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學生產實習在農學專業本科生的培養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我們應該改變以往同一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針對不同的培養方向進行有針對性的生產實習安排?,F針對現在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和建議進行以下綜述。
【關鍵詞】農學專業 生產實習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172-01
農學專業是研究農業發展的自然規律和經濟規律的科學學科,其中涉及作物,環境,栽培措施等多方面內容,專業涉及面廣,在農學專業培養中一個重要的環節就是生產實習,以往的生產實習仍然存在不少問題,因此,如何提高農學專業的生產實習質量至關重要[1-6]。
1.農學專業生產實習時間調整
農學專業生產實習不同學校實行的政策不盡相同[1-3],有些高校采取從大三學年4-10月實習,讓學生接觸作物的整個生產過程,這種方式的優點是可以增加學生對作物生長的系統了解,使學生所學到的知識能夠很好的應用到實踐中,但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因為在實習單位的選擇上很重要,如果學生分配到科研單位,如省市一級的農科院所,可以接觸到相關的作物生長和研究內容,有利于將學生所學的專業課知識進一步深化理解,但是如果學生被分配到相關種業公司實習,這里就存在一些良莠不齊,有些公司制度明確,具有一定的研究實驗用地,學生可以學到相關的知識,但部分公司管理混亂學生分派過去只是完成公司內部相關的雜物,這樣很難使學生的專業知識得到應用。并且這種實習方式需要將本學期的部分課程調整到其他學期,會使學生在其他相鄰學期的課程學習任務過重;有些高校采取的是分階段實習,在作物的關鍵期讓學生參與到生產實習中,然后再間斷性的穿插一些專業課程的講授,這種實習方式的好處是有效的解決了學生被分配到公司一直從事相關雜物的問題,并且通過階段講授和實習相結合的方式可以使學生更好的理論聯系實踐,但缺點是部分較遠的實習點不愿意承擔學生多次往返的費用和花銷,并且學生的分段實習時間與部分實習單位的用人時間也存在不統一的問題。
2.農學專業生產實習方向調整
目前對農學本科專業的培養不同高校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傳統的教學方式仍然是按照一定的專業選修課來進行培養,部分學校實行創新將學生分為創新型人才和創業型人才,創新型人才的培養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創造性和研究能力,為以后繼續深造考研做準備,創業型的人才主要培養學校的實踐應用能力,為以后能夠快速適應企業等崗位做基礎,針對這兩種培養方式,雖然都是農學專業,但在生產實習的安排上也應該區別對待。對于創新型的學生應該多鼓勵他們在高校跟隨學校里的老師從事相關研究工作,或是去相關的科學院所進行相關的研究實習,從而為以后的研究打下堅實的基礎,而針對創業型的學生應該重點把實習單位安排在各個公司,從事他們感興趣的實習內容,或是對以后就業有幫助的應用知識,比如從事公司內的試驗生產和管理,或是公司內部的研發,或是公司相關的銷售知識等。這樣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
3.農學專業生產實習教師調整
在農學專業生產實習中,生產實習教師的選擇至關重要,應優先選擇實踐經驗豐富,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的教師,能夠及時解決學生在生產實習中遇到的問題,例如高校的老教師或是科研院所的資深研究人員,或是公司的經驗豐富的職員,這樣能夠使學生在生產實習中學到更多的知識,當然這一類專家人員往往科研及相關研究任務比較重,因此,也應當適當配備一部分年輕教師和研究人員作為輔助,并且可以配備若干管理人員,統籌協調生產實習中可能遇到的生活問題。
4.針對農學專業生產實習的建議與對策
針對目前農學生產實踐中存在的時間分配不一致和實習內容不確定等問題,應該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專業培養方向采取有針對性的調整,使學生真正能將專業理論知識應用到實踐中去,能夠在生產實習中積累相關的知識,為以后就業和繼續考研深造打下良好的基礎,而不能一概而論。
參考文獻:
[1]高山,王冀川,王有武,陳國棟,趙淑貞.以就業為導向創新農學專業畢業生產實習模式探索[J].科技經濟導刊,2017(18):152-153.
[2]劉永昌,李艷軍,薛飛,劉峰,朱華國,劉朝巍.關于我校農學專業生產實習的若干思考[J].教育教學論壇,2015(19):34-35.
[3]杜海.農學專業教學生產實習問題探討[J].黑龍江科學,2014(03):153.
[4]王笑穎,楊瑩光,張立峰.農學專業農時制生產實習改革[J].河北農業大學學報(農林教育版),2015(02):32-35.
[5]田斌強,劉鵬飛,黃五星,于建軍.農學類專業生產實習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安徽農業科學,2014(01):315-316.
[6]姚安慶.農學類專業生產實習和畢業實習整合優化模式的研究[J].中國農業教育,2003(06):15-16.
作者簡介:
劉朝?。?983年2月-),男,漢族,吉林白山人,博士,副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作物高產栽培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