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美華
(無錫市仁德〔康復〕醫院,江蘇 無錫 214028)
中風偏癱是指患者因中風而發生的一側肢體運動障礙[1]。中風偏癱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其身心均帶來巨大的痛苦[2]。臨床上常對中風偏癱患者在進行常規治療的基礎上實施康復訓練,從而恢復其身體的運動功能。但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訓練的療程較長,短期療效一般。針刺療法是中醫常用的一種治療方法。中醫認為,針刺中風偏癱患者的特定部位能改善其身體的運動功能[3]。為探討使用針刺結合康復訓練法治療中風偏癱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7年7月期間無錫市仁德(康復)醫院收治的82例中風偏癱患者。根據隨機數表法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41例)和研究組(41例)。對照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3例(56.10%),女性患者18例(43.90%);其年齡為50~73歲,平均年齡為(62.35±10.11)歲;其中有17例(41.46%)患者的左側肢體偏癱,有24例(58.54%)患者的右側肢體偏癱。研究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2例(53.66%),女性患者19例(46.34%);其年齡為50~73歲,平均年齡為(62.34±10.20)歲;其中有18例(43.90%)患者的左側肢體偏癱,有23例(56.10%)患者的右側肢體偏癱。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消除腦水腫、吸氧、降低顱內壓、保護腦神經等常規治療。同時,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康復訓練。具體的訓練方法是:每周評估一次患者的肌力,根據其具體的肌力對其進行合適的康復訓練。若患者的肌力為0級(完全癱瘓,肌肉無法收縮)或1級(肌肉可以收縮,但無法做出動作),讓其臥床休息,每2~3 h協助其翻身1次。對患者進行肌肉按摩,在其肢體下墊軟枕,避免其發生關節水腫、足下垂等情況。協助患者進行肢體被動活動,由健側向患側依次活動患者的關節(先活動大關節,再活動小關節)。若患者的肌力為2級(可在床上平行移動,但無法承受自身的重力),在協助其進行肢體被動活動的基礎上,讓其嘗試主動活動各個關節。每天將患者的床頭抬起15°,讓其保持半臥位10 min。根據患者肌力恢復的情況逐漸增加床頭抬高的幅度。若患者的肌力為3級(機體可抬離床面,但不能對抗阻力),每天讓其使用靠背架在床邊兩腿下垂坐15 min。根據患者肌力恢復的情況逐漸延長其取坐位的時間,并去掉靠背架。若患者的肌力為4級(可進行一定的運動,但運動能力較差),協助其每天在床邊站立10 min。根據患者肌力恢復的情況逐漸延長其站立的時間,并讓其在家屬的攙扶下或在平行杠內行走。對患者治療5周。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具體的方法是:選取患者的三陰交穴、人中穴、內關穴、頭部的運動區及足運感區進行針刺。為存在口嘴歪斜癥狀的患者加取地倉穴。為下肢癱瘓的患者加取太溪穴、環跳穴、懸鐘穴及委中穴。為上肢癱瘓的患者加取大椎穴、曲池穴、陽池穴及合谷穴。對患者治療部位的皮膚進行消毒,然后進行針刺。得氣后在針尾連接電針治療儀。治療過程中應觀察患者的反應,根據其耐受程度適當調節電針治療儀的輸出電壓。留針30 min。每周為患者針刺治療2次,共治療5周。
治療前后分別使用Barthel指數評分表評價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該量表的分值為0~100分。患者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0.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評分相比,P>0.05。治療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評分均有所提高,與治療前相比,P<0.05。治療后,研究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s)

表1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s)
組別 例數 治療前 治療后對照組 41 27.23±3.18 72.27±4.32研究組 41 27.65±3.25 57.65±4.22 t值 0.25 6.41 P值 >0.05 <0.05
中風是臨床上常見的一種疾病。該病患者發病急、病情進展的速度快。中風患者在發病后會發生腦功能障礙,從而影響其肢體的功能[4]。中風偏癱是中風患者肢體功能障礙的一種表現。中風偏癱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為其身心均帶來巨大的痛苦[5]。康復訓練是指通過讓患者進行適量的、有針對性的機體運動來恢復其運動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康復訓練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恢復其身體的運動功能,但療程較長,短期療效一般。中醫認為,中風偏癱患者的肌張力和感覺功能降低或完全喪失是因為其在中風后“真氣去,邪氣獨留”。對該病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可調動其經絡之氣,醒腦開竅。現代醫學研究結果證實,對中風偏癱患者進行針刺治療可促進其腦細胞功能重組,從而調控其低位中樞神經,改善其身體的運動功能[6]。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使用針刺結合康復訓練法治療中風偏癱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