下尿路感染。此病患者可出現尿頻、尿急、膀胱區或會陰部不適等癥狀,部分患者還可出現排血尿、寒戰、發熱、頭痛、惡心等癥狀[1]。目前,臨床上多采用抗生素對尿路感染患者進行治療。在本文中,筆者對雅安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了回顧性分析,旨在研究對此病患者進行病原菌檢測與藥敏試驗對指導其合理用藥和提高療效的價值。
本文的研究對象是2016年2月至2018年7月雅安市中醫醫院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臨床上關于尿路感染的診斷標準,均存在尿頻、尿急、膀胱區或會陰部不適等癥狀。將這些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在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6例(占32%),女性患者34例(占68%);其年齡為18~54歲,平均年齡為(41.15±3.17)歲;其中,有上尿路感染患者11例(占22%),有下尿路感染患者39例(占78%)。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14例(占28%),女性患者36例(占72%);其年齡為20~57歲,平均年齡為(42.36±3.56)歲;其中,有上尿路感染患者9例(占18%),有下尿路感染患者41例(占82%)。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方法是:用莫西沙星、頭孢克肟對其進行治療。莫西沙星的用法是:口服,0.4 g/次,1次/d,連續用藥10 d。頭孢克肟的用法是:口服,0.1 g/次,2次/d,連續用藥10 d。對觀察組患者先進行常規治療,然后對其進行病原菌檢測與藥敏試驗,并根據檢測和試驗的結果選擇抗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對該組患者進行常規治療的方法與對照組患者相同。進行病原菌檢測的方法是:在患者入院后,留取其清晨的中段尿15 ml,制成尿液標本。將尿液標本放置于麥康凱培養基中,在35℃的培養箱中培養48 h,然后采用平板劃線接種法對培養液中的細菌進行分離。進行藥敏試驗的方法是:采用紙片擴散法(K-B法)并根據美國臨床和實驗室標準協會(NCCLS)規定的質控標準對分離出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然后根據檢測和試驗的結果選擇抗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對患者進行治療。例如,大腸埃希菌對于美羅培南和亞胺培南較為敏感,故可采用美羅培南或亞胺培南對存在大腸埃希菌感染的患者進行治療;糞腸球菌對青霉素較為敏感,故可采用青霉素對存在糞腸球菌感染的患者進行治療;肺炎克雷伯菌對亞胺培南和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較為敏感,故可采用亞胺培南或頭孢哌酮鈉舒巴坦鈉對存在肺炎克雷伯菌感染的患者進行治療。共治療10 d。
顯效:經治療,患者尿頻、尿急、膀胱區或會陰部不適等癥狀基本消失。有效:經治療,患者尿頻、尿急、膀胱區或會陰部不適等癥狀有所減輕。無效:經治療,患者尿頻、尿急、膀胱區或會陰部不適等癥狀未減輕。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
在兩組患者出院前,采用自制的調查問卷調查其對治療效果的滿意情況。此調查問卷的滿分為100分,患者的評分為90~100分,表示其對治療的效果滿意;評分為60~89分,表示其對治療效果一般滿意;評分<60分,表示其對治療效果不滿意。總滿意率=(滿意例數+一般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用SPSS20.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治療的總有效率分別為76%與90%,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1。

表1 對比兩組患者的臨床療效
對照組患者與觀察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總滿意率分別為74%與88%,二者相比,P<0.05。詳見表2。

表2 對比兩組患者對治療效果的滿意情況
尿路感染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感染性疾病。誘發此病的病原菌主要有大腸埃希桿菌、糞腸球菌、肺炎克雷伯菌、變形桿菌等[2]。其中,多數尿路感染患者均是由大腸埃希桿菌感染所致。目前,臨床上主要是采用抗生素對尿路感染患者進行治療。由于此病患者感染的病原菌種類不同,故使用同一種(或幾種)抗生素對其進行治療的效果存在較大的差異。臨床研究表明,在對尿路感染進行治療時,通過對其進行病原菌檢測與藥敏試驗,可明確其感染的病原菌種類及相應病原菌對哪種抗生素敏感,從而可選用抗菌敏感性高的抗生素對其進治療,進而可提高其治療的效果[3-4]。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尿路感染患者進行病原菌檢測與藥敏試驗有助于指導臨床上合理用藥,且能提高患者的療效及其對治療效果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