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鳳
(徐州市中醫院,江蘇 徐州 221000)
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是目前臨床上治療乳腺癌的首選方法。但使用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治療乳腺癌對患者造成的創傷較大,其術后需要靜脈注射抗生素等藥物對其進行抗感染等治療,其身體康復的速度較慢。在圍手術期對進行該手術的乳腺癌患者實施良好的護理能促進其快速康復。為探討對進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實施中醫臨床路徑護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間在徐州市中醫院進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的70例乳腺癌患者。對這些患者的納入標準:1)女性。2)其病情符合《中醫病診斷療效標準》及《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關于乳腺癌的診斷標準。3)其病情符合西醫關于乳腺癌的診斷標準[1]。4)其病情分期為Ⅱ~Ⅲ期。隨機將這些患者分為對照組(35例)和研究組(35例)。研究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6.2±13.6)歲。對照組患者的平均年齡為(47.3±13.8)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護理。具體的方法是:術前教患者學會咳嗽的正確方法。協助患者進行心、肝、肺、腎等重要臟器的功能檢查。術后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遵醫囑為其用藥[2]。在此基礎上,對研究組患者進行臨床路徑護理。在實施臨床路徑護理前,由護理人員組建臨床路徑護理小組。根據患者的治療計劃、其具體病情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的特點,為其制定合理的臨床路徑護理流程。進行臨床路徑護理的方法是:1)入院當天,收集患者的臨床資料,了解其病史、過敏史、用藥史、性格特點、家庭成員及人生經歷[3]。為患者及其家屬發放乳腺癌治療知識手冊和進行中醫護理的知識手冊,提高患者及其家屬對疾病及中醫護理服務的認知水平。告知患者多食用菌類、山藥、雞肉等營養價值高、可扶持正氣的食物。2)入院后的第2天至術前2天,使用探棒按壓患者耳部交感穴、神門穴、腦干、皮質下的反應點。在壓痛明顯的部位粘貼1粒王不留行籽。使用王不留行籽按壓患者耳部的壓痛點,直至其感到耳部酸脹灼熱。每次約按壓1~2 min。使用0.5 cm×0.5 cm的醫用膠布固定王不留行籽。每天按壓3次。每天為患者更換1次王不留行籽。連續按壓3 d后,使用同樣的方法按壓患者對側耳部的壓痛點,連續按壓3 d。將30 g的首烏、30 g的合歡皮、30 g的夜交藤、15g的黃連磨成粉。每天晚上將上述中藥粉加入到5000 ml溫度為55℃的溫水中,讓患者浴足,每次浴足30 min。3)術前1天,與患者進行溝通,了解其心理狀態。用貼心的語言對患者進行鼓勵。為患者講解在該院進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后獲得良好預后的病例,提高其對治愈疾病的信心。讓患者的家屬(尤其是其丈夫)安慰患者,使其感受到來自家人的關心。讓患者通過哭泣、打坐、喧叫及做運動等方式將不良的情緒宣泄出來[4]。4)手術當天,護理人員將患者送入手術室,與手術室護理人員進行交接。手術結束后,將患者接回病房,并將室內溫度適當調高,使其體溫迅速回升。將生姜片放置在患者的鼻下,幫助其緩解術后惡心的感覺。待患者蘇醒后,針刺其雙側的合谷穴、內關穴等穴位,留針15 min,為其止痛。5)術后第1天至第3天,為患者播放舒緩的音樂,緩解其緊張的情緒,轉移其對疼痛的注意力。讓患者每天使用“噓、嘻”呼吸法呼吸30 min,以疏養其肝、脾、心[5]。對患者輸液處的靜脈噴灑云南白藥氣霧劑,預防其發生靜脈炎。6)術后第4天至出院前1天,鼓勵患者下床散步。讓患者取仰臥位,讓其使用患側手旋轉健身球。在患者的患側上肢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后,指導其練習太極拳、八段錦。7)出院當天,為患者及其家屬介紹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項。告知患者定期到醫院進行復查。
記錄兩組患者術后住院的時間、術后靜脈輸液的時間和住院的費用。統計兩組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情況。在患者出院時詢問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均采用SPSS21.0統計軟件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經護理,研究組患者術后住院的時間及靜脈輸液的時間均短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的費用低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靜脈輸液的時間、術后住院的時間及住院的費用(±s)

表1 兩組患者術后靜脈輸液的時間、術后住院的時間及住院的費用(±s)
組別 例數 靜脈輸液的時間(d)術后住院的時間(d) 住院的費用(元)研究組 35 4.2±1.2 10.2±1.6 5214±1082對照組 35 6.4±2.3 13.8±2.7 6371±1512
經護理,研究組患者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高于對照組患者,P<0.05。詳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發生護理不良事件的情況及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中醫認為,乳腺癌患者在進行手術后會表現出氣陰兩虛并伴有余毒的癥狀。對進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實施中醫臨床路徑護理,能根據其在不同時間的需求對其采取不同的中醫護理措施,使護理流程更標準化,護理操作更細致化。在本次研究中,術前護理人員對患者進行耳穴埋籽按壓,讓其使用中藥浴足、食用可扶持正氣的食物,能使其以最佳的身心狀態接受手術。術后護理人員在患者的鼻下放生姜片,讓其使用“噓、嘻”呼吸法呼吸,指導其練習太極拳、八段錦,能緩解其術后身體的不適,促進其術后快速康復。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對進行改良的乳腺癌根治術的乳腺癌患者實施中醫臨床路徑護理可降低其護理不良事件的發生率,促進其術后快速康復,減少其治療費用,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