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愛梅
(如皋市中醫醫院呼吸內科,江蘇 南通 226500)
近年來,無創呼吸機在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氣管哮喘、肺源性心臟病等疾病導致的慢性呼吸功能不全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臨床調查發現,在家庭中使用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的老年患者常會出現呼吸機使用不當的情況,從而可嚴重影響其治療的效果[1]。本文對從如皋市中醫醫院出院后在家庭中使用無創呼吸機的50例老年患者進行分組研究,旨在觀察對在家庭中使用無創呼吸機的老年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效果。
選取從如皋市中醫醫院出院后在家庭中使用無創呼吸機的50例老年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這些患者出院的時間為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將其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25例/組)。對照組患者中有男14例,女11例;其年齡為63歲至82歲,平均年齡(72.51±5.98)歲。觀察組患者中有男16例,女9例;其年齡為62歲至81歲,平均年齡(71.66±5.41)歲。兩組研究對象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
在兩組患者出院前,對其均進行常規的出院指導,包括向其講解使用呼吸機的注意事項、對其進行飲食、用藥指導、為其建立個人檔案等。在觀察組患者出院后,對其實施延續性護理。方法是:1)成立延續性護理小組,創建一個微信公眾號。在公眾號上發布有關呼吸機使用方法的健康宣教知識。2)定期對患者進行電話隨訪和上門隨訪。在進行隨訪的過程中,對患者進行心理疏導,使其保持良好的心態。告知患者家屬注意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暢。若患者出現痰液粘稠、無法咳出的情況,告知其遵醫囑為其使用化痰藥。3)詳細地向患者家屬講解對呼吸機管道、過濾膜進行清潔消毒的方法。指導其根據患者血氣指標的變化情況為其調整呼吸機的使用時間及氧流量。4)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正確地佩戴吸氧面罩的方法。指導他們對吸氧面罩佩帶的松緊度進行適當的調整。告知其佩帶過緊會對患者鼻翼兩側的血運造成影響,佩帶過松會導致面罩出現脫落、漏氣等情況,從而可嚴重影響治療的效果。告知患者在使用呼吸機時應縮唇呼吸,以防止其發生腹脹。向患者及其家屬講解摘下吸氧面罩的技巧。告知患者家屬在對患者進行吸痰時,應將其吸氧面罩摘下,以防止其誤吸痰液[2]。5)指導患者進行腹式呼吸訓練和縮唇呼吸訓練,以促進其呼吸功能的恢復。在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轉后,指導其進行慢跑、打太極拳等有氧運動[3]。
采用對患者家屬進行問卷調查的方式評價患者對治療的依從性。患者對治療依從性的評分為40分至50分,表示其對治療完全依從。患者對治療依從性的評分為20分至39分,表示其對治療部分依從。患者對治療依從性的評分為0分至19分,表示其對治療不依從。采用中文版SF-36量表對患者的生存質量進行評價。該量表共包含8個評價維度,36個評價條目。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越高,表示其生存質量越好。
對本文中的數據應用軟件SPSS 20.0進行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96%)高于對照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72%),P<0.05。詳見表1。

表1 接受護理后兩組患者對治療依從率的對比
在出院前,對照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平均為(61.83±7.62)分,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平均為(61.77±7.45)分;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相比,P>0.05。在出院后3個月,對照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平均為(66.38±8.39)分,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平均為(82.92±6.71)分;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對比(分,±s)

表2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的對比(分,±s)
組別 例數 生存質量的評分出院前 出院后3個月對照組 25 61.83±7.62 66.38±8.39觀察組 25 61.77±7.45 82.92±6.71 t值 0.0281 7.6978 P值 0.9777 0.0000
臨床調查發現,在家庭中使用無創呼吸機進行治療的老年患者常會出現呼吸機使用不當的情況,從而可嚴重影響其治療的效果及生存質量。對此類患者進行有效的院外護理干預對提高其生存質量、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4]。本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護理后觀察組患者對治療的依從率(96%)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在出院后3個月,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的評分〔(82.92±6.71)分〕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
綜上所述,對在家庭中使用無創呼吸機的老年患者實施延續性護理的效果較好,能夠顯著提高其對治療的依從性,改善其生存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