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閣 王春婷
【摘要】為了適應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新的培養要求,大學英語教師也應作出相應的調整與改變,本文從大學英語教師的專業發展角度探討了這一問題,首先概述了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然后就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最后針對幾點影響因素,結合時代特點從微觀層面列舉了相應的對策,以期為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提供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教師專業發展 內涵 影響因素 途徑
【中圖分類號】G64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4-0195-02
在科技迅速發展和全球化的大環境下,作為必修公共基礎課程的大學英語就更加重要了。總的來說,學生與教師都是教育教學的主體部分,所以學生的發展受到重視的同時教師的專業發展也應得到相應的關注。教師的專業發展對提高教師的教學技能,完善教師的人格有很大的幫助。作為高校教師重要組成部分的大學英語教師,在大學英語教學任務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因而這一群體的專業發展也與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緊密相關。
1.教師專業發展的內涵
普遍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教師個體在專業上的知識與技能、是一定的專業自主權與社會道德責任。基于不同的角度,研究者們界定了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其中有兩種比較有代表性:第一種,教師專業發展指的是教師自身的提高,是指從非專業化到專業化轉變的過程,研究對象是個體的發展狀況; 第二類的研究偏向于教師專業的發展,他們認為教師專業發展是指教師職業與教師教育形態的歷史演化。
2.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影響因素
2.1 較為單一的知識結構
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中有一部分畢業于非師范類大學,這些教師通常側重于理論知識的學習,而對于跨學科的教學技能不甚重視,此外,這些教師在工作之后鮮有繼續深造的機會,故仍無法彌補跨學科方面的知識,時間久了知識結構就會越來越單一,課堂駕馭能力也會顯得單薄,最終導致無法應對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專業發展要求。
2.2 較為薄弱的科研能力
由于大學英語在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多屬于附屬學科,在教學中的研究價值不受到重視,而且部分教師本身就未對科研工作給予應有的重視,即使部分教師認真專研,但卻受到教學任務的壓力而無法抽出足夠的時間,故導致科研工作發展緩慢。
2.3教學方法單一,教學觀念守舊
很多地方本科院校資金有限,對于大學英語教學所需的設施與設備都不能給予充分的供應以及保養。另外教師對學生的了解不足,不能在教學過程中進行有效的溝通與交流。還有些院校過于追求大學英語四六級的過級率,導致授課教師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仍舊堅持使用以詞匯講解,語法分析以及翻譯課文為主的教學模式,并沒有意識去嘗試更多的新方法和理論來激發學生對英語的興趣。
3.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
3.1豐富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知識結構
在全球化快速發展中,整個社會所需要的外語類人才越來越趨于多樣化與專業化,現代化的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逐漸增大,所以地方院校已經向應用型轉變以適應社會新要求。目前單純的通用英語教學手段已經供應不上社會對新型人才的需求,應調整為通識教育加專業教育的模式,因此為了滿足高校對于人才培養的新定位,大學英語教師們需要具備一些跨學科的專業知識,從而創建一些跨學科以及專門用途的課程,用來培養學生到社會后所需要的專業應用型語言能力。
3.2 提升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科研能力
首先,大學英語教師應對提升科研能力給予高度的重視,要認清科研在其專業發展中的作用,以及對其教學所產生的推動力。其次,要注重科研成果與教學過程的相互印證,把理論知識適當的應用到教學的實踐當中去。最后,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具備不斷創新的意識,國外訪學是獲得學科領域前沿信息的較有效的途徑,不僅能夠提高英語語言專業方面的運用能力,還能增強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3.3 加強地方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師的實踐經驗
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培養目標對大學英語教師提出了一些新的更高的要求,不僅要求教師具有較高的通用英語理論知識,而且要掌握一定的專業性英語知識,并具有足夠的社會實踐經驗。要達到這一要求就需要將教師派到一些企業中去親身實訓,建立校企實訓基地。在此期間教師應積極參與其中,認真體驗所在企業文化,學習工作經驗,尤其是對社會需求方面進行深入研究,以便為學生未來的就業發展探路。
參考文獻:
[1]賈愛武.外語教師教育與專業發展研究綜述[J].外語界,2005
[2]謝邦秀.中國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現狀概述[J].外語與外語教學,2000(12)
[3]徐理勤,顧建民.應用型本科人才培養模式及其運行條件探討[J].高教探索,2007(2)
[4]楊冬煥.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現狀調查與分析[J].長春大學學報,2015(6)
[5]張蓮.高校外語教師專業發展的制約因素及對策:一項個案調查報告[J].中國外語,2013(1)