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穎蕊 張曉 劉珂
摘 要:本問采用不同規格的30CrMnSiA棒料在淬火溫度885℃、回火溫度510℃/490℃,淬火溫度895℃、回火溫度560℃/530℃熱處理后,對試棒進行拉伸試驗,研究30CrMnSiA棒料熱處理中回火溫度對拉伸性能的影響。
關鍵詞:30CrMnSiA鋼 拉伸性能 熱處理
中圖分類號:TG1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2-3791(2018)07(b)-0080-03
30CrMnSiA鋼屬中碳調質鋼,具有較好的力學性能,良好的加工性,加工變形微小,抗疲勞能力相當好。在淬火高溫回火狀態下具有較高的強度和足夠的韌性,適用于制造航空重要鍛件、機械加工零件、鈑金件和焊接件,是飛機制造業中使用最廣泛的一種調制鋼[1]。
目前生產需要大量生產30CrMnSiA材料的機加件,同時對零件強度也有要求。為了實現30CrMnSiA熱處理方法在生產中的應用,本課題選取了三種規格30CrMnSiA棒料進行試驗,研究了材料的拉伸性能,優化了熱處理工藝,從而實現了機加件的熱處理。
1 試驗方法及條件
1.1 試驗設備
本試驗在單位內部進行,熱處理采用箱式電阻爐,拉伸試驗采用拉伸試驗機,設備均完好有效。此外對不同規格的材料成分送西部金屬材料股份有限公司進行化驗。
1.2 試驗材料及方法
本試驗材料為30CrMnSiA的棒材,規格為φ15mm、φ40mm和φ45mm。該材料的化學成分標準見表1。
熱處理試驗方法:三種規格材料各取8根制件,分a、b、c、d四組放入箱式電阻爐內進行熱處理,工藝參數設置見表2。
拉伸試驗方法:拉伸試驗在拉伸試驗機上室溫環境中進行,按標準要求取樣,取樣尺寸見圖1[2]。拉伸試驗做12組,每組兩根試樣。
2 熱處理工藝的確定
2.1 熱處理的難點
30CrMnSiA材料加工的機加件多為受力件,對拉伸強度要求是一項關鍵技術指標,而在加工過程中材料進行的熱處理工序質量,在后續檢驗時不易測量,需要在加工前確認熱處理工藝。采用熱處理主要有兩項技術難點。
(1)熱處理過程中可能因材料不合格導致材料形成新的內部缺陷。
(2)熱處理過程中在加熱爐內應保證均勻加熱并熱透零件。
2.2 30CrMnSiA材料的檢驗
本次選取的三種規格30CrMnSiA的材料化學成分含量如表3所示,對照表1可以看出材料均合格。
2.3 熱處理參數的選定
熱處理參數主要有淬火溫度及保溫時間、介質、回火溫度及保溫時間,熱處理之前根據材料的種類、直徑和零件的設計要求來選擇合適的熱處理工藝參數。
依據設計常用的σb=(1080±100)MPa和σb=(1175±100)MPa技術要求,根據30CrMnSiA材料試驗件的熱處理試驗結果,初步制定了30CrMnSiA棒料的熱處理工藝方案。經過大量試驗,選用如表2所示參數,制件熱處理后經超聲波檢測合格。
3 拉伸性能結果及分析
3.1 拉伸性能結果
根據多年生產經驗,我們單位采用熱處理溫度為890℃的數值,而近期相關人員在實際熱處理操作中發現熱處理時設備有±5℃偏差,故本次試驗采用885℃或895℃兩個淬火溫度進行分析。
拉伸性能試驗結果見表4和表5。從30CrMnSiA試棒的拉伸強度可以看出,熱處理后的強度均增強,拉伸試棒斷裂在中間區域。
3.2 回火溫度變化與材料的拉伸性能分析
根據表4繪制試棒-拉伸強度折線圖,如圖2所示。對拉伸試驗數據進行分析,有以下兩種情況。
(1)同一規格材料,a組試棒的拉伸強度低于b組試棒的拉伸強度。
(2)同一熱處理工藝,試棒拉伸強度φ15>φ40>φ45。
根據表5繪制試棒-拉伸強度折線圖,如圖3所示。對拉伸試驗數據進行分析,有以下兩種情況。
(1)同一規格材料,c組試棒的拉伸強度低于d組試棒的拉伸強度。
(2)同一熱處理工藝,試棒拉伸強度φ15>φ40>φ45。
4 實際零件的熱處理
采用如上的試驗參數 對實際零件進行熱處理,零件機加效果良好,無損檢測、硬度檢測均符合要求。
5 結語
(1)通過工藝試驗研究,可實現30CrMnSiA棒料的熱處理。
(2)該鋼淬透性不高,油淬時可以淬透直徑25mm。采用同樣的熱處理工藝,材料直徑超過25mm后隨著材料直徑的增加,材料的拉伸性能降低。
(3)拉伸試驗結果表明,30CrMnSiA材料熱處理過程中在一定范圍內降低回火溫度,保持其余工藝參數不變,可以增強材料的拉伸強度。
參考文獻
[1] 工程材料實用手冊編輯委員會.工程材料實用手冊[M].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
[2] GB/T 228-2002,金屬材料室溫拉伸試驗方法[S].北京:中國標準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